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羌寨

2018-07-03 21:27胡小平
生活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羌寨龙灯碉楼

胡小平

从四川成都驱车,沿岷江前行,经古城威州,穿杂谷脑河逆流而上,便可到达“东方古堡”。远远望去,那一座座高高耸立的石碉楼像一把把利剑直刺苍穹,弥漫着苍凉古风。这就是被称为“建筑艺术活化石”的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据当地老人讲:羌寨最初叫“陶殊坪”,是羌族的先人陶殊开发的,因陶殊坪盛产桃子,所以又叫“桃子坪”,后来叫桃寨,也就是今天的桃坪羌寨。

生活在桃坪的羌族人,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骁勇善战,曾在中国历史上辉煌一时。由于战争和灾害等诸多原因,羌民族不断迁徙、变迁,到今天总人口不到30万。然而,勤劳勇敢而又坚韧乐观的羌族人民在战争和苦难面前锲而不舍地向往幸福、追求幸福,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和幸福生活。

耐人寻味的羌寨四绝

2000多年前,作为游牧民族的羌人,由陕、甘、青交界处迁居四川岷江流域,由游牧逐渐转向农耕。为防御外族攻击,羌人依山采石修建了坚固的石碉,俗称“羌碉”。羌碉用暗道将整个石寨有机地连成一体,四通八达而又不乏“死巷”作结。这就是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遺产的“东方古堡”,她以其“四绝”向世人展示着独特的魅力。

一曰碉绝:羌碉,羌语“邛笼”,是典型的井干式的建筑。羌碉分5层、6层、8层、12层不等,高达数十米。碉楼的建筑形式有四角、六角和八角之分。以石为料,以黄泥、麻筋为黏合剂,依山就势而建,碉借山势,山助碉威,与崇山峻岭浑然一体。这些古碉,历史上用来防御外敌。碉楼底层堆放杂物,房顶观察敌情,燃放烟火。

独特粗犷的羌碉,选址、布局、结构、建筑天衣无缝,仿佛是上天飞来的恩赐。其碉底宽顶窄,墙面由下至上逐渐向里倾斜,外倾而内直,呈斜状耸立,形成强大向心凝聚力,以增加稳定性。建成一座完整的羌碉需要好几年。建好一层,要经过一年的风吹雨打,考验合格后才能建上一层。如建筑一座12层的羌碉,就需耗时12个年头之久。

整个羌寨布局工整、错落有致,呈中国传统的八卦阵式。民居房间宽敞、梁柱纵横,窗既可防寒又可防盗;屋内一般两三层,上层为住房,下层圈牛羊或堆放农具。

令人称奇的是羌寨石碉石房不设计、不画图,世代沿袭,言传身教,信手取石垒砌而成。建成后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风雨雨、地震雷击完好无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敢称人与自然共同雕筑的石碉石房,惟羌寨也。

二曰巷绝:羌寨底层是纵横交错的石巷,巷道如网,形若迷宫,连接各家各户,四通八达而又在要塞设“死巷”。踏上这阡陌“网络”,弯弯拐拐、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宽宽窄窄,简直就是在迷宫中捉迷藏,让人不知今古。当你走进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巷道,七拐八弯蓦然间前面出现几个岔口,仿佛误入《水浒》祝家庄的盘陀阵,叫人不辨东西。走在曲折多变的巷道里,感觉好似通天大道,恍恍惚惚,不知何故就到了御敌的“死巷”,只好无功而返。再往前行,欣喜若狂地看见似曾相识的台阶,心想,这下可以“回家”了,拾步而上竟现身于寨中平坝……唉,不得不叫人佩服和赞赏羌寨巷道的离奇和神秘。如果没有向导的指引,你就在迷宫中慢慢转悠吧。

三曰水绝:青石板巷道下的排水系统是羌寨又一绝。潺潺流水在石板下叮咚作响、奔腾不息地流经羌寨的家家户户,随处掀开石板即可取水,生活、消防用水甚为方便。到了村头,暗流变成明沟,供人们淘菜洗衣。

令人费解的是羌寨处处只见石头,不见水源,原来,聪慧勤劳的羌人在上游截取融雪的溪水,首先作为动力,经磨坊打米磨面,再引入寨底暗道供人取用。绝妙的是羌人利用暗渠中的石板控制丰水、枯水流量,合理配置水源。叫人不得不信服这样的传说:大禹和李冰父子都是羌人,羌人治水才有这般能耐!

