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松材线虫病危害特点调查初报

2018-07-06 05:40谢春春朱芹芹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李沧区松褐黄岛区

张 倩,谢春春,梁 跃,郑 磊,朱芹芹,马 群

(山东瑞达有害生物防控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1982年首次在南京中山陵发现疫情[1],之后疫情逐步向周边省份蔓延,并向东南部、东北部省份跳跃式扩散。青岛市松材线虫病寄主和媒介昆虫分布广泛、发病气候条件适宜、交通便利且旅游业发达,不仅是松材线虫病适生区,同时也具备疫情大面积扩散蔓延的条件。该市地处山东半岛,自2009年起崂山区、李沧区、黄岛区、城阳区先后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为松材线虫病在我国东北部沿海地区发生类型区。笔者通过连续几年在青岛市李沧区、黄岛区实施松材线虫病飞防项目的实践以及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发现,青岛地区松材线虫病有其特有的危害特点。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地点

主要在黄岛区、李沧区2个松材线虫病疫区8个疫点(或曾经发生过疫情的疫点)和1个非疫点范围内开展调查,部分调查内容延伸至疫点周边区域,表1为疫区的基本情况。

1.2 调查时间

2013年至2017年连续5年结合飞防效果调查开展相关调查,2017年重点开展专项调查。

1.3 调查方法

从对病原线虫、媒介昆虫的调查入手,调查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特点,重点是外部危害症状。采取林间设置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诱捕器监测调查、可疑罹病松树取样分离检测、松林分布区松褐天牛及褐梗天牛危害状观察的方法。选用厦门三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PF-1型高效诱剂诱芯及ZM-80B型诱捕器,采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线虫、形态学方法鉴定,具体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技术规程》“4.9.2诱捕器监测法(GB/T23478-2009)”[2]、国家林业局林造发[2000]497号《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二、疫情监测(六)取样、分离、鉴定”中相应的方法操作。

在黄岛区布设了33个松褐天牛诱捕器,挂设区涉及辛安、长江路、灵山卫、红石崖4个街道;在李沧区布设的27个松褐天牛诱捕器,设置点涉及浮山、九水路、世园、湘潭、虎山路街道5个街道。在调查区域内共取样34株枯死黑松。

表1 调查疫区基本情况

2 调查结果

2.1 发生区内松褐天牛、褐梗天牛分布广泛,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其种群密度差异较大

在调查区域的松林分布区广泛分布松褐天牛、褐梗天牛,在布设诱捕器的9个街道内均诱集到这两种天牛。不同地域松褐天牛、褐梗天牛的种群密度不同,2017年李沧区诱捕器诱集到这两种天牛中绝大多数为褐梗天牛,占99.97%,不同区域诱捕数据差别较大,如图1所示。在未实施飞机施药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区域松褐天牛种群密度较大,经过连续3年以上实施飞机施药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区域,松褐天牛的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但褐梗天牛的种群密度仍较高,具体数据见表2。这可能与褐梗天牛的生活习性有关,另外近年各地普遍使用的飞机施药 (2%噻虫啉或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主要针对的是松褐天牛。

图1 2017年李沧区不同诱捕区域褐梗天牛诱捕数据

表2 黄岛区和李沧区天牛诱捕情况统计

2.2 发生区内采集的部分松材线虫病疑似样木中含有多种线虫,且有几种线虫含量较高

在黄岛、李沧区疫点及疫点周边其它松林分布区松树枯死木及衰弱木木质部中共分离检测到6种线虫[3],即: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ührer)Nickle)、拟松材线虫(BursPahelenchus mueornatu)、甬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yongensis)、奇异伞滑刃线虫(BursPahelenchus aberrans)、小麦长尾线虫(Seinura tritica Bajaj&Bhatti)、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 (Bursaphelenchus rainulfi Braasch),部分样木中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甬伞滑刃线虫含量较高(每克木材含线虫分别为 643.2头、389.8头、259.5头、185.1头),其形态特征与松材线虫有相似之处。分离出的松材线虫雌成虫有无尾尖突、有尾尖突两种类型。相关文献报道,拟松材线虫和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具有弱致病力[4-5]。

