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8-07-04 06:13倪世宇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环疝的疝囊

倪世宇

腹股沟嵌顿疝又称“箝闭疝”,是指在腹腔内压力突然增大的,导致腹腔脏器进入并停留在疝囊里,无法自行复位[1]。据统计,腹股沟嵌顿疝约占全部疝病例的17%,其中以腹股斜疝最为常见[2]。腹股沟嵌顿疝常见于老人和儿童,并且会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方式从常规的手法复位逐步应用为腹股沟疝修补术,极大地减少了肠坏死、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率[3]。传统的腹股沟斜切口开放手术术后疼痛感剧烈,切口长,术后护理难度大。腹腔镜是基于微创理念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上具有术后感染低、康复快的优点,但需要较高级的临床设备和丰富的临床经验[4]。我院对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的104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外科进行腹股沟嵌顿疝手术的10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标准参照[5]进行诊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入组标准:①嵌顿时间>12小时;②伴随便血或者全身情况严重需手术治疗;③手术复位失败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疾病患者;②全身感染较重者;③手术耐受性差者。其中男性83例,女性21例;年龄66~74岁,平均年龄72.91±4.02岁;左侧74例,右侧30例;嵌顿时间14~39小时,平均29.33±7.27小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嵌顿部位及时间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取仰卧位,采取硬腰联合麻醉,手术区域消毒后,插入气管插管,在腹股沟区作斜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腹外斜肌腱膜。切开疝囊的内环口。如内容物无坏死,则直接还纳内容物,后结扎疝囊,并植入美国巴德的改良Kugel补片,逐层缝合,关闭切口。观察组患者体位、麻醉方式、消毒、气管插入同对照组。脐皱褶处插入腹腔镜,建立气腹,在脐左旁插入操作钳。在腹腔镜视野下,观察疝囊内容的坏死情况。一旦出现坏死或者肠管穿孔撕裂,及时进行开腹术手术。缝合内环口,在患者侧疝内环口体表投影下,做约1.5mm切口,并插入带线克氏针,使针一次穿行内环口中点上方腹膜外、内环口内侧、输精管表面、精索血管表面和内环口下方中点,最后刺入腹腔。用操作钳牵引缝线进入腹腔并退出克氏针,缝合腹腔,关闭双侧内环口,并解除气腹。比较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出院时,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做出评价。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嵌顿部位及时间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阴囊/阴唇血肿、尿潴留、伤口感染、腹腔脏器损伤、腹股沟神经损伤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4。

3.讨论

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疼痛,疼痛通过反射,可引起腹壁肌肉痉挛,进一步加重嵌顿[6]。若为肠管引起的嵌顿疝, 则易引起肠梗阻, 并随着嵌顿时间的延长,进一步

引起肠壁缺血性坏死、肠穿孔、囊内感染等。对于损伤时间短且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可考虑手法复位;对于嵌顿时间长、局部压痛明显并且有腹膜刺激征者,手术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7]。

传统腹股沟斜切口开放手术对于不具备微创条件的医疗机构来说,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理想术式。然而,多项研究显示[8,9],传统腹股沟斜切口开放手术由于手术视野局限,不利于观察肠管的血供,容易损伤血管、疝内容物等;并且切口较长,术后容易遗留瘢痕和出现感染,不利于康复[10,11]。严胜利等[12]研究结果显示,55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6.36%(9/55),7.27(4/55)和1.82%(1/55),提示传统腹股沟斜切口开放手术的术后不良反应仍不可忽视。在本次研究中,104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中,5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采用传统腹股沟斜切口开放手术的52例患者,并极大减少了阴囊/阴唇血肿、尿潴留、伤口感染、腹腔脏器损伤、腹股沟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国内也有相类似的报道[13]。然而,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52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对此手术不满意,其中1例原因为出现术后感染,但经过抗感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另外1例为术后疼痛感较剧烈,经过护士的精心护理后,疼痛感慢慢降低,最后消失。通过本次研究,总结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优势如下:①切口小,远离会阴部,减少了发生感染的概率;②疝内容物在麻醉状态下可能会出现还纳,此时可利用腹腔镜的视野对内容物进行检查,避免肠管术后穿孔;③无需切开疝囊、分离结扎疝囊和打开腹股沟管,有效减少了肠管损伤、输精管损伤、精索血管损伤、阴囊/阴唇血肿的发生,并减少因腹股沟管破坏而发生复发的风险;④可同时观察双侧内环口的闭合情况,避免了二次手术。

参 考文献

1 蔡振辉.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38例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3):8-9.

2 Diao K,Ghosh A.Perforated Transverse Colon Cancer Presenting as an Incarcerated Inguinal Hernia[J].Am Surg,2016,82(11):320-322.

3 史枢龙,宋志永.腹腔镜与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对比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4):627-630.

4 宋斌,王晖,杨培新,等.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18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84-86.

5 周崇高,邹婵娟,李碧香,等.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女婴腹股沟嵌顿疝22例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5):879-880.

6 Fascetti-Leon F,Sherwood W.Neonatal Appendicitis and Incarcerated Inguinal Herni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Indian Assoc Pediatr Surg,2017,22(4): 248-250.DOI:10.4103/jiaps.JIAPS_226_16.

7 方晓明,龚谋春,陈琪枫,等.局部麻醉下急诊行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术可行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4):705-706.

8 李辉,黄河,未德成,等.腹腔镜与腹股沟斜切口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比较[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2,33(7):497-500.

9 崔兆清,章阳,孙善平.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3):46-47.

10 刘建平.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5):67-68.

11 陈铨涛,何荣佳,冯晓川.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对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619-1620.

12 严胜利,黄定蒙.传统法与无张力修补法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75-76.

13 郑辉明,戴育坚,王英俊,等.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10):1247-1252.

猜你喜欢
内环疝的疝囊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巨大腹股沟斜疝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缩窄内环口治疗小儿及青少年腹股沟斜疝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