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史学素养

2018-06-30 05:53周妮
文教资料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周妮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史学素养的释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种基本的历史思想的介绍,分析并阐释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史学素养,使之得到全面、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史学素养 历史思想

自十八大以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五千年的历史酝酿并积淀了中国的史学精神与思想,这些精髓对于培养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史学素养,建立科学正确的史学观无疑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史学素养

核心素养一般是指高于一般能力或一般素养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史学素养则是指历史学科需要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以前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2016年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唯物史观,将以前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合并为一,同时将历史价值观具体到家国情怀。

所谓时空观念是指特定时间与空间中对事物彼此关系的观念。明晰特定史实与时空的关联;懂得划分历史时空的各种方式;知道通过时空要素来建立事件、人物的相互关系;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发展与结果、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在认识社会现实时,将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分析与解读。史料实证则是指对已经得到的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并筛选提炼可信史料,力图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具体来说,一是掌握多种收集史料的途径和方法;二是认知史料作者的基本意图,从众多史料中去伪存真;三是从史料中获取有用真实的信息作为历史根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见解;四是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和现实问题。唯物史观又叫历史唯物主义,是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的。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都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根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和能力。它包括理解站在不同角度理解历史事物,客观表示历史现象和史实,并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挖掘本质;当面对现实生活时,以发展、全面、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家国情怀主要是指对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史学思想

1.求真精神。

求真精神是中国传统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尊重历史,秉笔直书是史学家必备的品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正是以其实录精神为后世称道。班固说:“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比如对项羽的描写,高度评价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将他列入本纪,说明司马迁所着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尽管项羽曾经是当朝高祖的敌人。再如对陈涉的描写,不因为他出身低微而贬低他,将他列入世家,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他首发其难,的确有非常之功。更值得称道的是对汉武帝的描写,一面肯定其“外攘夷狄,内修法度”的历史功绩,一面在《平淮书》里揭露他晚年由于穷兵黩武、奢侈浪费、财政困难而加紧搜刮人民,并在《封禅书》中无情地抨击他一味迷信、梦想会见仙人的荒唐事。司马迁尽管因为敢于直言而惨遭酷刑,但终使《史记》成为“史家绝唱”。

无独有偶。《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齐庄公与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知道后,便设计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崔杼也自封为相国,飞扬跋扈、专断朝政。他下令将专管记载史事的太史找来,说道:“昏君已死,你就写他是患病而亡。如果你按我的意思写,我一定厚待于你,如若不然,可别怪我不客气。”说罢,崔杼拔剑在手,杀气逼人。齐太史抬头看了看崔杼,不慌不忙地拿起竹筒。书罢,他将竹简递给崔杼。崔杼接过竹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挥剑杀了太史。按当时的惯例,史官是世袭的。嗣后,太史的两个弟弟又因同样的原因被崔杼杀害。直到老四仍然写下“崔杼弑其君”,崔杼看后叹息一声,让老四退下。齐国的另一个史官南史氏听说太史兄弟皆被杀害,抱着竹简急匆匆地赶来,要前赴后继,接替太史兄弟将崔杼的罪状记载史册,见太史已经据实记载,才返回去。于是史书上便留下了这样的话:“周灵王二十四年,齐庄公六年,春三月乙亥,崔杼弑齐庄公光于其府……”齐太史兄弟不畏强暴、前赴后继、秉笔直书的义举永载史册,为历代所传诵。文天祥在《正气歌》里,还将“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天地间正气的表现之一。

2.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智慧的結晶。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对于民本思想都有着精辟的阐述。例如最早提出民本思想的孟子。孟子认为:“若民,因无恒产,则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看来,国家要想稳定发展壮大,必须依赖取信于民,重视民意,以民为本。《荀子·王制篇》写道:“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也转印过这个说法。中国的历代统治者在治民问题上经常采用这种观点。

道家的民本思想体现在各种论述著作中。老子十分反对统治者向人民横征暴敛。认为贵族应该应该对百姓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只有统治者无争,才能治理天下,老百姓就会自正自化。庄子也认为:“甘美食,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才是自然之态,才是“至德之世”。墨家代表的是小工商者的利益,“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民本思想的集中表现。人与人相亲相爱即是“兼爱”,反对战争就是“非攻”。墨子认为战争和祸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不相爱。但凡人人相亲相爱,王公大人对老百姓“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那么,天下就会稳定发展。即便是帝王权术和通知服务的法家遵循“信赏必罚”的学说,也要求统治者“有德泽于人民”。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儒、道、墨、法诸家都具有以民为贵的重民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一重民贵民的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

