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2018-07-04 06:13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髋部高龄风险管理

王 珊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由于自身患有多种疾病,且在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休息,极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仅注重患者心理和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干预,并没有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和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因此护理效果不甚理想[2]。我院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共96例,均经CT及X线检查确诊,排除认知功能障碍者、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以及不愿配合研究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70~83岁,平均年龄74.3±4.6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3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5例,脑梗死后遗症4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72~89岁,平均年龄77.5±4.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4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5例,脑梗死后遗症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即入院宣教、心理护理、检查指导、术前准备、术后病情监测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康复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责任护士和护理骨干。小组成立后,首先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小组成员在护理工作中的监督力度。其次要做好小组成员的培训工作,力争实现小组成员护理操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切实把风险意识融入于具体的护理实践中,最大限度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出现。

1.2.2 完善评估量表:在护理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关于压疮、坠床和患者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估量表,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围手术期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来说,由于年龄的特殊性,对于围手术期护理中应激反应的态度比较激烈,常常会出现焦虑和烦躁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因此,能够灵活应用各种量表对患者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并通过评估结果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约束和保护,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1.2.3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大部分会伴有多种合并症,病情较为复杂且容易发生变化,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因此,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可以及时有效地应对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误吸、坠床以及输液不良反应等紧急事故,切实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根据每月我院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特点确定应急案例,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在手术后为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为术后输液提供有效资料,避免心、肾、肺等重要脏器出现并发症。

1.2.4 重点患者风险管理交接记录:将高龄患者归入重点患者,在每天的护理工作中由责任护士进行风险评估,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在交接记录中保存。夜班护士在交接班时,首先阅读交接记录,根据交接记录完成重点护理工作,同时将夜间评估结果与记录保存在交接记录中,为之后交接的护理工作提供风险管理工作支持。

1.2.5 强调护理重点: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避免出现压疮、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情况。做好饮食管理,食物选择以清淡、易于消化为主,同时还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禁忌类食物,避免对骨折康复造成不良影响。注重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尽量减缓因骨折不适感给患者带来的心理以及生理上各种不适感,促使患者能够拥有一个更加舒适的治疗体验,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加强护患沟通,注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与患者的有效对话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在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的同时指导患者改正不良行为与习惯,保持治疗配合度。

1.3 观察方法 根据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问卷调查将护理满意度分为3级。以100分为满分。0~59分为不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90~100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观察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进行对比。

2.结果

2.1 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 通常由摔倒引起, 且随着年龄增长,骨折发生率明显升高。其中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由于机体功能下降,身体素质较差,伴有多种老年疾病且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极易引起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伤残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3]。因此,当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入院后,不仅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还应制订一套适合高龄患者的护理措施。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对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而言,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只是停留在对患者的入院宣教、心理护理、检查指导、术前准备、术后病情监测、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康复锻炼等方面的基础护理干预,而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没有足够的认识,当然也没有制定任何具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一旦出现紧急问题,往往难以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最终导致一系列风险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4]。风险管理是现代临床护理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预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摒弃传统救火式的事后补救护理理念,主张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通过多视角、多方位、多途径的风险管理方法[5],及时发现并识别护理工作中一些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对风险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估,为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6]。同时,可以成立护理风险信息网络及预警制度,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力争把风险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风险因素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参 考文献

1 曾秋华,谢倍英,陈紫梅,等.快速康复优质护理在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6):80-82.

2 张巍.舒适护理在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系统性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223-224.

3 吴凤娣.优质护理服务在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2):1405-1407.

4 肖冰.风险管理在34例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122.

5 蔡志伟.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健康之路,2018(3):174-175.

6 章粉连,朱亚敏.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7):60-62.

猜你喜欢
髋部高龄风险管理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