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背诵的方法与技巧

2018-07-01 15:34夏健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方法与技巧语文教学

夏健

[摘 要]在教学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学习语文,尤其是学习文言文时,一些学生课文读得不熟悉,有时还读破句,就急于逐字逐句背诵,费事很多,效果却不好。其实,要背诵好古诗文,关键要在朗读上下功夫。要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读得顺畅、流利,朗朗上口,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与技巧;学习文言文;增强记忆

背诵是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是增强记忆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因此也就成为初中生最常用的记忆方法;但背诵不等于死记硬背,在学习过程中,切实掌握一些背诵的方法与技巧,势必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一、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在教学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学习语文,尤其是学习文言文时,一些学生课文读得不熟悉,有时还读破句,就急于逐字逐句背诵,费事很多,效果却不好。其实,要背诵好古诗文,关键要在朗读上下功夫。要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读得顺畅、流利,朗朗上口,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反复朗读后,就会发现课文差不多能背诵下来了,这比课文读得结结巴巴就急于背诵要好得多。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把“背诵”比作“砍柴”,那么“朗读”就是“磨刀”。试想,刀磨得锋利了,砍柴还难吗?实践表明:读得越熟练、流利,背诵就越快、越好。如“三抓”背诵法,从字到句,从句到段,联系上下段,直至背诵全篇。也可以列一份领头字、领头句的简表,在熟读之后,看看简表来背诵,直至离开简表也能背出为止。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分层理解背诵法:在熟读的基础上,对背诵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出段落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分层次背诵。例如背诵《春》这篇散文,可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层次进行,在背诵“绘春”一层时可按照“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个小层次进行。在背诵游记和部分说明文时可循游踪进行。例如《桃花源记》可循“穷桃林 入小口进桃源 出桃源 后问津”这条渔人游踪线索来背。

多数学生可能有这样的体会:一些篇幅短小的古诗文,即使对内容没能理解或理解不到位,多读几遍也能背诵下来,但默写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如《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写成“浥清晨”,“客舍青青”写成“客舍清清”。显然,对诗句内容没理解,可见,理解对背诵是多么重要。可以这样说,没有对古诗内容的深入理解,就没有高质量的背誦。

教材中的文言文,绝大多数要求背诵全文,少数几篇要求背诵几个段落。在朗读中要逐步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脉络、层次,抓住语言方面的特点,对背诵有很大的帮助。如背诵《马说》,要理解“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在文中的比喻义。还要弄清全文的层次:先写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再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即“食马者”的无知,最后写“食马者”的愚妄。内容理解了,层次理清了,背诵就容易了。

三、要学会运用组块记忆背诵

多数学生背诵古诗文,常常是逐句突破,如果能学会组块记忆,便会提高背诵的效率和质量。所谓组块记忆,就是把背诵的材料分割成若干个记忆单位,每个单位就是一块,然后按块进行记忆。怎样组块呢?可按照内容组块,也可按照结构层次组块,因文而定。如《醉翁亭记》第三段主要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抓住关键句“滁人游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然后按照这些关键词把文章组成四块,再按照组块背诵,一般就不会出现前后句颠倒、漏掉句子等现象了。

学会组块记忆,背诵的速度和质量都会明显提高,运用组块记忆背诵古诗文,要建立在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要熟练运用,需要一个过程。

四、强化记忆,巩固背诵成果

多数学生背诵古诗文,常常采用边看边读、边读边记的方法,如果在背诵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效果就会明显。如果在边看边读、边读边记的基础上,再动笔抄写背诵的古诗文,将会大大提高背诵的质量。动笔抄写,不仅能强化对古诗文的记忆,还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一些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通过抄写也可以解决。此外,还可调动听觉来帮助记忆,听录音是个好办法,它能帮助我们发现背诵的错误,还能对背诵不熟悉的地方有提示作用,调动听觉参与背诵,效果十分明显。

一首诗或一篇文章背诵下来了,过一段时间就背得不熟练,甚至被不出来了,这是许多学生都遇到过的情况。我们知道,遗忘的规律是在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而后逐渐变慢。背诵完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后,应及时复习巩固。最好的方法是反复朗读,也可以采用听录音、默写等方法,此外,平时背诵过程中易出错的词句,要强化记忆。

总之,要提高背诵的效率,就要在朗读、理解上下功夫,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注意巩固背诵成果。要克服畏难心理,树立自信心,逐步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这样背诵好课文是不难做到的。

猜你喜欢
方法与技巧语文教学
积极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