3.经世致用。

中国人历来重视实际,深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崇尚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这种务实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非宗教、世俗的文化。它既不寻求彼岸世界,又不探究虚无境界,而是立足现实人生,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无论儒家主张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还是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或者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都是求实务实精神的表现。尤其是儒家主张的“经世致用”,强调的正是关注现实的务实精神。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体都是“入世”型的。因此,做学问是“笃行之”,修史是为了察古知今、鉴戒垂训,写文章强调“文以载道”,等等。

4.抑恶扬善

抑恶扬善是中国优秀的历史思想与传统。抑恶扬善有以下三个标准:一是凡是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就赞扬褒奖,反之就批判贬斥;二是以特定时代的民族的伦理道德观为准绳,凡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就赞扬褒奖,反之就批判贬斥;三是以个人所属阶级的或集团的利益准则为标准,凡是有利于特定阶级或党派利益的就赞扬褒奖,反之就批判贬斥。为官清廉、为民请命的包拯就是史学家歌颂的对象;抗击外敌,英勇不屈的岳飞就是史学家褒奖的对象;开明贤德的唐太宗就得到后世的赞许。构陷忠臣,阿谀逢迎的秦桧就在史官笔下遗臭万年,残暴无道的隋炀帝就在后世留下骂名,贪污受贿的和珅就受到唾弃。从总体上讲,符合人性真、善、美的便是史学家褒扬的;相反,假、恶、丑的便是史学家贬斥的。史学的褒贬精神,在于凭借书写历史的力量,使人类惩恶而扬善,减少野蛮行为,维护人类文明进步。

三、提升史学素养的途径

1.史料研读,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提升史学素养首先是要提高对历史的兴趣。大量的史料研读能为当代大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广泛的阅读能提高对学科的兴趣。一般人都认为学好语文需要大量阅读。其实,学好历史同样需要大量的阅读。只有拥有广博的史料知识,才能真正了解历史,形成历史观念。比如历史故事、历史小说、历史剧等都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都能提高对历史的兴趣。当然,在阅读中,也要做好小说与史料的区分。比如要想了解三国的历史,就应该阅读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而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则应当作小说阅读,提高兴趣,了解背景,切不可作为历史书来读。史料研读强调过程,应该在获取的史料基础上去伪存真,辩证思考,运用史料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规律,注重“论从史出”,有理有据。

2.讨论争鸣,拓展思维。

学习历史不是死记硬背书中的观点、数字、日期就可以的,要提升史学素养,必须培养史学的眼光,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讨论争鸣,集思广益,并留心将现实与书本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其史学素养。例如讲到王安石变法时可以设置辩论赛,王安石变法对大宋王朝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反双方通过阅读相关史料,分组展开讨论,在依托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以现代视角考量变法的利弊,通过辩论争鸣的形式加深理解,拓展思维。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与思考进行阅读,就能主动理解,而不是单纯记忆。

在讨论争鸣的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负责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揭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采用討论教学法,即是组织学生将自己不同的观点、看法展开讨论,通过陈述、争论、交流,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最终取得一致认同的学习过程。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和兴趣,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巧用案例,培养情怀。

案例数学法,即通过大量具体的中国历史人物或事件案例的分析、探讨,了解中国历史,从而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教师如能注意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案例教学法,用生动活泼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国历史的讲解融于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个性到共性,则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讲到中国近代史时,通过火烧圆明园、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等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理解落后就要挨打、不进则退的道理。通过中国苦难史的案例讲述,告知学生正是这一次次的苦难,一次次的屈辱,造就生生不息、奋斗不已的“中国性格”。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沉淀的史学思想与精神不应只停留在学术层面,而要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史学思想中的精髓要通过创造性转化,改变学生的行为体系、精神风貌、文化素养,使之得到全面、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玉秋.论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4(3).

[2]陈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J].历史教学,2016(1).

[3]许凌云.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史学[J].齐鲁学刊,1994(2).

本文为2016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泛在学习视域下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号XJK016CZY045)论文。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