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中老年患病人群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7-04 06:13嵇克刚官春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潍坊市医养患病

嵇克刚 施 翔 官春梅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eman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in Weifang City for medical and aged care integrated services.Methods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patients aged 45 and abov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Weif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described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ResultsIn this survey,the urgent demand ratio of medical and aged care integrated services was 36.3%; the potential demand ratio was 61.0%,and the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who refused was 2.7%.49.6% of the patients chose a medical and aged care integrated institution organized by professional medical institution.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urgent need of medical and aged care integrated services for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ere: aged 85 and above,disability,regular exercise,current residential care center,and fewer children in the same city.ConclusionThere is a large market for demand for medical and aged care integrated services in Weifang City.Relevant policies should be tilted toward the patients of aged 85 and above,disability,and fewer children in the same city,and the medical and aged care integrated institution which organized by professional medical institution.

【Keywords】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medical and aged care integrated services, demand, influencing factors

我国社会老龄化正加速发展,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家庭规模的持续小型化使养老形势十分严峻。衰老总是与疾病或失能相伴,医疗与养老照护的双重需求催生了“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地医养结合机构如雨后春笋迅速建立[1],但尚存在相关政策、服务模式、资金来源、收费水平等多方面不完善之处[2,3]。本研究探讨影响潍坊市中老年患病人群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潍坊市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提供相关参考数据及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潍坊市中医院就诊患者中抽取患有一种或数种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45岁及以上)发放调查问卷共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2份;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45岁;②常驻潍坊;③患有慢性疾病,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④知情同意本次调查。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痴呆或沟通障碍;②拒绝参与调查。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胃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相关疾病诊断标准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书籍的基础上,请教老年医学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编写《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意愿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访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访谈、问卷填写均由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者完成。问卷内容如下: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曾从事)职业、家庭结构(配偶、子女情况)、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及经济来源、医保类型等信息。

1.2.1.2 健康评价表:包含所患慢性疾病、服药情况(种类、服药规律否)、锻炼情况、睡眠及心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等信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4],分为自理及失能两个等级。

1.2.1.3 医养结合相关问卷:包含患者目前的养老方式及满意度,是否知晓“医养结合”养老方式、医养结合的需求情况、希望参与的医养结合机构模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软件两人录入调查数据,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描述,对影响因素判定采用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医养结合需求情况 262位中老年患者中年龄最小45岁,最大102岁,平均68.0±10.4岁;子女数量 1~6个,平均2.2±1.1个;同城子女数0~6位,平均1.7±1.0位;中老年人同时患有1~11种疾病,平均患3.4±2.0种疾病。平素规律服药种数0~9种,平均2.7±1.9种。262位患者中95位(36.3%)希望尽快加入医养结合机构以获得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另有160位(61.0%)表示目前非急需,今后需要时会加入医养结合机构(潜在需求),总需求共计97.4%。只有7位(2.7%)表示今后不会考虑加入医养结合机构。不同情况的中老年患者对医养结合服务的迫切需求情况见表1。影响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的年龄、职业、子女及同城子女数量、患病数量、锻炼情况、养老方式及自理能力等因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

表1 不同情况的中老年患者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情况(n=262)

续表1

2.2 影响中老年患者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年龄、职业、子女及同城子女数量、患病数量、锻炼情况、现养老方式及自理能力)为自变量,以是否有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为应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水平,结果显示:年龄85岁以上、规律锻炼、失能、现住养老中心、同城子女少是影响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的正向因素,教师或知识分子职业是影响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的负向因素,详见表2。

表2 影响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3.1 潍坊市中老年患病人群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现状 自2013年我国政府正式发文[5]大力推进医疗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以来,医养结合机构迅速发展。本研究显示,潍坊市中老年患病人群的医养结合知晓率达到42.4%,较李腾等[6,7]调查的知晓率要高,提示医养结合模式正向中小型城市普及。本研究中老年患者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总需求很高,为97.4%,较以普通居民为研究对象的调查结果[6,8,9]高出许多,这反应了患病人群的高医养需求特点。本研究特别区分了患者对医养结合服务的迫切需求和潜在需求。迫切需求即目前急需医养结合服务并有意愿立即加入医养结合机构的患者,在本人群中占36.3%,这部分需求预示着巨大的市场空白。潜在需求是指目前暂不需要,今后在需要时会加入医养结合机构的患者,在本研究占61.1%,提示了养老市场对医养结合模式的认可及今后发展的潜力。

