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版权政策及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发展生态扫描*

2018-07-10 13:30陈雨杏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年7期
关键词:期刊论文出版者知识库

陈雨杏

(广东培正学院图书馆 广东广州 510830)

1 引言

期刊论文是各学术机构学术成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高校来说也是如此,如我国西部地区的教育部部属重点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构知识门户——西安交通大学机构知识门户(XJTU Academic Hub),截止到2018年1月3日,共收录290 994条记录,其中,期刊论文187 378条记录,即超过60%的学术成果都是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呈现;其中,中文期刊论文共有124 368条记录,占其所收录的期刊论文总数的60%以上[1]。西安交通大学是教育部部属重点高校,其中文期刊论文的收录比例尚且如此之高,由此观之,可以推测出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中文期刊收录的概貌。

学术期刊的著作权政策是影响期刊论文的机构知识库存储的主要因素[2]。西文期刊出版者的著作权政策、对自存档态度的调查与分析,从2002年起由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资助的RoMEO项目持续进行,结果及更新都能从其网站系统中检索查看[3-4]。中文期刊出版者的著作权政策、对自存档态度的调查,我国台湾地区的政治大学图书馆、台湾海洋大学图书馆按照RoMEO项目的调查模式对台湾地区出版的中文期刊进行了调查,并形成相应的文档资料存放于各自机构知识库中供查询[5-6]。于佳亮等大陆地区学者则抽样调查了82份大陆地区核心期刊的版权协议并进行了分析研究[7],但范围基本上为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核心期刊基本没有涉及。

为深入了解我国大陆地区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核心期刊的版权政策的现状,课题组从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间,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533种核心期刊的网站进行了调查,收集到196份版权协议。本文即以收集到的196份版权协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2 期刊版权协议情况调查

2.1 研究样本版权协议的学科分布

调查的核心期刊涵盖CSSCI目录全部的533种来源期刊,但在期刊网站中提供版权协议内容或下载链接的只有196种期刊。除了考古学、马克思主义、外国文学这3个学科,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都有版权协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在研究样本中比例最高的高校综合性学报、经济学、综合性社科均是核心期刊数位列CSSCI目录前三的学科(见表1)。

表1 研究样本版权协议的学科分布情况

2.2 著作权归属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著作权属于作者[8]25-28。期刊出版者版权协议可以看作是期刊出版者为获得刊登作品的使用权而与作者签署的著作权许可使用或转让的合同。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签署不改变著作权主体,著作权仍属于作者。许可使用有专有使用权和非专有使用权,版权协议中未明确约定授予专有使用权的,出版者仅取得非专有使用权。如果作者与期刊出版者签署的是专有著作权使用合同,在版权协议中列明授予之权利,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和范围内,不经期刊出版者许可,其他任何人包括作者本人都不能够行使这些权利。如果作者和期刊出版者签署的版权协议属于著作权转让合同,期刊出版者取得著作权,期刊出版者也就享有因被侵犯著作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也有权许可第三方使用。

研究样本的196份版权协议中,属于非专有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有39份,占19.89%;属于专有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有28份,占14.29%;属于著作权转让合同的共有129份,占65.82%。

2.3 允许自存储的情况

作者签署非专有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后,仍保有完整的著作权使用之权利,能自主决定是否授予第三方使用,无需期刊出版者的许可。在这196种核心期刊中,有39种的作者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将论文电子版展示在作者个人及单位的网站上。另外签署专有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或者著作权转让合同的157种核心期刊中,有4种在合同中明确注明作者在注明出处的条件下,可以将论文电子版展示在作者个人及单位的网站上;有4种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作者在注明出处的条件下,可以将论文电子版展示在作者个人的网站上;有3种的合同期限为1年,1年以后作者可以将论文电子版展示在作者个人及单位的网站上;有4种的合同期限为10年,10年以后作者可以将论文电子版展示在作者个人及单位的网站上;其余的142种,在法定的50年保护期内,作者只有取得期刊出版者的书面许可,才可以将论文电子版展示在作者个人及单位的网站上。

在期刊论文出版后2年内,无需取得出版者的书面许可,作者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将论文电子版展示在其个人网站上,这类核心期刊有50种。也就是说,所调查的196种核心期刊中,只有25.51%期刊出版者允许作者在论文还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时候对论文进行自存储。这50种期刊中,更是只有46种期刊的出版者允许作者自主决定是否将论文电子版展示在单位的网站(如单位的机构知识库)上。

