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桔”大利

2018-07-06 17:36叶小秋
闽南风 2018年6期
关键词:闽南

叶小秋

年关前后,冬暖果藏。这个时节来漳州长泰做客,主人家就会摆上红澄澄、甜滋滋的“长泰芦柑”,让远道而来的您尝个够。尤其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备上大大的柑桔迎亲访友,贺喜拜年,大“桔”大利嘛!

闽南栽培芦柑历史悠久。据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和清代《闽产录异》等史料记载,自唐宋起闽南就广植柑橘。“蜜取花间液,柑藏树上珍”,这是唐初漳州别驾丁儒 “闲居二十韵”中题咏芦柑之诗,足见漳州植柑历史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

长泰芦柑又名椪柑,果大,形圆,皮薄,橙红,汁多,甜酸适中,被寓意吉利喜庆、团圆甜蜜。熟透的长泰芦柑,轻轻一掰,露出红红的十瓣果瓤,像可爱的娃娃紧紧抱成一团,又似童话中滚滚的南瓜车轮,令人忍俊不禁。尝一口,爽爽的果汁迸满口腔,清甜微酸,从味蕾迅速传遍全身。您会忍不住一瓣接一瓣地往嘴里送。舌尖上的美妙享受,大抵如此吧。

长泰芦柑因其品种优良、品质上乘,被誉为“柑中之冠”,长泰县亦因此被评为“中国芦柑之乡”。从农业部门提供的记录来看,长泰芦柑真不愧“国家地理标志”称号。多年来,长泰芦柑以其色香味俱佳享誉海内外,曾很长一段时间被选送首都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专用宴果,并远销东南亚、港澳市场。20世纪80年代,长泰芦柑多次摘取“全国优质水果”荣誉,1986年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1985年、1989年两度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和农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词称赞:“长泰芦柑,品种优良,柑中之冠。”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挥毫题赞:“闽南芦柑乡,奋进又自强。”与其说这是对长泰芦柑的赞誉,不如说是对种柑人的褒奖。如果您走进良岗山下的岩溪青年果场,可以看到勤劳的种柑人在芦柑树下勒石予以铭记,铭记一段盈满汗水与智慧的农业奋斗史。

长泰芦柑尤以岩溪镇所产为外界所推崇。岩溪,地处长泰腹地,背靠森林公园良岗山,蜿蜒的龙津溪穿境而过。有山有水有万亩平畴的岩溪,风调雨顺,地肥水美,不仅适合种植水稻、甘蔗、香蕉等作物,还有大片的丘陵适合芦柑、龙眼、荔枝树等果树。经立体开发,原本贫瘠的山地化为数以万亩的优质芦柑生产基地和林果生态园。岩溪镇办的两个果场——五四果场和青年果场,专业种植长泰芦柑,研究培育优质芦柑。时任果场领导叶金章、叶水龙都是岩溪珪后村的。在他俩带领下,一群爱钻研的技术员经多年悉心研究試验,于1989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晚熟芽变优良品种——“岩溪晚芦”,成熟期推迟两个月,调节延长了长泰芦柑的鲜果供应期。叶水龙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牌匾悬挂在叶氏宗祠追远堂。我家在岩溪珪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自然对于芦柑有着特殊的领悟与情感。从我记事起,村里几乎家家都种植芦柑。侍弄芦柑,是岩溪孩子特别的假日“必修课”。

新春乍到,闽南春意阑珊。柑园里,一树一树洁白的柑花次第开放。一阵春雨过后,“花雪”纷飞,袭人的花香远飘四野。这时,母亲教我们“疏花疏果”。一串串硕长的花蕾,只须间隔留花留果。一遍遍来,直至符合母亲的直觉。母亲不识字,靠的是长年积累的经验和我们念给她听的农技书。农历六七月的闽南,最炎热最繁忙。水稻一割完,马上犁地、插秧、拔花生,一口气都不让喘。拔完花生还要天天侍弄柑园,沤肥,培土,折柑梢,消杀红蜘蛛和蚜虫……其中折柑梢最难耐,不耗体力耗耐力。骄阳似火,摇摇晃晃的简易木梯,一站一天,身子一动不动,双眼盯着树梢嫩芽,手指轻轻一捻,从根部直接拨掉——为了不让它们跟柑果抢肥,也只有把握好“放梢”时机才能确保来年如期开花结果。这时,田里成群的“黑兵”蚊子疯狂叮咬,凡露出的部位皆难幸免,耳朵、手背、双脚肿起包包,大大小小,抓不得,消不得,堪比《西游记》唐僧云端坐禅。这时,夏雨滂沱,泥田松软,稍有不慎,可能梯歪人跌。而最令果农担心的是起台风。风雨肆虐之下,枝折果落,一派狼籍,留下的青果有的会因枝条碰伤影响品相。于是台风过后,果农就要一遍遍巡查,心痛地摘掉。幸好长泰三面环山,台风的不良影响相对小一些。

最高兴的事儿,当然是开剪啦!积蓄一年阳光的柑果带着黄金色泽,如点点繁星,缀在墨绿的树丛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正如苏东坡描绘的绮丽风光,这风景为宝地长泰倍添诗情画意。长泰芦柑成熟期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立冬一过,小雪大雪紧相连,下霜前一定要抢收好芦柑。周末的清晨,一家子推着木板车向山坡柑园进发。妹妹是个“小百灵”,一路快活地唱歌,地里的乡亲们都停下来侧耳倾听。母亲让我们提前修好指甲,以防划破果皮。父亲准备了专用剪刀,短嘴,小巧。背起小竹篓,一手托果,一手握剪,离枝一剪,齐蒂二剪,不留冗蒂。捧着丰腴饱满、圆圆润润的芦柑,丰收的喜悦萦绕心田。傍晚时分,秋日终于靠着良岗山慵懒睡去。我们小心翼翼地推着满车的芦柑宝宝欢欢喜喜回家。向阳的凤尾柑特别甜,母亲教我们剥开,递给奶奶。尝着甜甜的芦柑,奶奶慈祥的笑容至今印在脑海。

也许,这半生最美好的记忆都留给了家乡的柑园。如今,因工作关系,有幸几次参与组织策划长泰芦柑节庆活动,向游客推介芦柑公园旅游线路,推介休闲慢道、慢客村、慢客园、慢客亭、慢餐饮等“五慢生活”。希望以绵薄之力,助推重塑美好乡村,分享美好风物。

猜你喜欢
闽南
校园吹拂“闽南风”,让打工人把异乡当成家
闽南童谣剧在表演区中的“四部曲”
通过闽南文化传承建设校园文化
建设充满“闽南味”的校园文化
闽南本土戏曲布袋戏引进中学课堂微探
闽南的汉族人
闽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