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 《买菜》教学设计

2018-07-07 08:25祝瑞萍
教育界·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菜场买菜蔬菜

祝瑞萍

一、教材简解

本课内容是在前面已学的《蔬菜》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继续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丰富多彩的买菜场景。在表现手法上可以大胆创新,不再是单纯绘画或者手工,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具有一定的创作基础,但是本课内容涉及的人物动态较多,再加上很多学生缺少买菜的体验,所以要表现生活气息浓郁的买菜画面有一定困难。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参与实践体验: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买菜,观察菜场的人和物,并尝试着自己去买菜,丰富感性认识。也可以拍摄一些照片或画一些速写,丰富感性认识。

三、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体验,感知菜场中的生活气息,学会用发现的眼睛来观察生活。学习用绘画或绘画与手工结合的综合方法来表现买菜的主题情景。

过程与方法:运用美术造型语言,表现出主体突出、构图合理、画面饱满、色彩鲜艳或和谐的画面效果;巧妙利用适宜的废旧材料塑造生动的蔬菜或家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互助的美术学习中体验合作创作的积极情绪,在看、说、做的过程中提升美的感知、发现、创造与表达能力。

四、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绘画与手工综合的形式,创作以“买菜”为主题的作品,表现出菜场浓郁的生活气息。

难点:能巧妙运用生活中废旧物品的肌理、形状特征等表现蔬菜、家禽的生动性。

五、设计理念

教学中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致力于学习方式的变革,调动学生已有的美术经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形象、色彩、材质和空间等来表现自己观察到的场景,解决技法技巧、方式等问题,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六、设计思路

课前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眼睛观察菜场的人和物,积累丰富的视觉素材。课上让学生尝试运用多种形式表示丰富的场景。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作品赏析,积累经验;三、大胆想象,自主创作;四、作业评价,体验成功;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一段菜场的情景视频。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哪里的场景呢?(指名回答后板书课题:买菜)

师:你们家谁买菜呀?

适时引导:爸爸妈妈非常辛苦,下班后还要买菜做饭,我们是大孩子了,平时应该帮爸爸妈妈分担些家务。

提问:和爸爸妈妈去过菜场的同学举手。谁来讲一讲菜场和一般的场所有什么不一样?(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拥挤、喧闹、嘈杂……)

(2)交流:谁来说说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后呈现几张图片:

A.拥挤的人群

B.琳琅满目的摊位(水产、家禽、肉、蔬菜等)

猜测:他们可能在说什么?(商贩推销商品、顾客询价议价等)

(3)激趣

师:菜场是个热闹的地方,充满浓郁的生活色彩,你们想用灵巧的双手表现丰富的画面吗?

【设计意图】课前调查发现去过菜场的学生很少,于是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跟家长去菜场买菜,亲身体验菜场的环境。课始通过观察视频和图片,说说菜场印象,体会菜场的人和物的丰富与喧闹拥挤,感受生活的气息,初步体会图片上丰满的构图或场景特写。

2.作品赏析,积累经验

(1)初步感知——同伴作品

师:有的同学回忆了菜场的情景,创作了一些默写画。出示图片:

仔细观察这几幅作品,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在构图上有什么不同?

思考:你认为还可以作怎样的调整?(如画堆放在一起的菜,要有前后遮挡,先画最前面的,然后依次第二层、第三层……)

(2)豐富认识——课本作品

师:我们的课本里还藏着好多精美的作品呢,下面跟老师一起去菜场转转吧!出示图例:

师:仔细观察图片中卖菜和买菜的人有什么动作?表情怎样?(有的人在挑选菜,有的在称菜,有人在讨价还价,还有的扇扇子……)

模拟:菜场的人可真多呀!想象一下他们买卖时会说些什么呢?老师来当卖菜的,请一个同学和我对对话。(师生情境表演)

同桌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幅图?在构图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A.形式多样——有绘画、有速写、有画与做结合,还有纸工作品。

B.色彩丰富——有的作品底色鲜艳,主体色彩和谐。

C.不同的视角——有俯视的角度、有平视的角度、有正侧面的角度。

小结:看似简单的作品,内涵可丰富了,在彼此的分享中对作品的认识又更深了一步。

【设计意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欣赏课本中的作品是美术学习的必要环节。形式多样的作品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亮点,为后面独立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聚焦重点——创作技巧

师: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幅作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A.看看它用到了哪些材料来巧妙表现?为什么这样选择?预设:

麻袋块面——盛放青菜的口袋;

剪下的草编块——堆放辣椒的草垫;

毽子上的彩色鸡毛——粘贴成禽类的羽毛,如漂亮的大公鸡;

布质中式盘扣——青菜叶子;

指名回答后板书:材料——肌理特征、形状特征。

B.还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来表现?

