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悠扬 公约在心

2018-07-04 10:49刘娅兰潘尚
党员生活 2018年11期
关键词:渔鼓公约支部

刘娅兰 潘尚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一尘不染的柏油路,一旁是充满峡江风格的民宅,一旁是静静流淌的碧绿长江。这里是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总书记来过的地方。

小小的渔鼓调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追寻着总书记的足迹,记者来到许家冲村一探究竟。

党员与群众的智慧结晶

“流动党员多,老党员多,无职党员素质参差不齐。”当问起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困难,来许家冲学习的樟村坪镇桃坪河村党支部书记郑发方这样说。这不是某一个村的情况,是许多农村共同面临的现状。

如何发挥无职党员的作用?夷陵区开始作出新的尝试。各乡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党建品牌,力争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一镇一精品”。

乐天溪镇的“我为群众办件事”,樟村坪镇的“党旗插在矿山上”,太平溪镇的“党员公约”,每个乡镇都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我们利用农村熟人社会爱面子的特点,运用公约的形式明确党员的职责、接受群众的监督、约束党员的行为。”太平溪镇党委书记张妮娜介绍。

从2017年3月起,全镇每个支部开始将公约内容的征集作为党日活动的主题,党员之间广泛交流、热烈讨论。一开始党员的提议“不痛不痒”“没有击中要害”,支部就反复征集、反复商议,村“两委”班子、党建指导员反复讨论。

村民也积极建言献策,你说两句,他说两句,提议的过程无形中变成了参与村级事务的过程。党员大会上、村民代表大会上、微信群里,处处都是“赛诗会”般的场面。

“这个过程既宣讲了政策,也赢得了支持,老百姓都在思考支部到底要干些什么。”许家冲村党支部书记望作战很欣喜。

公约内容征集的过程充分汇集了党员群众的智慧。“过去是自上而下提要求,现在是自下而上集智慧。”张妮娜说,“村民从过去对村级事务的漠不关心变成了积极参与,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坝头库首第一村,三峡茶谷东大门。

党章党纪是根本,明示党员亮身份。

村规民约我遵守,维护正义敢出手。

勤劳致富靠双手,发展产业我带头。

移风易俗我先行,大操大办带头禁。

全心全意为人民,优质服务暖民心。

“刚开始,我们将62个党员的建议稍作提炼全部写进公约,但发现太多了,大家都记不住。”望作战书记回忆说。

“一年就做好一到两件事就够了”,结合村民关心的大事,公约侧重一两个方面即可。最终,村支部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收集的几十条建议简化为了7条,重点聚焦“移风易俗、党员先行”,通过党员带头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使白事简办、红事少办、邻里互助等新风尚逐渐深入人心。

在红白理事会的引导下,村民达成了共识。“现在,我们村红事一桌不超过200元,白事一桌不超过150元。”望作战介绍。

如今,2018年的党员公约初稿已经出炉,重点聚焦发展乡村旅游,打好三峡茶谷这张牌,实现茶旅融合。

在微信群里,望作战书记发了一条征集令。“乡村振兴我带头,产业发展硬道理,生态宜居富民路,乡风文明我先行。”刚一发送,大家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建言献策起来。“提议将‘硬道理改为‘道理硬,这样更押韵。”村委会委员朱崇军在微信群里发言说。

在形式上,公约简洁明了。改变了以往枯燥的说教式、命令式、公文化的方式,采用农村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歌路句、三字经、渔鼓调等形式,让党员公约通俗易懂、易于记忆、便于传播。

渔鼓调是流传于长江中下游的古老曲调,在太平溪镇广为传唱。内容通过广泛征集、四易其稿,镇政府退休干部许宏成谱成曲子,镇文化站长、村第一书记李圣珍添上韵脚,完整版的党员公约就这样完成了。

党员公约内容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每次支部主题党日上,党员们都集体歌唱。不光党员唱,群众也跟着唱,村里的文艺爱好者秦文菊学会了《党员公约》后,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门口的广场上,带着劳作完的妇女们一起唱,每到晚上广场就飘扬着歌声。

“党员公约是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具体实践,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真正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群众生活在集体中,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夷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朝这样说。

除了渔鼓调,各支部都采用了别具特色的表现形式。镇机关党支部聚焦三峡茶谷、路港产城建设,创作了《西江月·誓言》:“铁锤镰刀徽下,太平赤子聚首。三镇战略志未酬,砥砺前行勿休。谋划路港产城,缔造茶谷幽韵,小康蓝图谁与绘?唯我先锋列队。”

共性与个性的集中展现

党员有了共同的“约定”,如何使每个个体都发挥出作用?

在以公约的形式统一党员的思想后,支部逐渐对每个党员也提出了要求,每位党员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一句话的承诺。

在村里,每名党员的家门口都挂着一面党旗形状的标牌,上面写着党员公约和一句话承诺。

许家冲村是坝头库首第一村,90%的村民是三峡工程搬迁移民,过去施工的时候村里人多热闹。工程结束后,村民少了收入来源,村里变得沉寂,大家交流也逐渐变少。

党员谢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走出家门,跟几个村民在广场上跳起了舞,用这种方式与大家交流。大家都说她“策得狠”(爱出风头),她也不在乎,“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就好”。跳广场舞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的负面情绪也越来越少。

现在,谢蓉有了新目标——“学好本领,在家创业,带领发家致富”。她成立了手绣合作社,采用三峡地区传统工艺牵花绣,把三峡元素融入其中,实用与特色的结合深受游客喜欢。现在,有300多名坝区移民妇女在她的带动下,在家灵活就业,增加收入。

不过谢蓉还不满足:“说我带领增收还可以,带领致富还不够,我还要更上一层楼。”

望开奇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后,回到许家冲当了一名村医。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写下了一句话承诺:做好留守老人、困难群众的体检工作。“无论是作为一名党员,还是作为一名醫生,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党员公约充分发动党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公约在内容与形式上紧密集合,党员群众易懂、爱听、爱唱,发挥了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猜你喜欢
渔鼓公约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图书借阅公约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地方保护经验对零陵渔鼓保护和传承的启示
国内渔鼓分布情况探析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支部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