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竹节雅韵提梁壶”的艺术美

2018-07-09 07:48周祝英
江苏陶瓷 2018年3期
关键词:雅韵竹节艺术美

周祝英

(宜兴 214221)

紫砂艺术是紫砂艺人设计、创作和审美的体现,紫砂艺人通过运用传承技艺与技巧赋予紫砂独特的造型与美感。紫砂艺术不止是审美上的创作,更是制壶艺人将它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实用性、功能性与艺术美感相结合,既融入生活,又体现生活。因此,紫砂艺术是生活与艺术的集中体现。紫砂“竹节雅韵提梁壶”(见图 1)从生活中获取了创作灵感,将生活与艺术等元素融入紫砂的创作之中,体现了紫砂的艺术之美。

图1 竹节雅韵提梁壶

1 紫砂“竹节雅韵提梁壶”的造型

紫砂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文人深爱笃好,以坯当纸,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或刻以花卉、刻以印章,托物寓意,每见巧思。紫砂“竹节雅韵提梁壶”造型大方得体,色泽温润光洁,手感细腻。壶身浑圆略扁呈椭圆,两条线条躺与壶身两侧,尽显线条的柔和之美;壶盖与壶身融为一体,展现出点与线的艺术美;壶口与壶底呈收笼之势,彼此呼应;竹节壶嘴略微上翘,出水连绵;提梁把精致纤细,端握舒适。紫砂“竹节雅韵提梁壶”通身素雅,将生活与艺术相结合,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作品。

2 紫砂“竹节雅韵提梁壶”的艺术美

中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从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的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及竹子与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中不难看出,中国不愧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很多文人都是以竹做题,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竹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其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

紫砂“竹节雅韵提梁壶”以竹节作为装饰,整体充满了大自然的情趣。我们透过“竹节雅韵提梁壶”,可以欣赏壶器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美是以竹为基础的,将大自然的事物与生活相结合。谈起竹,我们通常会把它与文人墨客相联系,不管是竹子做成的各种器物,如毛笔、竹简、椅子等,或竹子本事所含的寓意,使之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与追捧。竹子清新、飘逸、恬淡、高雅,总是以挺拔的身姿、浓浓的绿色和坚韧向上的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启迪。竹子宁折不弯,中通外直,正直有节,虚怀若谷。“凌云劲竹真君子,空谷幽兰绝美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古人对它们的赞美,这是形成紫砂“竹节雅韵提梁壶”艺术美的根源。这款紫砂“竹节雅韵提梁壶”创意来源于生活,又实用于日常,将生活与艺术同时展现给人们。在人们闲暇之余,一壶茶,一种心境,享受着它的实用,欣赏着它的艺术美,这也别有另一番滋味。

3 结 论

紫砂壶是中国陶瓷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它的生命是长存的、延续的、发展的、强盛的,它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人文的无上境界和至高水准,它令人心旷神怡,迷恋其中。紫砂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它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不可缺少的一席。

猜你喜欢
雅韵竹节艺术美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竹节人”中说“趣味”
雅韵新声
游考,我们来啦
雅韵新声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