表3 取样分离鉴定结果

2.3 松材线虫病越年枯死和枝条枯死现象较普遍,罹病木中松材线虫含量极高

在黄岛区罹病株中约有30%是属于越年枯死的,且在次年春或初夏天出现的越年枯死的松材线虫罹病木中病原线虫含量极高,每克木材平均含松材线虫643.2头。枝条枯死现象在黄岛区松材线虫病发生区的松林中比较普遍。造成这种越年枯死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据我们调查在黄岛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松材线虫媒介昆虫松褐天牛成虫期一直可持续到10月上旬,在温度较低的秋初传播松材线虫,导致松树发病速度慢。另外,当年传播到树体内的松材线虫数量较少,繁殖力低,也使松树发病速度变慢[1]。

2.4 感病松树伴有其它松树病虫危害,树冠针叶表现特有的外部症状

黄岛区松林分布区,除松材线虫病这种种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外,还有其它松枝枯病、松落针病、松梢害虫危害,且在局部区域危害较为严重。松材线虫病感病松树先期针叶及枝梢多伴有松枝枯病、松落针病等松树病害的危害状,一些幼树上松梢害虫危害也较为严重,导致部分枝条针叶或全株树冠形成“花叶”,幼树的顶芽枯萎。这与植株感染松材线虫病后通常表现的树冠针叶陆续变为黄绿、黄褐、红褐色的外部症状有明显区别[6]。

2.5 罹病木树干松褐天牛危害状不明显,树体流胶现象较为普遍

受害木树干部位多无明显松褐天牛危害状(产卵刻槽、入孔、幼虫等),多数树体仍不同程度地有树脂分泌,早期流胶现象较明显。前者现象可能与李沧区、黄岛区连续多年采取飞机施药防治媒介昆虫的防治措施,加之加大了病死木、枯死木衰弱木的清理力度,目前林间松褐天牛种群密度已较低有关。

3 讨论

①鉴于青岛地区松材线虫病有其特有的危害特点,为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动态,应规范开展地面取样检测。一要掌握本地区松材线虫病罹病木外部症状特点,普查时准确选取样木。二要掌握松材线虫病病原线虫的识别特征,准确识别病原线虫。三是规范抽样、取样、分离、检测,杜绝通过简单目测和估算统计疫情数据、不检测就送检样本的现象。

②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据有关报道,褐梗天牛不仅可以携带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也可以携带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休眠幼虫[7-8],存在携带和传播松材线虫的可能性,在青岛地区褐梗天牛是否为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的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试验研究。

③本调查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利用松褐天牛诱捕器诱集到的松褐天牛虫体中未检测到松材线虫及其它线虫;在诱集到的褐梗天牛虫体中检测到拟松材线虫、松柱状垫刃线虫,未检测到松材线虫。因此利用此诱捕器及诱剂在松材线虫病轻度发生区监测松材线虫病病原是否可行还有待进一步确定。针对不同地区应科学选用不同的方法开展监测。

[1] 杨宝君,汤坚,王玉嬿等.松材线虫病[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6,28.

[2] GB/T 23478-2009,松材线虫普查监测技术规程[S].

[3] 顾建锋,王江岭等.伞滑刃属线虫形态和分子鉴定[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4] 韩颖.安徽省松树寄生线虫种及拟松材线虫致病力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5] 张志宇,林茂松,余本渊.拟松材线虫对黑松苗的致病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27(1):46-50.

[6] 林孝春.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综述[J].2015,29(3):28-30.

[7] Yasuharu M,Nobuo E.Transmission of Bursaphelenchus Lignicolus(Nematoda:Aphelenchoididae)ByMonochamus Alternatus(Coleoptera:Cerambycidae).Nematologica,1972,18(2):159-162.

[8] Linit MJ.Nemtaode-vector relationships in the pine wilt disease system[J].Journal of Nematology,1988,20(2):227.

猜你喜欢
李沧区松褐黄岛区
不同引诱剂与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青岛开放大学李沧老年教育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2009~2018年青岛市黄岛区肺结核流行趋势及结核杆菌耐药性分析
青岛市李沧区老年大学召开优秀教师表彰会
APF-1诱捕器林间诱捕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研究
重返童年—青岛李沧区老年大学校歌
环评中各类油罐大小呼吸损耗计算差异及防治措施——以黄岛区某码头油库为例
释放天敌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
青岛市黄岛区首例污染环境罪案例分析
青岛市黄岛区为所有中小学食堂配备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