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舆情管理

2018-07-01 15:34李忠斌孙志宏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石油互联网+国有企业

李忠斌 孙志宏

[摘 要]“互联网+”时代里,网络媒体以自身传媒优势直接影响着当今社会的思维和生活模式,过去依靠传统媒体垄断性的强大话语权、议程设置权被逐步打破。本文在分析了网络舆情体系建设等问题的基础上,就长庆油田采油二厂通过正确的信息发布与回应建立,应对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面临的挑战及其特点做以浅析,并结合实际,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舆情管理; 国有企业; 石油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公民拥有了空前的话语权,在言论自由得到更大拓展的同时,互联网的议程能力也得到了高度的释放。

生产一线的采油生产单位是与地方民众直接接触的“第一道关口”,当前舆情管理工作已经引起了各单位的广泛关注,但各单位由于受地域、权限及自身局限的制约,在应对舆情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试分析现阶段采油二厂舆情管理模式,拟对网络舆情体系建设工作提供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建议。

一、硏究背景

2016年中国行业咨询网数据报告显示,截至布2016年9月份,中国移动公司运营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0.64亿户,其中1-9月净增9112万户(同比增长12.2%)。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再创历史新高,总数达到10.1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76.7%,无线上网卡用户1483.9万户。此外,《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指出,国家Wi-Fi网络的用户接入率已高达91.8%,新媒体网络已成为舆论引导实践与研究的主要媒介。

二、舆情管理体系及其建设要求

1.舆情管理体系。舆情管理是指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工作的运行周期,是指从决策产生对网络舆情信息的需求开始,到分析结果被决策者利用的整个过程。此流程随着新需求的产生而不断循环。

2.舆情体系建设要求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舆论场中,控制舆情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对树立公众对企业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维持正常生产秩序、稳定员工情绪有着主要影响。

三、采油二厂“332”舆情管理工作方法

1.“三项机制”——建立“全员覆盖式”监管组织机构

(1)部门协作联动机制。采取按照“管工作必须管舆情”的原则,从组织机构设置上进行了“纵横”优化,要求全厂各个部门共担舆情管理职责。

(2)片区牵头负责机制。按照“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将全厂各子单位分成:庆城、华池、马岭、西峰4个片区,并明确片长单位及职责,实行联络人负责制,不断提升各片区单位“重视舆情、应对舆情”的能力和意识,在做好日常新闻舆情监测和信息交流通报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地方部门的基础性沟通联系和日常关系维护,建立联系方式资料,为突发新闻舆情应对处置提供资源和帮助。

(3)绩效考评考量机制。认真研读领会《长庆油田新闻舆情文件制度》,制定出《第二采油厂新闻舆情工作实施办法》,明确了职能划分,拟定具体的操作指导,保证了有危机发生后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多套行动方案。以“党总支书记为舆情第一负责人,党政同责”和“管工作必须管舆情”为原则,严格执行重大舆情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将舆情工作纳入业绩合同考核,以“日常性提醒、季度党群例会通报、半年考核汇报”的考核奖惩机制推动工作落地。

2.“三个沟通”——提供更为有效的舆论引导阵地。

(1)对外加强走访沟通,争取理解支持。经常性的与本省、市新闻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介打电话交流,走访慰问,加强沟通,增进情感,争取支持理解。同时,按照机构职能划分各机关科室对应各部门,每半年与地方政府、公安、安监、网监、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进行基础性沟通,培育出良好的企地关系。

(2)对上加强汇报沟通,指导相关工作。将《长庆油田新闻舆情文件制度》作为各项行动指南,认真研读领会,贯彻落实执行。对拿不准、吃不透、看不清的问题及时与公司新闻办公室沟通求教;对于重大舆情事件第一时间与公司新闻办公室对接,在公司宏观领导下对重大舆情进行研判处置。

(3)与内突出联动沟通,形成应对合力。积极发挥新闻舆情应急与处置片区长带头作用,定期与陇东片兄弟单位沟通联系,信息通报,资源共享。加强新闻传播引导与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并每年组织召开新闻舆情工作会议,分析形势,安排措施,形成了配合有力、联动有序、处置有方的舆情信息工作格局。

(4)源頭防范,把好舆情监控环节。在监控环节,预警前移,源头布控,以“抓好第一时间、盯好第一现场、布好第一防线”的原则,不断提高新闻舆情应急处置水平。

①信息监测环节——重点对论坛贴吧、微博微信内苗头性、倾向性信息的监测,将人防控制与技防监测相结合,对突发舆情,采取跟帖避谣、正面报道、还原事实、现场整改、与发布媒体及时沟通等前期措施,在第一时间内筑起第一道防线。

②信息甄别环节——重点对论坛贴吧、微博微信内苗头性、倾向性信息的监测坚持落实。发挥片长单位和厂有关部门舆情研判职能,根据舆情类别和潜在风险分析,统一组织协调片区内其他单位协助进行舆情处置。

③人员培养——建立高素质网络舆论评论队伍。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应变力,有效地利用各类媒体和多种技术手段对网络言语进行监管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开展有效的舆论引导。

四、当前舆情工作方法还需优化部分

1.提升工作队伍能力素质。作为舆情处置人员,必须要熟悉大众传播特征,具有新闻宏观视野和敏锐意识,能把企业工作与大众传播需求结合,准确把握新闻点,制定对外宣传报道的主题和角度,确立宣传计划和组织实施;善于进行新闻策划,从而引导大众媒体可写、可摄、可说。

2.优化信息收集流程。在网络舆情引导与调控中,最终结果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有效管理目标,这种有效性不仅要求工作量上要有保障,工作效度上更为关键。要“先发制人”制约和约束不利言论的出现。现阶段采油厂舆情工作信息收集管理,多呈阵直线式管理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应对与企业的声誉管理已密不可分,改善企业的网络声誉环境、切断舆情危机长尾以及进行网络舆情疏导应成为企业下一步的重点部署目标。”因此,作为油气生产单位在重视各类网络信息、认真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与规律、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更要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感,重视网络舆情对企业的各种批评,恰当地处理各种企业舆情危机,塑造良好的国有企业形象。

猜你喜欢
石油互联网+国有企业
石油石化展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奇妙的石油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