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例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的病因分析

2018-07-04 12:23吴靖常丽英续蕾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8年3期
关键词:围产期脑外伤脑血管病

吴靖 常丽英 续蕾

癫痫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具有持久性的致痫倾向为特征的脑部疾病[1]。目前认为,癫痫包括特发性癫痫、症状性癫痫及隐源性癫痫,其中以症状性癫痫最为常见,又叫做继发性癫痫、获得性癫痫,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脑结构异常或者影响脑功能的各种因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者异常,癫痫发作是其中1个症状或主要症状[2]。症状性癫痫的病因十分复杂,而且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病因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3]。目前对于不同地域症状性癫痫的病因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研究对襄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9月-2015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194例症状性癫痫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及病因进行研究,并初步分析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的病因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8月-2015年9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194例症状性癫痫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年龄、既往病史、个人史、家族史、脑电监测记录、神经影像学资料(CT,MRI等)。

1.2 癫痫诊断标准 采用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标准[1],并结合症状学、脑电图和影像学资料确定诊断。排除偏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晕厥、假性发作以及不能确定为癫痫的发作性事件。

1.3 病因分类标准 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标准将癫痫分为特发性、症状性和隐源性癫痫3类,并将症状性癫痫的病因按脑外伤、围生期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脑肿瘤及其它病因进行分类。

1.4 观察指标 记录症状性癫痫患者不同年龄段、性别及各种病因的例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发病年龄与性别分布

194例患者中18~40岁年龄段47例(约占24.4%),其中男26例,女21例;40~65岁年龄段61例(约占31.8%),其中男38例,女23例;>65岁年龄段86例(约占43.8%),其中男56例,女30例。老年患者是成人症状性癫痫的高发人群,同时男性患者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女性,尤其是40岁以后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相差近2倍,有明显差异(P<0.05)。

2.2 病因分布

18~39岁年龄段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居首位,其次是脑外伤、脑血管病(主要为脑梗死和脑血管瘤)、脑肿瘤、围产期损伤及其他;40~65岁年龄段患者脑血管病 (主要为脑梗死和脑出血)居首位, 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肿瘤、脑外伤、围产期损伤及其他;65岁以上年龄段患者脑血管病 (主要为脑出血和脑梗死)占一半以上,其次是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外伤、围产期损伤及其他(表1)。

表1 各年龄段病因分析[例(%)]

3 讨 论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仅次于偏头痛、脑卒中及老年痴呆,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4]。根据WHO调查我国目前有癫痫患者900万,其中活动性癫痫患者600万左右,且还以每年45万的新患者数增长。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电生理检查技术的发展,相当部分癫痫患者的病因逐步得以明确,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为症状性癫痫[5]。症状性癫痫的病因复杂多样,一般认为症状性癫痫最多见的病因为脑血管病,其次为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系统肿瘤、变性性疾病、毒物及代谢紊乱等,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病因构成存在较大差异。

本研究18~39岁年龄段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居首位,其次是脑外伤、脑血管病(主要为脑梗死和脑血管瘤)、脑肿瘤、围产期损伤等;40~65岁年龄段患者脑血管病 (主要为脑梗死和脑出血)居首位, 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肿瘤、脑外伤、 围产期损伤等;65岁以上年龄段患者脑血管病 (主要为脑出血和脑梗死)占一半以上,其次是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外伤及围产期损伤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病因构成中脑血管病占首位,尤其是在中老年患者中的比例相当大。这提示脑卒中作为我国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对包括襄阳地区在内的全国各个地区危害深远,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筛查以及一、二级预防的有效落实意义重大[6]。同时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病因构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尤其是中青年患者,远超过肿瘤、围产期损伤等,考虑这与襄阳地区囊虫病高发有关。襄阳地区是囊虫病疫区,历史上有数次囊虫病的流行[7],而癫痫是脑囊虫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所以对囊虫病尤其是脑囊虫病的防治工作,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常抓不懈,而脑外伤及围产期损伤在襄阳地区症状性癫痫患者病因构成中亦占有一席之地,提示我们对孕产妇的保护及交通事故的防范亦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本研究是基于医院的回顾性研究,为避免选择偏倚而采取选择连续性就诊患者的方式减少选择偏倚对结果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本研究65岁以上起病者占43.8%,同时本组患者各年龄段男性均多于女性,尤其是40岁以后男女比例相差更大,这提示老年是症状性癫痫患者的一个发病高峰,同时男性存在比女性更多的癫痫危险因素袭击的机会。这与全球症状性癫痫患者的特点一致[8,9],同时也间接印证了本研究数据的有效性。

今后我们拟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规模多中心联合的有关症状性癫痫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研究成人症状性癫痫的病因特点,继而为大规模的人群防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中国抗癫痫协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2015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郭铭花,张敬军.癫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3,3(5):338-340.

[3] 叶春林,毕春辉,杨明娜,等.129例症状性癫痫的病因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10):931-932.

[4] Home C.Epilepsy in adults and access to care—United States,2010[J].Mmwr Morbidity&Mortality Weekly Report,2012,61(45):909-913.

[5] 徐霞红,李刚,胡晖,等.102例成人继发性癫痫的病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6):93-95.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5,30(17):8.

[7] 许正敏,侯向进,曹正寅.襄樊市1976~2003年生猪囊虫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17(6):368-368.

[8] Tian HJ,Wang XQ,Shi XB,et al.Evaluation of clinical features of elderly epilepsy in China[J].Int J Clin Exp Med,2015,8(2):2399-2404.

[9] Guekht A,Hauser WA,Milchakova L,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epilepsy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J].Epilepsy Res,2010,92(2/3):209-218.

猜你喜欢
围产期脑外伤脑血管病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postoperative weight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围产期时间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