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荫”也是权力世袭

2018-07-10 06:06苏露锋
华声 2018年6期
关键词:世袭权贵子弟

苏露锋

“打天下,坐天下”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根深蒂固。一旦某集团成功夺取天下,老大登基称帝,其他一起卖命的人则封侯拜相,共享荣华。这还不够,为了让“成果”惠及后代,绵延不绝,打天下者建立了世袭制。

但严格来讲,只有在先秦时代才有名正言顺的全面的世袭,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和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仅从职位而言,自秦至清,真正一直世袭的基本上只有帝位。臣子们的子孙世袭的主要是爵位、封邑,要想取得官位,得靠皇帝主子的“恩荫”——因祖辈父辈的地位,子孙后辈在入仕方面享受特殊待遇。这是权力世袭制的一种变相。

帮嬴政扫平六国的功臣们,没来得及让后代享受成果,秦朝便匆匆而亡。随后的西汉,实行“任子制”,规定二千石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送子弟一人到京师任郎官,给皇帝当侍从。东汉沿袭这一制度,实施更为宽松,到东汉末,公卿子弟往往幼年已任郎官,时人讥为“童子郎”。唐朝规定,凡官员皆可荫子,五品以上官员除荫子外,还可以荫孙,三品以上官员可荫曾孙。恩荫最初获得的不是实际职位,而是相应品级的“官阶”,类似现在的科、处、厅等级别。有相应级别和待遇,没有具体职掌,要在吏部排队,待有实职空缺再委任。

明朝恩荫较严格,最初规定文官七品以上,可以荫子1人。永乐皇帝之后,制度越发严格,三品以上,考满著绩,方得请荫。清朝恩荫分三类。一种是针对高级官员子弟的恩荫,可直接获得监生身份,学习考试合格之后授予实际职务。另一种是“难荫”,凡阵亡官员,不论满汉,都授予世职。最后一种是“特荫”,主要是针对功臣子孙无官职或官职较低,无法享受恩荫的,皇帝通过特别加恩,使其能够享受恩荫待遇。

自隋朝开设科举选官开始,后继者虽延续这个制度,但恩荫仍是科举之外的另一种主要任官途经。一方面,通过科举源源不断地向朝廷输送管理人才,也为底层提供上升的希望,借此为社会统治减压;另一方面,通过推行恩荫制度,来确保除皇室之外的权贵集团的利益。

在中国古代,把恩荫制度发挥到极致的是宋朝。据统计,北宋一代平均每年以各种恩荫补官者,超过500人,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平均每年由科举入仕者。在科举考试非常发达的宋朝,这一结果是如何造成的?

宋朝规定,三公、宰相之子,可以恩荫充任中央各寺丞;使相、参知政事、枢密使、宣徽使之子,恩荫可以担任太祝或奉礼郎。皇帝每三年祭天一次,按惯例施恩天下,往往一次恩荫数千人,掌握中枢大权的宰执大臣,甚至可以恩荫门客、医师。

宋代是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宋朝恩荫的机会除皇帝祭天那次外,另外主要有三次:每年逢皇帝诞辰一次;官员告老退休时一次;官員死时上遗表一次。功臣死后,推恩可达二十余人。

恩荫制度保证了权贵子弟入仕途径的畅通,使一批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混入了官僚队伍,官吏的整体素质由此下降。对官僚子弟来说,凭父辈的政治特权得以入仕,要比科举入仕既省力又快捷,那些权贵子弟不愿再习文修武,只坐等官禄。

北宋滥行恩荫,加大了冗官之弊,也培植了一个寄生官僚阶层,他们只图享乐,政治生活日益腐败。最终,山河破碎,徽、钦二帝被掳当俘,受尽屈辱而死。如此“坐天下”,岂能久乎?

猜你喜欢
世袭权贵子弟
江东子弟多才俊
“草圣”张芝:不爱权贵爱布衣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巴林王公世袭》中记载的固伦淑慧公主四子质疑
祝允明诗书戏权贵
“教育老兵”李守义:为打工子弟打开一扇窗
八旬老人创建"农民子弟教育馆"
打破美欧金融“世袭”,需更多人才
豪门贵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