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秀慧悦竹壶”的造型与紫砂精神交汇之美

2018-07-09 07:48张梅珍
江苏陶瓷 2018年3期
关键词:竹节壶把竹叶

张梅珍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陶可谓茶艺界的大观园,从壶器到摆件,无一不博得世人的喜爱。究其原因,与紫砂壶从业者的设计水平、艺术修养和文化学识息息相关。这款紫砂“秀慧悦竹壶”(见图1)融入了竹叶与提梁的元素,不但器型美观,而且秀外慧中,予人精神上的启迪。

图1 秀慧悦竹壶

1 紫砂“秀慧悦竹壶”的造型

紫砂“秀慧悦竹壶”采用全手工制作,做工非常细致。泥料的色泽更是光鲜照人,紫中泛有红润,就好像羞涩的女孩一样,惹人喜爱。整个壶体是大自然和茶壶工艺的巧妙融合,壶嘴、壶钮和壶把均是以一小节竹节弯曲而成,尤其是壶钮,弯曲幅度较大,显出一种活泼调皮的韵味。壶沿有一节竹枝伸出,几片竹叶随风招展,覆盖在壶器表面上,也为整洁光亮的壶身平添了一丝清新逸趣。盖面微鼓,采用嵌盖式,完全没落在壶内,只留一小宝盖顶凸在壶口外。竹节形状的提梁壶把就像一轮明月高高悬挂在竹林的枝头上,若隐若现中显示出把玩的韵味。

2 紫砂“秀慧悦竹壶”的意境

紫砂“秀慧悦竹壶”的意境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竹林气氛的营造,从壶腹的堆贴,到壶把、壶嘴和壶钮的竹节造型,生动地营造出如入竹林、清风徐徐的沉静感。在竹林里散步,俨然就是中国文人墨客的一种生活情趣。人若能长期与林为友,其人的精神、气质都会受到竹文化的熏陶,修身养性,也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中享受须臾的安静。第二步是紫砂“秀慧悦竹壶”的提梁营造了似月光一般的皎洁,像竹林贤士那样的高尚情怀。徒步林间,生活中纵有千般压力,也会在这一刻得以精神的洗礼。人带着竹林贤士般的人生态度入世,定能使平淡无奇的生活显得更有生气一些。

3 紫砂“秀慧悦竹壶”的精神美

精神之美,是每个紫砂艺人所追求的,紫砂“秀慧悦竹壶”也不例外。此壶的精神美可概括为秀、慧、悦三字。首先,壶器刻绘的竹叶和竹段造型的壶把等处都十分秀气,秀气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重要内容,它不张扬、不粗糙,而是一种温婉细腻的含蓄之美,就像这款紫砂“秀慧悦竹壶”一样,浑身上下无一不精致。其次,紫砂“秀慧悦竹壶”还具有一种智慧,就制作者而言,壶器的智慧在于将竹林与明月结合起来,表现出文人所向往的意境。就欣赏的角度而言,将大自然的景色融为一体,表现精神之美,这也是一种智慧。再次,紫砂“秀慧悦竹壶”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寓意颇得人心。观之,赏心悦目;细细品味,使人获得美的体验。故此,得紫砂“秀慧悦竹壶”,便是将人间的奇美拥之入室,实在难得。此外,由于中国人常将竹林比喻成为坚韧不拔的性格,紫砂“秀慧悦竹壶”使人联想到了人生也应该像竹子一样坚韧,这种精神的启迪也是大众喜欢以竹为壶器题材的重要原因。“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一尺竹,数寸根,何处栽,古瓦盆。”紫砂“秀慧悦竹壶”的高风亮节,文士清高之气,都值得细细品鉴。

4 结论

这款紫砂“秀慧悦竹壶”是壶器造型与精神结合的硕果,无论哪个艺人都希望自己的紫砂壶作品“才艺双馨”。但是紫砂壶的制作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制壶艺人唯有不断地实践与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胸有成竹地将自己的领悟融入紫砂壶的设计中。因此,紫砂从业者需要有一种像竹子一样虚怀若谷的态度,不耻下问,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进取,才能促进紫砂壶艺的朝前发展。

[1]顾建余.简析紫砂泥料特性和茶文化的关系[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7(10):94.

[2]万美群.试论紫砂壶的评价与鉴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06):40-41.

猜你喜欢
竹节壶把竹叶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竹节人”中说“趣味”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