四曰楼绝:羌寨的木楼建造在石房与石房之间,相互连接、穿插,使整个寨子融为一体。这里最奇特的是难得一见的异域建筑风格,所有木楼的背面都镌刻着西方的“十”字或“万”字图案。这是远古羌人的奇思妙笔,还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为,或是世界文化同源之作,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奇异的白石崇拜

羌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白石崇拜就是羌族多神崇拜的一种。

进入羌寨让你感到奇怪的是房前屋后、碉楼上下白石成堆,在灰白色建筑中显得特别耀眼夺目。这便是羌族的白石崇拜,是巫教祭神的一种特殊表现。说起羌人为什么祭白石为神,还流传着一段悲壮的故事:羌族是一个多征善战的民族。远古时,古羌人从草原迁居西南高山,修建碉楼以御外侵。在一次异常惨烈的战事中,羌人兵器用尽,眼看入侵者就要攻上山来,勇敢无畏的羌人就地取石,用石块作武器,生死奋战,最终入侵者溃不成军,如鸟雀散去。后来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有赫赫战功的石头竟然全是白色的,于是演绎出了羌人的白石崇拜,沿袭至今。

欢腾的羌家歌舞

羌民族是一个勇敢剽悍、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他们的歌声还是舞蹈,都能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源自古羌祖先的灼热灵魂……

羌族男女青年最爱跳的是锅庄,即“萨朗舞”,多在祭典、节日、欢庆丰收、嫁女娶媳时表演。人们手拉手,围成圆圈,随着轻重交替的明快节奏翩翩起舞。羌族锅庄是一种古朴典雅的古老集体舞蹈,其运步、动臂、膝腰肘腕折伸扭转,以及千姿百态的舞蹈造型自成一体,丝毫不受现代舞蹈的影响。

“唱起来,把这支遥远的歌唱起来;唱起来,把这支古老的歌唱起来;唱不尽的是酒歌,跳不完的是‘萨朗,老人传授给青年,一代一代歌声舞步永远不停息……”这是对羌族歌舞最恰当的诠释。

盛大的龙灯会

羌族龙灯会一年一次,由几个寨子的人家共同抽签决定主办人。主办人任务繁杂,既要负责龙灯会所有的祭典活动,还要承担一切开销。然而,家家户户都期盼自己能抽中——这是一种荣誉,更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龙灯会使整个村子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姑娘们缠头帕、系围裙、蹬云云鞋。著名的羌绣在姑娘的头帕、衣领、衣袖、围裙、裤脚甚至在鞋上都得到充分展示,美丽的图案、耀眼的色彩、闪闪发光的银饰点缀其间,让人顿生天上游离之感。

龙灯会开始了,早已按捺不住的小伙子们身着羊皮袄跃跃欲试,等待祭典的开始。当老人们手中的唢呐、羊皮鼓、铜锣与鞭炮声齐鸣时,龙灯队依次穿过柏树枝燃烧的烟雾,目的是驱除身上的不净之物。然后,前往神庙祭典,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祭典后龙灯队要到寨子各家各户为每一个羌民带去神灵的恩泽。

饶有风趣的羌人婚礼

在羌寨,嫁女娶媳是全寨子的大事。一大早,几乎全寨子的人都在为喜事忙碌,男人们架铁锅、注清水、烧旺火、杀猪宰羊。女人们切菜烧饭,娘家的女人还要迎接贺喜的乡亲、送礼的亲朋。孩子们捡柴火、吹火、玩耍。真是一个婚礼忙煞全寨人!

夜晚,喝花夜酒、迎客、唱“花儿纳吉”、开咂酒、开挂的传统婚礼开始了。婚宴之夜叫“花夜”,是新娘与父母、兄弟姐妹、山寨拜别的时候,新娘要哭嫁,还要举行“花夜祭”。按羌俗,男女老少聚在火塘边,神台下放置一坛咂酒,上面插着几根吸酒的竹管,几位长者围坛而坐, “花夜祭”在爆竹声、唢呐声中开始:寨中辈分最高的老人要开坛祭祖,用竹管蘸上咂酒洒向天地,然后当众验收男方的彩礼,高歌祝福新人幸福吉祥。

次日,还有铺床、行大礼、发案、绕羌一周、告奠、接男方宾朋、开酒宴、入洞房等婚礼内容。

清晨,新娘将少女的辫子盘成发髻,戴上羌家头冠,穿上鲜艳的嫁衣,足蹬绣花鞋,全寨人都要为打扮一新的新娘送行。新娘行大礼拜祖宗神位、拜别父母,由自家兄弟背出家门,坐上羌家花轿,绕羌寨一周后,在送亲队伍的簇拥下,敲敲打打、吹吹唱唱进入新房拜天地、拜祖宗、夫妻对拜,然后在伴郎的引导下,两位新人手拉手、肩并肩到祖宗墓地“告奠”,祈求祖宗的保佑。

入夜,人们沉浸在喜庆之中,纵情欢歌、尽情起舞,整个羌寨沸腾了……

摘自《丝绸之路》

猜你喜欢
羌寨龙灯碉楼
寒池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有趣的羌寨婚礼
GHOSTS OF GUANLAN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
舞龙灯
守望的花朵
开平碉楼
新年到
20对重组新人 吉娜羌寨的集体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