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代水墨艺术宣言:永恒重组的可能世界与中国艺术的重新开端

2018-07-10 12:02夏可君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幻化纸本水墨

夏可君

田卫 琰浮 宣纸水墨,矿物质色 139×358cm 2013年

中国当代艺术到了贡献出自身经典的时刻,当你去往美国纽约的MoMA,去往法国巴黎的蓬皮杜,去往韩国首尔的三星美术馆,你会看到现代性绘画不断被重新书写的经典作品与伟大时刻。现在,中国艺术也到了给出自己超出时代局限的鼎盛星群的时代,几代人的创造想象力在逐渐形成某种神秘的生命能量场,在转化与凝缩中形成独有的精神形式语言与生命意志的纯粹表达。这是在老欧洲超现实的无意识迷醉革命与新大陆抽象表现主义的抽象简化之后,来自于远东的中国当代艺术,将以其虚薄艺术的再生默化精神,为当代艺术给出经典的范例。此“

新现代水墨化艺术”,既是绘画本体语言的贡献,也是作品尺幅的巨大,它要重建殿堂式的伟大艺术,但又具有东方的虚淡沉静,从世界的混沌出发,重构纯语言或原初语言,让水墨化的精神获得当代的表达,连接时间的差池、生命的沉思与庙堂的庄严,让艺术成为“同时代”的诗意节庆,建构出一种“新现代”的艺术精神。本次2018年6月30日北京宋庄“贵点艺术空间”的展览现场,让我们看到了参展的水墨艺术家建构艺术经典的可能性

,它不再是中国当代艺术过去的“化神奇为腐朽”的败坏批判,而是要深入“化腐朽为神奇”的默化再生,以水墨的精神元素重构艺术的灵晕。

夏可君接受采访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链接:

新现代水墨艺术宣言

展览时间:2018年6月30日—8月29日

展览地点:北京宋庄贵点艺术空间

主 办:贵点艺术空间

策 展 人:夏可君

参展艺术家:朱一虹、陈九、南溪、张浩、桑火尧、王非、王爱君、田卫、郝世明

郝世明 方体2014 01 绢本水墨 176×176cm 2014年

这是一次久违的宣言,这也是一次重新的开端,它摆脱了之前实验水墨的西方依附性,走出了新文人画的笔墨程式化,既非新水墨的图像轻浅,也非观念水墨的概念简化,它要重新厘定当代性的方向,走出艺术终结的魔咒,重新改写当代艺术的叙事,它是超越时代局限的辉煌重组,它所要建立的是中国艺术的精神价值与生命信念。桑火尧的“叠印灵晕”:水墨如何在当代重新发生?这是要在混沌中重生,保持氤氲化生的生长性,但要经过抽象的形式建构,还原到个体的纯语言,这是“桑氏方块”的元语言,如同冰片与瓷片在画面中心反复叠印,光气融合的灵氛在其间无尽涌动,而周边的方框还在无尽晕散,回响宇宙最初诞生时的余波,中心与边缘形成的张力,传达出破碎中的高雅,朦胧中的凝结,炙热中的幽谧,桑火尧的作品让水墨绘画获得了西方抽象表现的精髓,但却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虚淡气息,全然不同于韩国单色绘画的撕裂与痉挛,自有其高雅与明丽。

南溪的“古典虚生”:古典如何再生?既要还原北宋宏大的高远山水世界与祥瑞气魄,又要有着当代虚拟的视觉感知,还要有着个体的独特自由变样。对于画出了绘画3D图像的南溪而言,通过纯粹视觉的元点还原,把范宽《溪山行旅图》上的雨点皴以自己独有的晕点,加以无数次的重构,使之幻化为一场世界的大雨,无数晕点在凸凹不定的起伏中激发巨大的呼吸磁场,让观众在绘画面前眩晕,又随之幻化遨游,艺术家在极端的眩晕与极端的控制之间重构了遥远天朝的自然之梦。

桑火尧 秋日私语 纸本水墨 68×68cm 2015年

田卫 晨之七 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 69×68cm 2015年

王爱君 虚石系列No. 11 宣纸水色 86×86cm 2018年

陈九 春水•谷雨 纸本水墨 180×100 cm 2013 年

陈九 墨积 纸本水墨 78×43cm 2017 年

朱一虹 妙法莲华•紫气 纸本水墨 70×70cm 2018年

南溪 晕点 纸本水墨 70×70 cm 2018年

张浩 心灵驻足的空间 纸本水墨 70×56cm 2017年

张浩 心灵被照亮的时刻2015-5 宣纸水墨 124×122cm 2015年

南溪 新溪山行旅图 纸本水墨 484×216cm 2017年

陈九的“玉质幽火”:水墨的再生需要经过抽象的洗礼与异质感受的接纳,既要充分表达水性的墨气又要传达火性的光感,既要有着积墨的时间积淀,又要形成玉质的灵晕,陈九的绘画以其积墨法的层层罩染,散碎的格子与光斑的闪烁,在形式的聚集与解散之间,在晕散与凝结之间,在水性的蔓延与火性的凝结之间,绘画寻找着内在的均衡,形成了画面内在的伸缩与呼吸的空间,这是时光的诗意沉淀,是季节的暗影余留,这是自然元素性的抽象表达,是抽象自然主义的杰作。

