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到“生活”

2018-07-09 01:20许新龙
大观 2018年5期
关键词:雕塑艺术生活

许新龙

摘 要: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通俗易懂,可谓老调重弹。但是,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艺术和生活之间到底应该是怎么样一个关系呢?既然艺术创作从生活中来,那么生活作为载体,它首先是要真实存在的,最基本也要是艺术家真正所感受到然后“虛构”的生活。借近期的几件作品,重谈对“生活中而来的艺术”的感悟。

关键词:生活;艺术;雕塑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许许多多有趣的见闻,有许许多多生动的故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许多多的诗词歌赋不乏对日常平淡的生活的表现,其文字简短,却让读者感觉到其中的意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在庭院中采摘菊花,不经意间看到了南山,看到夕阳与萦绕在山间的雾气相呼应,更有飞鸟结伴而归。此间,宁静的庭院,南山的高远,夕阳的静穆,飞鸟的自在,一种清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多么高深的境界,简简单单二十个字却表现了如此的境界。

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本想摘句,但是作者文字紧致,字字句句都是那么的美好,实在难以割舍,作者将荷塘的宁静与欢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曲曲折折的大景象的荷塘中,又有那么生动的小情趣。看到荷叶与荷花的美,又“听”到被荷叶遮住了的“脉脉”的流水,真是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回到本文的主旨:雕塑创作的思考过程亦是如此,雕塑艺术创作从最初的写生摹写对象,到开放思维进行思考创作,最终回归本体,这是一个过程。艺术家应该真切地将生活转化成艺术表现,从艺术手法的表现,回归到生活的本质。

首先,艺术的创作的过程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

我们必须认清,雕塑作为造型艺术,我们可以通过造型的手法描写现实,诉说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对于内涵的感受固然重要,如何在创作作品中完整良好地表现思想,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就像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我们描绘生活,描绘现实,但是绝对不能够去复制现实。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点,《亚当斯密哲学文集》中提到,“我们看到,那些雕塑和绘画艺术当中的大师级作品从来都不靠以假乱真来打动人。……我们由绘画和雕塑艺术中获得的真正乐趣,非但不是来自以假乱真的效果,反倒与之完全抵触”。作为写实雕塑大师,罗丹在塑造《巴尔扎克》雕塑时,抛去写实的塑造,整个雕塑就像比萨斜塔一样,抬头后仰,形体概括坚定,我认为它比同为经典的《青铜时代》更具有艺术性,更加能够打动观众。古典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大卫》固然为他在那个时代赢得了荣誉,但是他的未完成的手稿,更加对后来的艺术影响深远。具象写实能力是雕塑艺术家必备的能力,但是并不是雕塑艺术的最终。美好的艺术作品,不同于现实的自然性事物本身,而是艺术的美好呈现

其次,我们在创作中塑造的典型形象,必须是能够更加体现对象的某个出发点。

何为典型形象,我们可以认为是茫茫大众中的某个具有典型特征的人物,这个人物可以在某个时态下能够代表着某一类人,也可以是最能够代表某个个体的特征的某个具体形态。

艺术创作需要从生活中抽取典型形象,是创作的原型。诺斯洛普·弗莱提出:“我把它称为原型,即那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反复提炼对表现对象的认识,在塑造过程中进行意象的表现,能够更好地表现对象,更加直观地传达自我的感知认识。我们都知道创作中可以通过思维树的形式进行思考,通过一个点向外延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是围绕着一个已知的点进行发散性思维。那么反之,我们寻找艺术创作的典型形象,就像通过思维树的外围来思考中间那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需要的典型。

雕塑创作时,我们需要敏锐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典型形象,通过这个点表现我们真切的认识,为了能够使表现的典型形象更加饱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剖析,再将想要表达的内容恰到好处地融入雕塑的主体中,给对象附加一个典型的“性格”,最终通过合适的艺术手法呈现出来。例如,罗丹的《加莱义民》中的人物塑造,我们在作品中看到了伟大的献身,以及悲愤交加。但是罗丹在塑造在伟大之下,也塑造了悲伤和恐惧,这也就是这件作品最为打动我的地方,并不是所有的伟大都是义无反顾,真正的伟大在于——虽然恐惧和悲伤,但是依然义无反顾。

雕塑的艺术呈现,是创作者与观众共鸣的一个过程。它可以是表现现实生活,可以是表现梦境,可以是表现神话传说。无论梦境还是神话传说都与现实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是意识的具象显现,都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最终通过完整塑造出来的物象,表达我们内心的最真实的感受。

艺术就是对生活的再创作,关注当下的美好,并审视现实存在的问题,通过艺术主体表达自我对现实生活的再认识,最后进行精神层面的再塑造。

总而言之,创作的过程无非是通过形式语言、形态的表现、手法塑造,表现作者对创作本体的认知,引起观众的共鸣,感染观众对作品本体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解读,使作品具有更多的意味性。例如:汉代雕塑《鼓乐俑》的形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品形态憨而可掬,不仅表现了人物的动态,更多的是表现了他活泼有趣的状态,本人一直不是特别能够区分清楚此作品到底是《鼓乐(yuè)俑》,还是《鼓乐(lè)俑》,在我看来可能《鼓乐(lè)俑》更加贴切。

在我的创作《游园系列》时,对象作为我的家人,内在情感是温暖的,柔软的,而对家人瞬间的表情动作的熟悉度是很难通过仅有的语言来表达的。在塑造初期,本想以写实的手法,创作一组“日记”形式的作品。但是,在创作过程中,雕塑的形象越加明朗,感情的表达却越加淡化,很难表现出我当时的内心感受,那种家的幸福感。

《游园系列》作品中,通过对雕塑形态的概括,省去繁琐的衣纹,甚至是结构的处理,留下的仅仅是最直观的感受。作品中胖胖的柔和的形体与园中山石、树木的自然呼应,温暖的暖色调,处处流露出幸福的小情调。在作品完成后,每当看到作品时,就能够直接联想到我当时感受,而不是当时的动作。观众在观赏到作品时,同样能够感受到作品是表现对家人的亲切描绘,这种意为性是纯粹的写实难以表达的。这是我想到阿瑟·丹托在《寻常物的嬗变》中提到:“把艺术品看做一种表现(创作者的情感或情绪导致了它的存在),以及它实际表现的东西。”

在创作过程中,本人通过艺术实践不断地理解如何用生动的语言穿过眼前的真实,描绘出观感而带来的情感。禅学把人生分成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之初,从他人的言语行为中知道了何为山,何为水。后来将山与水转化为精神的寄托,主观意志的寄托。理解到最后就是能够看透世事,回归自然,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艺术创作终究需要我们——“从生活回到‘生活”。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哲学文集[M].石小竹,孙明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阿瑟·丹托.寻常物的嬗变[M].陈岸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3]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生活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纸的艺术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