相向而行才是感恩教育的魅力轨迹

2018-06-30 07:02贾宪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单向师生校园

贾宪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天里,感恩教育就成了校园内外的热门话题,不同形式的活动报道占据着各种媒体的醒目位置。

有的热衷“单向煽情”,精心选择一个感恩主题,专门邀请“知名演讲家”到场,演讲活动一到精彩处,常常会引起在场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强烈共鸣,师生、亲子相拥哭泣的场面屡见不鲜,可这“单向感动”能让感恩热情持续多久呢?

有的偏爱“单向训练”,精心创设活动情境,让父母们端坐在椅子上,让孩子们整齐划一地穿着古装,跪着行礼,跪着喂饭,情到浓处,许多家长抱着孩子放声大哭,场景感人肺腑,可这“单向感染”能让感恩活力保持几时呢?

有的习惯“单向作业”,连续安排写“感恩日记”,或者偶尔提醒学生每周给家长洗一次脚,或者给亲朋写感恩体书信,可这“单向感激”能让感恩行动坚持到何时呢?……

如此无视“相向而行”的感恩教育,沦落为“一日曝,十日寒”的无效表演自然在情理之中。其实,每个人都清楚,一个动辄粗言秽语的教师,怎能奢望学生具备良好的感恩情怀?一个不尊重甚至虐待老人的家长,又怎能让孩子拥有优秀的感恩品质?逆向而定的说教“你这孩子必须学会感恩”,抑或一厢情愿的念头“我的孩子能够感恩”,所有这些无视“相向而行”的想法或者做法都不是也不会成为有效的感恩教育。

打开相向而行的体验窗口,是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徑。学校和家庭在日常实践中,协作用好每一时每一事创造相向而行的感恩教育契机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打开每个“节日窗口”,无论是在重阳节组织开展敬老爱老活动,还是在教师节时开展感谢师恩活动,抑或是利用过生日通过赠送感恩卡片,家校必须提前沟通,及时做好相向关爱的准备,在互动实践中不仅要给学生爱心、榜样、机会,更要珍惜、欣赏、肯定他们的感恩表现,学生才会体验到关爱与被关爱的幸福,各种相向而行的同步体验才可以深深地抵达到彼此内心深处。

形成相向而行的关爱氛围,是感恩教育的有效环境。让各种学科教学活动和校内外实践活动成为相向理解、相向协作、相向帮助的“感恩课堂”,教师和家长不仅要想着正人,更需正己,时时刻刻都应做好感恩示范。学生们眼前有榜样,才会在自然熏陶中主动效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向感染,一起锻炼感恩能力,一起养成感恩习惯,一起形成感恩品格,识恩、知恩、报恩、施恩自然会成为一种习惯。

创造相向而行的反馈机会,是感恩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感恩活动不应止步于孩子们的体验反馈,更应清晰地反馈家长们、亲友们的参与感受和心情,让孩子们可以即时享受到关爱他人的快乐、为他人付出的价值。校园感恩氛围营造不应只重视学生的视角,也应把管理者、施教者的不同需求考虑进去,多去想想他们的实际反应,多去看看师生之间相向回馈的状态和效果,才会让校园感恩环境趋向完整和健康。其他社会感恩实践同样需要让学生们了解到每一个参与者的真实感受和反馈状况。这样的感恩环境才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向而行才是感恩教育的魅力轨迹。相向而行,一点一滴的关爱才会实现润物无声;相向而行,一言一行的坚持才会及时生成潜移默化;相向而行,感恩的种子才会在学生主动表现中自然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枣庄,277101)

猜你喜欢
单向师生校园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单向空间
单向街书店: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知世界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