朱一虹的“残荷经文”:中国艺术从来都是一种审美代宗教的信念,水墨艺术有着信仰的内在念力,朱一虹的《妙法莲华》乃是线的抽象编织,但这也是念经的连祷,这是“一念三千”的幻化世界,这是诗意的道道偈句,这是无量数影的花枝,在缠绕中形成韵律,在倾倒中还无尽生长,“残荷”的简化形式获得了永不枯竭的繁殖,却又暗示出世事无常的叹惋寓意,这无尽念力获得了幻化的“文字图像”空间,残荷在交织中形成似与不似之间的余象,这是佛性语言的当代纯粹表达,这是心魂不死的虚化经文,但又并非中国极多主义的乏味单调。

王爱君的“云石蝶梦”:这神话一般的五色石,这补天的五色石,这飞翔的天使之石,这被赋予云翼的石头,色彩斑斓,在被艺术家王爱君层层罩染之后,虚透而鲜活,硬朗又虚薄,古典的云石画法获得了最为微妙的转化,看似水彩与油画,其实就是水色绘画的神化。而画幅巨大的空白升高了虚石的梦想,连空白似乎也开始飞翔,这做梦的石头,这太虚幻境中的虚石,乃是长上了蝴蝶翅膀的石头,作为自由呼吸着的云石乃是天上的粮食,它喂养我们渴慕的灵魂,这是世界最美最高的彩虹,这是世界的希望与黎明。

王非的“立体组合”:这是九层的妖塔,还是祭拜仪式的招魂术?面对混杂现代性与堆砌的当代世界,水墨艺术找到了自己的魔术语言,王非的水墨组合语言,结果黑夜的深沉洗礼,让水墨绘画与现成品装置得以重新组合,坚硬变得流淌,概念获得感性,这是无数可能世界的重组:超现实的幻象,古典的盆景,视觉的旋风,笔法的升腾,物性的硬朗,现成品的轻盈,民间的剪纸,水墨绘画竟然能够走向如此复杂与立体的重组,让我们看到了水墨的法术,杂技般的高超天赋,这百科全书般的重组,让水墨获得了自身最为当代普世的面相学。

田卫的“十字墨光”:绘画在抽象单色之后,基本上迷失在虚无的深渊之中,越来越缺乏世界的丰富性与超越的明朗性,但田卫的水墨绘画,却如一道世界的闪电,闪耀在颓废虚无世界的地平线上,以其灼热吸引我们的目光,让我们的心魂战栗。绘画以阴阳对称的宇宙原理,以层层无尽的波光墨气,双翼一般展开世界的幻化之象,可以是抽象痕迹,可以是山峦烟气,可以是青铜礼器,可以是修行的幻象魔力,这画面中心切分开来的灵光,是佛教的心念之光,是唯一神论的再创世记之光,也可能是抽象理性的褶子,它洗涤大千世界的凡尘,此绘画的默化工夫,让绘画得以重生。

王爱君 岐山No. 1 宣纸水色 91×171cm 2016年

张浩的“原初语言”:水墨书写如何获得当代的表达?如何保留笔墨却又摆脱已有的程式化操作?张浩绘画的笔墨与结构语言,他独有的毛笔思维,生发于图像与精神契合的冥想时刻,它不同于克莱因的抽象建筑结构,而是一种笔墨本身在空白空间中的巨大回响的倾听,是对生命意志力撕开自身的精微传达,是精神漫游的心痕,是原初语言在生命最初直立起来的生命力感,是可以被读者重新赋予不同意义的原初密码,这一个个可以不断被重建的文本,才是中国水墨书写走向自由的时刻。

郝世明的“魔方文字”:古代书法作品与文字的文本性,如何经过抽象的转化后,再次旋转起来而获得生机?郝世明以分解的无数线条重构一个汉字,使之在魔方一般的旋转中,在分解的同时重构一个可能的心象文字,看似一个已有的汉字,但其实已经被灵魂之眼幻化重组,它们在叠印中飞升,仿佛这是灵魂出窍或即刻幻化的时刻,如此的汉字元艺术,乃是对于汉字与笔法在碎散之后的重构,纯粹以带有色彩的线条,激活汉字的灵魂,让书画同源获得新的表达形式,这是新现代艺术的基本转化方式。

本次展览的这九位艺术家,以其新的作品带给我们艺术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并且形成了内在对话的场域。在东亚现代性的重写中,是继日本的“物派”与韩国的“单色画”之后,一种新的对中国“虚色美学”的拓展。

猜你喜欢
幻化纸本水墨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The Beasts Within
水墨
幻化兽
熊明非作品选
兰华生作品
泼尽水墨是生平
天外来客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