2.4 实现OA的情况

截止到2017年12月,所调查的196种核心期刊中,通过期刊自身的网站或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Database,以下简称NSSD)实现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称OA)的共有152种,占77.55%。(1)签署非专有著作权使用合同的39种核心期刊,有11种通过期刊自身的网站实现了OA,比例为28.21%;有24种通过NSSD实现了OA,比例为61.54%;有9种没有实现OA,比例为23.08%。(2)签署专有著作权使用合同的28种核心期刊,有5种通过期刊自身的网站实现了OA,比例为17.86%;有13种通过NSSD实现了OA,比例为46.43%;有14种没有实现OA,比例达50.00%。(3)签署著作权转让合同的129种核心期刊,有69种通过期刊自身的网站实现了OA,比例为53.49%;有81种通过NSSD实现了OA,比例为62.79%;有21种没有实现OA,比例为16.28%。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实现OA的情况

3 国内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版权政策现状

3.1 多数期刊论文作者失去对论文的掌控权

根据上述数据所作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期刊出版者的版权政策对作者的限制依然严苛。签署非专有著作权使用合同的核心期刊依然是少数,不足两成。签署专有著作权使用合同或著作权转让合同的核心期刊的作者,基本都失去了对论文的掌控权。有40种签署著作权转让合同的核心期刊,在版权协议中注明允许作者将作品用于“非商业性的学术交流”,但都没有就哪些使用属于“非商业性的学术交流”作出明确的说明,这些期刊的作者如果授权自己所在单位的机构知识库存储自己的期刊论文,为了避免侵权风险,也要向期刊出版者取得书面许可。“未经编辑部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汇编、转载出版和网络传播及发行”及类似的表述出现在版权协议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的“霸王条款”更是将著作权法中所规定的“合理使用”也一并禁止了。

3.2 少数期刊允许自存储

只有8种核心期刊在合同中明确允许作者在注明出处的条件下,将论文电子版展示在作者个人或单位的网站上,其中明确允许展示在作者单位网站上的只有4种。加上签署非专有著作权使用合同的39种核心期刊,以及专有许可合同期限为1年的3种核心期刊,允许自存储的核心期刊不足三成,允许展示在单位(如单位的机构知识库)上的比例更是低至23.47%。

3.3 多数期刊出版者愿意OA

一方面,国内期刊出版者的版权政策对作者的限制严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国内期刊出版者是愿意OA的,其中43.37%的期刊在自身期刊网站中实时实现OA,60.20%的期刊在NSSD中延迟6~12个月实现OA。其中,限制最为严苛采取签署著作权转让合同的期刊中实现实时OA的就超过五成,暂时还未实现OA的不足两成,实现OA的程度是三类合同形式中最高的。

4 建议

4.1 争取扩大合理使用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颁布,为适应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先后于2001年、2010年作出两次修订,并于2012年启动了第3次修订的意见征求。因此,我国图书馆界高校科研机构可充分利用第3次修订的机会,争取扩大合理使用的范围。

我国的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有4个:一是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二是保护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三是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四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8]2-3。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是指在注明出处的条件下,使用者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用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8]48-49。其宗旨在于通过限制著作权人利益从而追求著作权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开放存取运动的目的正在于通过作品和信息在网络空间免费的浏览达到知识共享,这与合理使用的宗旨是一致的。如能争取“允许期刊论文作者将论文电子版展示于个人和单位的网页上”成为合理使用行为之一,这将是最彻底也是成本最小的解决办法。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定并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受资助项目科研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规定“国家自然基金全部或部分资助的科研项目投稿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的作者应在论文发表时,将同行评议后录用的最终审定稿,存储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知识库,不晚于发表后12个月开放获取”[9]。这是应国外开放存取运动的迅猛发展我国国家层面上制定的开放存取政策,毫无疑问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开放存取运动尤其是机构知识库的发展。争取“允许作者将论文电子版展示在个人或单位的网页上”写进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范畴难度或许比较大,但图书馆界高校界可以先争取“允许机构基金资助或部分资助的科研项目已发表的论文存储到本机构知识库中实现开放存取”写进合理使用的范畴,理据也更为充分。

4.2 完善期刊出版者的著作权转让或者专有使用权制度

著作权法第3次修改草案送审稿第48条第2款“根据作者的授权享有专有出版权”的表述,明确了期刊出版者必须与作者通过合同约定才能获得专有出版权,而非法定授权[10]。可以预见,为了避免版权纠纷,越来越多的期刊出版者将与作者签署书面的专有著作权使用合同或著作权转让合同。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图书馆界以及包括高校在内的科研机构界应加强与期刊出版界的沟通与合作,争取“允许论文作者在标明来源的情况下可将论文电子版存放在作者个人或单位的网页上”成为共识,能写进各期刊出版者与作者签署的专有著作权使用合同或著作权转让合同中。