在牛皮纸上画上网格——卖家禽的小笼子;

剪下的水彩画——遮阳伞面;

彩色的卡纸底板——漂亮的底色;

剪下的小人——立体的画面……

指名回答后板书:方法多样。

师:除了注意材料和方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及观察的角度,还得注意色彩和构图才能创作出精彩的作品。

【设计意图】利用废旧材料的形状或肌理,巧妙地表现菜市场里的物品或禽类、蔬菜等,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趣味十足,为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打开了一扇创意联想之窗。充分利用课本范作,解析所用的技法,发现其巧妙构思,学习本课创作所需掌握的造型表现的技法要点。

(4)教师示范——启发引导

师:欣赏了这么多作品,老师也想试一试呢。我选择了一个特写镜头。

A.蔬菜摊位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还有一些瓜果,一个叠一个,垒得高高的。

蔬菜的制作方法(带着学生一起做):

①用橡皮泥捏小番茄、茄子、辣椒;用皱纹纸卷捏胡萝卜;

②生活中的替代物:以丝线绳盘的扣子代替青菜、丝带小花表示花菜……

③剪下现成的蔬菜图案。

B.先画买菜的人,正在挑选,所以她是背对着我们的,手臂上还提了篮子,篮子里有之前买好的菜;她的旁边还站了一个正对着我们的人,刚买完菜,面带微笑,看起来是菜价还得很低,手里拎满了菜;

C.卖菜的是位阿姨,她卷卷的头发,胖胖的脸,很专注地看称,身上系了一个围裙,她在称菜呢,用的可是电子秤。

3.大胆想象,自主创作

(1)师:生活就是有滋有味的画面,你能否原汁原味地表现呢?为你即将创作的作品好好构思一下吧。你打算表现什么内容呢?

提示:可以是买菜卖菜的特写镜头,也可以是菜场喧闹拥挤的场景。但一定要有买菜的情节:卖菜人和买菜人的互动。

(2)作业要求

A.选择绘画或绘画和手工结合的方法创作一幅买菜的场景,主体突出,构图合理,画面饱满,色彩鲜艳或和谐。

B.作品场景丰富、有趣、生活气息浓郁。

C.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场面比较大的作品。

(3)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好的同学将作品张贴在作品墙上。

4.作业评价,体验成功

(1)师:同学们创作能力很强,我们一起来分享学习收获吧。

自评:A.谈自己的构思创意,如是否创意独特、想象奇妙?B.评自己画的蔬菜哪部分好看,最精彩?

互评:谁的作品画出了菜场的喧闹气氛?材料运用合理?我认为哪些同学的作品需要改进?如何改进?

师评:主题是否鲜明,色彩运用是否得当,画面构图是否饱满,是否原汁原味地再现?

(2)作品赏析

师:作品墙上还有好多的作品呢,请同学们一一欣赏,也可以在作品下面的标签上写下你的感言哦。

播放《买菜》的歌曲,学生自由欣赏。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倡导多元评价,根据创作要求,用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能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成功之处,也能找寻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5.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师:买菜看似简单,其中的学问可大了!你知道各种菜的营养价值吗?

指名回答后介绍:比如西红柿,有着非常丰富的天然抗氧化剂,除了维生素C,还有番茄紅素。再如土豆,它所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比苹果还多,非常有利于减肥。我们要学会合理搭配,力求营养均衡。

(2)师:同学们课后可以再次去菜场亲身体验一下,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菜,再创作一幅以买菜为主题的画报,表现多姿多彩的生活!

猜你喜欢
菜场买菜蔬菜
买菜记
菜场
奇怪的蔬菜
买菜
蔬菜
小“管家婆”进菜场
菜场里的小秘密
热闹的菜场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