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价值追寻

2018-07-06 03:13
中国勘察设计 2018年3期
关键词:转型价值服务

“L”型经济形势下,进入产能出清新周期。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矛盾转化,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急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环境、竞争环境以及政策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行业急需转变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建立新的产业业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能取得持续性发展。

新时期企业发展困惑与悖论

行业标杆的缺失。过去行业的发展逻辑都是跟着标杆企业走,若干年来,行业普遍呈现增长态势,有的标杆企业的成功与其所宣扬的做法不一定有紧密联系。如今行业已进入标杆缺失的时代,过去发展的各种困难基本上都是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非发展战略路径的迷茫,而现在一切都是未知的未来设计单位应该怎么走,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应对变化态度的差异。面对外部诸多变化,有些单位积极应对,乃至提前预判;有些单位很漠然,有些还在等待。行业从计划经济走过来,企业往往把数十年的快速增长归结于自己的成功,但实际上是“风大了猪都可以飞上天”。新时代下,面临很多变化,不管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逃避,必须要认清的是面对变化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在行业的地位和格局。

产业融合下的定位模糊。行业有界,企业无界。我们感知到行业边界,是因为行业主管部门发布行业管理措施对我们有重大影响。企业需要从产业角度来思考问题,产业融合已成为现实,整个行业价值链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价值规律以及价值体现方式也已发生改变。

对行业本质属性理解有偏差。过去,我们说勘察设计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专业服务机构,但随着时代的改变,行业已经慢慢地向劳务密集型转变,在管理方面属于劳务密集型的工作已经不能用智力密集型去应对,更进一步来说,在人工智能时代只要是劳务密集型都容易被替代。

新时代下设计企业价值体系服务方式发生改变

行业发展面临新生态,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与困惑根源在于,新形势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价值服务体现方式已发生改变。过去,服务都是任务导向型,行业准入有资质门槛“保护”,收费有国家“标准”保障,当这些都在松动和淡化,行业企业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这是需要深层次思考的问题。

图1

图2

设计的价值体现载体是未来企业竞争的焦点

过去,行业企业往往习惯于低头拉车,而不是抬头看路。现在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亟须企业认真思考。例如,参考2012年的收费标准的做法还能持续多久,价值到底如何实现?毫无疑问,企业应该朝着创造价值的方向前进。过去企业作为乙方提供服务,甲方支付费用,现在价值体现逻辑不一样了。过去设计服务的承载方式有问题,价值无法有效衡量和实现,未来设计的价值体现载体将是设计企业竞争的核心焦点问题,将牵扯到产业链的变动,整个价值的体现在产业链上发生了漂移,从前端向更前端以及后端转移,另外会在无边界的情况下以其他方式进行体现。

固本求新,不断追寻价值

在平台化大生态系统下设计的交互关系会进一步加强,过去设计是单一模块,未来设计必然会和其他形式相叠加,产生各种组合。过去我们一直谈业务创新,努力探索如何通过业务布局提高价值,现在面临的焦点问题是在做好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布局新业务。新的业务往往需要新能力,要找到平衡,需要对包括内部架构在内的诸多方面进行重新布局。设计单位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其根本是回归价值。随着从过去关注客户到进一步关注用户的理念转变,投资模式、互联网、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以及人文变化等因素都要变化,在此界面下找到价值定位,通过自身经营方式、资源整合、服务诉求、竞争要素、盈利模式等进行革新调整,未来要从全局出发系统考虑。

价值探寻,转型升级是不破不立的过程

新时代下,不仅是设计行业,整个经济逻辑都在发生重大改变。过去的企业逻辑隐含的是索取关系,甲乙方关系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而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是给予的逻辑,作为专业服务机构一定要进行盈利模式的革新。在给予的逻辑下,原来的工业化思路支撑不了未来的创新发展要求,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支撑不了创新业务,传统的组织体系支撑不了新业务培育。整个业内单位都会有不断创新,包括商业模式创新、体制创新、跨界整合等。

行业企业都在思考转型升级的问题,但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走,面临的资源布局、分配制度、团队建设等问题都需要重新思考调整。而判定转型升级的标准在于:企业资源布局是否升级;企业是否系统考虑未来发展;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是否合适;团队是否重新调整等。

转型升级过程基本上是不破不立的过程。转型升级需要破除发展过程中对传统资源的依赖,如资质、区域壁垒、上级主管单位等。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传统的发展资源将会瓦解;要破除对于传统发展路径依赖,过去高投资拉动增长下的传统发展路径更多的是依赖规模化扩张,跨行业、跨界抢占市场;要破除过去短期的、以项目导向为主的乙方思维。

在新生态下,面临新的价值体现服务方式,未来变革转型要树立新的三观——生态观、系统观、创新观。所谓生态观,就是理性应对推进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资本、技术、资源等,深刻认识到行业发展面临的新生态,找到新生态中的发展机遇,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机遇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新的发展方向;系统观,就是行业从过去单个发展的生态系统走向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未来要从生态角度,用产业的眼光来思考行业发展问题。在这种思维与发展逻辑下,很多事情仅靠一家单位是不行的,需要行业内单位和行业上下游单位共同合作。系统化发展、运作导向的复杂化需要资源与能力的多重组合,过去的竞争对手未来可能将是伙伴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找到自身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价值,确立用户思维、运营思维、产品思维和价值思维。创新观,即告别规模化发展导向,走向创新发展导向。首先,思维需要转变创新,包括业务、管理、体制和技术的创新。过去业务创新是简单的延伸,现在要立足于解决价值提升和创造的角度推动业务升级。行业在转型中要固本求新,把“本”做好,抓住新机遇,这是过渡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挑战。业务模式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让服务有价值、价值可衡量、价值可实现。

猜你喜欢
转型价值服务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