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行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的第11条规定“报刊刊载作品只适用一次性付酬方式”[8]192-193。国内期刊数据库商对于期刊论文著作权使用费采取的就是这种一次性给付的方式,后续这些期刊论文在这些数据库的使用收益与期刊出版者并不相关。所以,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国内多数期刊出版者尤其是核心期刊的出版者对开放存取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将之视为提升其学术影响力的手段之一。这些都是图书馆界、科研机构界与期刊出版界达成上述共识的基石。为了确保期刊原有的发行收益不因此受到损害,可以进一步规定开放时间为发表的12个月后。《法商研究》《法学研究》两个法学核心期刊出版者分别在各自的版权协议上将其专有使用权的期限约定为1年,著作权法第3次修改草案送审稿第48条第4款规定“报刊社与著作权人签订专有出版权合同,但对专有出版权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专有出版权的期限推定为1年”[10],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开放时间为发表12个月后”是较能平衡期刊论文著作权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时间点。

4.3 与作者合作处理期刊论文的授权

相对于学位论文、课件等成果类型,期刊论文的著作权处理会复杂很多。高校机构知识库应有专人与作者合作处理期刊论文的授权。无论著作权是否还归属于作者,和作者签署授权协议是必要的,这份尊重将有助于提升作者对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合作意愿。专职处理版权问题的工作人员首先和作者确认是否就此论文和期刊出版机构签署过书面合同协议,签的是哪种合同协议。如果没有签署过任何书面合同协议,或者签署的为非专有著作权使用许可合同的,均无需向期刊出版者取得授权。如果签署的是著作权转让合同或者永久的专有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且合同中没有“允许论文作者在标明来源的情况下可将论文电子版存放在作者个人或单位的网页上”等条文的,则请作者与期刊出版者联系,尽可能取得期刊出版者的书面许可,许可作者将此论文存储于单位机构知识库中展示,开放时间为发表12个月后。这种方法耗费的人力物力会比较大,但是是在现行版权环境中最为彻底地解决机构知识库期刊论文部分版权问题的方法。

4.4 通过国家级平台集中处理期刊出版者授权实现开放存取

NSSD的出现及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国内期刊统一实现开放存取的一种选择。于2013年7月16日上线开通的NSSD,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建,数据库的建设及运行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具体负责。NSSD所收录的期刊论文均已取得相应权利人的授权,并按照国家法律和期刊数据库相关规定支付著作权使用费[11]。有核心期刊出版者与作者签署的专有著作权使用合同或著作权转让合同中已将授权NSSD收录明确列于条文中。截止到2018年1月3日,NSSD共收录2 039种期刊,其中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核心期刊有595种,被北京大学核心期刊收录的期刊有524种,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有195种,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期刊有80种[12]。

作者或者期刊出版者等相应权利人如果不愿意授权将其期刊论文全文收录于机构知识库中实现开放存取的,为了避免侵权风险,可以只收录索引,在全文获取中提供论文在NSSD中的或者自身期刊网站中的全文链接。

5 结语

课题组通过调查的方式,通过分析国内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版权政策现状,得出期刊出版者而非作者对期刊论文掌握掌控权,从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内高校机构知识库中收藏的中文期刊论文的开放存取的实现。为了避免侵权,相当多的国内高校机构知识库中收藏的期刊论文仅仅提供目录索引或者提供的全文链接直接指向的是仅限学校读者利用CNKI等数据库商的全文文档,开放存取度极低。而“任何版权的侵犯由作者全权负责“的声明则进一步降低了作者提交包括期刊论文在内的学术成果的意愿。正在努力推进机构知识库建设的高校图书馆界要充分了解期刊论文版权的相对复杂性,努力向国家著作权法的立法机构发声,努力争取与期刊出版者界达成共识,建立与作者的合作解决相关版权问题的通道和机制,拓宽我国高校机构知识库发展的空间。

猜你喜欢
期刊论文出版者知识库
我国体育学领域高被引学术期刊论文特征分析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国际学术期刊论文中的互动元话语——语篇构件维度下的人际意义
2018年金融服务法核心期刊论文盘点与分析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新书架NEW BOOK
新书架NEW BOOK
新书架
新书架■NEW BOOK
构建国际英文期刊论文的中文发布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