3.2 潍坊市中老年患病人群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为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子女及同城子女数量、患病数目、锻炼情况、现养老方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与黄素芬、李秀明等研究相似[8,9]。经Logistics回归分析,高龄(≥85岁)是医养服务迫切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10],迫切需求比高达66.7%。初老龄(60~74岁)的患者迫切需求最低,仅为24.8%。失能是另外影响医养服务迫切需求的重要因素[8,9],其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比最高,达84%。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缺乏子女照料成为老年人医养需求增高的重要因素,同城子女越少,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越高[9]。患者平时是否坚持规律锻炼可间接反映患者的保健观念。坚持锻炼也是医养结合服务的正向影响因素。这可能与保健观念强,更易于接受医养结合服务有关。对中老年患者的现养老方式分析显示,仅有3.1%的患者在养老中心养老,而这部分患者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高达75%,这说明养老中心的患者迫切需要满足医疗需求。不同职业中商人及教师/知识分子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较低,但由于本研究该类人员纳入数量很少,尚不足以得出可靠结论。其他如丧偶、经济水平良好、服药种数较多、 对现养老方式不满意的患者也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医养服

务迫切需求,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

3.3 中老年患病人群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选择 每一个人衰老的同时终将与疾病或失能相伴。现代老年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连续医疗”[11],囊括了慢病管理、急性病管理、中期照护、长期照护到临终关怀的全过程,而且要求各个环节无缝隙衔接。在病情稳定期,患者被纳入慢病管理体系以促进病情稳定;急性发病时,进入急性期医疗机构诊治;病情再次稳定后经过专业评估,能自理的患者可以回到家庭,接受社区医疗服务;暂时失能的患者可进入中期照料机构进行功能康复,而没有康复潜力的患者可进入长期照料机构。无论是慢病管理、社区服务、中期照料还是长期照料,都可以在医养结合机构实现。这也正是国家鼓励发展医养结合机构的根本原因[12]。经调研[13],目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主要有四种: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改建申报医疗服务资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医养结合进社区家庭。本研究中在选择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时,大部分(49.6%)患者选择了医疗机构主办的养老服务中心,小部分(35.9%)患者选择居家养老结合社区医师定期访视的模式,仅有极少数(14.5%)患者选择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医养模式。由此可见,相比于养老功能,专业可靠的医疗服务更受患者重视。患者青睐于专业化的医疗机构参与养老服务。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建议未来医养结合服务政策适当向医疗机构倾斜,鼓励医疗机构参与的医养服务覆盖老年医疗全程各个环节。而现有的养老机构有必要积极与医疗结构寻求更强、更紧密的合作,强化医疗保障,以免在未来新的医养机构迅速兴起时被市场淘汰。

4.小结

潍坊市存在较高的医养结合服务迫切需求,潜在需求市场巨大,鼓励医养结合服务快速发展是我市的正确举措。若能制定相关政策向高龄、失能、同城子女少的患病人群倾斜,有利于迅速满足这部分人群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在鼓励医养结合机构发展的同时,重点鼓励医疗机构参与医养结合发展,有利于高质量、专业化的医养服务覆盖老年医疗的各个环节,从而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顺利实现。

参 考文献

1 丁小燕,沈蔷,卢艳丽,等.“医养结合”专家主题研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3):4028-4033.

2 刘诗洋,刘梦,桂玥,等.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3):4034-4038.

3 李杰.青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8):74-8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64-65.

5 佚名.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3(11):10-10.

6 李腾,陈佳林,吕飞露,等.天津市居民对“医养结合”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21):39-42.

7 吴侃,曹裴娅,钱佳慧,等.成都市中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8(3):455-459.

8 黄素芬,黄菲菲,龚国梅,等.泉州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20):2517-2520.

9 李秀明,冯泽永,成秋娴,等.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99-1203.

10 严妮.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城市社区医养结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2-28.

11 李小鹰.老年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672.

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11/20/content_2969404.htm,2016/5/31.

13 刘清芝,王艳秋,白昳,等.黑龙江医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5):129-131.

猜你喜欢
潍坊市医养患病
医养当兴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
潍坊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分析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