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程序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8-07-10 09:15袁春华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药剂科4026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13期
关键词:胃底食管肝硬化

袁春华,王 毅(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药剂科4026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导致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病情凶险,属内科危急症,病死率极高,有数据指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的病死率可高达50%~70%,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3]。有报道指出,除了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外,科学的临床护理措施不仅能显著降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还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4-5]。本课题组研究在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采用急救护理程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24~77岁,平均(56.4±12.8)岁;病因:乙型肝炎病毒患者53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8例,丙型病毒性肝炎14例,其他5例;Child-pugh分级:A级42例,B级58例;出血量:小量出血(<500 mL)28例,中量出血(500~1 000 mL)59例,大量出血(>1 000 mL)1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病因分布、Child-pugh分级及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临床治疗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抑制胃酸、抗生素等药物,并根据患者出血量和病情需要,给予输血和补液抗休克治疗;对于出血不止的患者,置入三腔二囊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无差异。

1.2.2护理措施在护理方案方面,对照组给予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清理口腔和鼻腔,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日常定期换药和清理卫生,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建立静脉通道,用于补液扩容,防止失血性休克。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方案进行护理,主要措施如下。

1.2.2.1成立急救护理程序小组由本科室护士长任组长,主管护师具体负责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相关理论知识,讨论总结该疾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和多发问题,针对每项问题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等,对日常的护理工作进行人员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6-7]。

1.2.2.2备齐常用急救药品和物品器械由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于急症,为提高抢救效率,要求护理站备齐吸引器、三腔二囊管、止血药、升压药、液体等常用抢救药品器材,并保持性能良好,数量充足,随时能取用。

1.2.2.3急救护理配合患者一般取平卧位,双下肢略抬高,使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分泌物等,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防止窒息[8];有低氧血症者,给予吸氧,以防诱发再次出血[9]。

1.2.2.4应用三腔二囊管的护理应用三腔二囊管是目前临床抢救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之一[10]。三腔二囊管的应用将直接影响着患者预后的好坏。护理人员应不断提升对三腔二囊管的技术水平,严格按照操作要求与步骤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抢救,严格控制三腔二囊管的通气及使用时间,进而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11-12]。

1.2.2.5及时止血并补充血容量对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除了及时止血外,还应及时补充液体,必要时输血,以扩充血容量,防止因失血过多而发生失血性休克[13]。在扩充血容量时,应注意其补充速度,一般采取先快后慢的方法进行滴注补充。血容量的补充以新鲜血液为主,并以患者血压恢复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为宜[14]。

1.2.2.6密切监测患者出血量及整体状况护理人员应密切留意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观察其颜色、形状及分量。通常情况下,当出血量较少(5~10 mL)时,可仅出现大便潜血实验阳性而无其他明显表现;出血量超过60 mL;时可出现柏油样粪便,胃内储留出血量在20~300 mL时可出现呕血表现[15-16]。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少尿、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症状体征,及时报告经管医生,判断出血情况,给予早期干预[17]。

1.2.2.7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十分重要。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期间不进食任何食物,一般在止血24 h后以清淡流食为主,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给予其半流食及其他软食物,禁止患者进食辛辣或刺激性强的食物[18]。同时,在注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病情较重及血氮升高患者应避免摄入蛋白质,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

1.2.2.8全程监护护理人员应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住院全程进行密切监护。尤其是对其各项生命体征及抽吸的胃液等的监测。一般每隔20~30 min进行一次血压、脉搏的测量,并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则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19]。

1.2.2.9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接受的救治情况,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减少恐慌,提高对救治的配合能力,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防止再发出血[20]。

1.2.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住院时间及临床死亡情况;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比较

2.2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救护理程序是一种系统性的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近年来已得到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广泛认可,该方法具有规范化强、系统性强、程序化高等特点[21]。作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根据该方法的工作原理,首先是成立护理小组,并由主管护师组织了对相关疾病的理论学习,总结了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见护理问题和针对性护理对策。因此,在接触患者时,可以做到有预先方案,每项护理措施都具有其目的性,尤其是对于低年资护士,由于其临床实践经验相对欠丰富,在遇到大出血等急症患者时,经过事先学习和针对性预案,可以有效避免慌乱和护理疏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康复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明显更高,死亡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急救护理程序是一项系统性的护理工作方法,作者在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给予了系统性的全面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减轻医患关系紧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达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程序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底食管肝硬化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