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研究

2018-07-09 05:29邓成良
财税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建设

摘 要 新《医院会计制度》于2012年1月1日在全国公立医院正式执行。实施新制度推进了医院财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发展。医院开展内部控制不仅可以防范资产流失等问题,并且可以及时跟踪、更正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新医院;会计制度;控制制度;建设

近些年来,新医院会计制度得到了充分落实。新医院会计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必须要通过实施医院内控建设来促进新医院会计制度更好的落实,进而实现医院良好的生产和运作。为深入研究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建设医院内控制度,本文首先对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素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接着,阐述了医疗内部控制制度对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最后逐点分析了实现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会计要素的特点

(一)调整收入核算结构

首先要明确医疗收入确认和计量标准。将医院物价的收费标准规范化,新会计制度将药品收入且合并计入医疗收入中,明确指出了医疗收入应在提供医疗服务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收款权利时进行确认,这里的计量标准指的是以国家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计算确定的金额。新《医院会计制度》更多体现的是医院工作的本质是医疗服务活动的开展,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立性,实现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改善“以药养医”的收入格局。

其次,医院和医疗保险机构的付费计算方式以及时间都不相同,导致医保部门的医疗欠款越来越多,而旧的会计制度对此差额问题没有相应的说明。因此,为科学的解决医院和医保部门之间的应收实收的差额问题。新医院会计制度有针对性的增加了“结算差额”这个二级明细科目,目的是为了集中对专户进行核算。

(二)改变“费用”要素实现医院成本核算

公立医院的运营发展,仅仅体现公益性不足矣,提高经济效益也是必须和必要的,因此明确项目费用的构成是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基础。

1.明确项目费用的核算范围

新制度的优点在于将药品支出和医疗支出进行合并,统一成医疗业务成本,对医疗业务成本项目的范围进行了确定,是指核算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曾经医院在管理医疗、科研、教学形成的管理费用不再分摊,期末直接结转入本期的结余。同样的,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和科教项目支出也按照各自收入来源且进行单独核算。

2.建立科学完善的全成本核算体系

新《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费用”会计科目按成本项目设置,以科室为对象归集直接成本,区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完善医疗成本归集体系。在量本利模型中,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支出。而公益性医院,由于收入的标准是既定的,要实现医院的经济效益,就要采取优化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资本运营效益以及倡导节约等方式方法,以此减少成本支出。

(三)改变固定资产核算方式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把医院购置的固定资产明确分为财政补助资金购置和医院自行购置。固定资产正式使用后,必须按标准计提累计折旧;而固定资产期末余额反映为固定资产净值。而旧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规定资产忽略提折旧,计提“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即反应在医院的净资产中,因此医院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金额只反应原值,不能反应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损耗,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同时专用基金的提取也虚增了净资产。新医院会计制度充分考虑了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体现,使财务报表能真实反应医院的资产状况。

二、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作用

(一)最大化地提高综合效益

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指的是医院通过实现工作的电算化、病人就诊的电子化和信息管理数字化,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这个环境是安全有序且便捷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之所以可以提高综合效应,是因为它有助于帮助医院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业务范畴,加深医院内部的合作和协调,减少部门的相互推诿现象。加强内部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确保财务的安全性及使用率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提高医院内部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方便医院的管理部门可以随时调阅物资库存信息以及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熟悉和掌握医院的资产配置动态,并根据这些详尽的资料,对资产的流向做出合理决策,从而保证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

(三)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在医院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优化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于财务数据是医院各部门业务开展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一。会计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反应出医院相关业务开展的情况,直接可以反馈业务开展的方向和范围。因此,可以说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医院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规划。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内控制度的建设

(一)加强意识,强化内控制度的重视

强抓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把这项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多频次开展以此形成常态化机制,持之以恒。医院的领导要率先做好表率,主动承担医院内部控制的牵头工作,成立内部控制的专项小组。强化医院员工的意识,加强对员工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宣传教育。

(二)确立完善科学的内部监督,建立内控制度体系

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包括加强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还有按制度规定的程序、方法展开的内部控制工作,尽可能的减少人为因素的操作,使内部控制的结果客观真实。严格按照制度使用药品和卫生材料等物资,保证不相容岗位责任的相互分离。

(三)改进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建立信息化平台

推進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使行政审批事件记录在信息化平台上。在医院重大预算项目的分配比例上,设置参数,医院各个科室的预算计划都必须经过初审,对于严重偏离工作实际的预算方案,要规避和抵制送审。信息化平台的优点在于实时监控医院经营活动,使内部控制摆脱人为干扰。完善医院内部信息化工作,是实现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医院的经营管理,并且实现相关信息和其他医疗机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间的共享。

(四)培养专业优秀的内控人员提升综合素质

医院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是有显著行业特性的。因此,提高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为,可以预先防范和避免医院管理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和资金流失等问题。同时,对于提升医院财务审核的完整和真实性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医院的内部控制需要引入专业人员,医院应采取多元录用的形式,让优秀人才在内部控制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内控工作人员则需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熟练并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提升业务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内部控制人员。

(五)建立财务风险机制确立财务部门的核心地位

医疗机构的财务部门是一个可独立开展活动的部门,一个医院通常只设立一个财务部门。医院的全部收支、经济核算都通过该部门来管理。因此,医院内要把内控制度放在财务部门的核心地位,保证所有经济活动及价值链的设计围绕财务部门开展。

(六)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是确保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完善并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自我评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三个层次。自我评价是指由医院内部自行组织的,对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自我评价的内容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两个方面。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今医院行业的竞争不亚于其他行业竞争的力度,医院要实现自身经营的步步为营以及管理目标的达成,必须得建立科学、完整、完善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體系。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下,不断加强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红.浅谈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医院内控制度建设[J].时代金融,2016,(26):234+239.

[2]张国瑞.浅谈新会计制度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及岗位设置[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158-159.

[3]周春媛.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内控制度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2,(09):197-198.

[4]财政部(财会[2015]24号)《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

作者简介:

邓成良,出生1982年3月,籍贯:云南宣威,民族:汉族,会计师,学历:本科,主要在县级医院财务科从事主管会计工作。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建设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论公立医院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与处理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对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其衔接问题研究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