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群体决策研究进展

2018-07-11 09:51任福兵李玲玲
现代情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群体决策影响因素

任福兵 李玲玲

〔摘要〕[目的/意义]智库研究已经成为情报学研究的热点,作为智库决策重要方式的群体决策应当受到关注。通过对国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有助于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不足,为我国该主题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查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外群体决策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国外关于群体决策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方法、决策过程三方面。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群体决策的研究提出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方法体系、细化过程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群体决策;影响因素;决策方法;决策过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8.05.027

〔中图分类号〕G2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8)05-0172-06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he research of think tank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science,as an important decision making way of think tank,group decision making should attract more attention.Review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broad helped to understand the hot spot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field,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subject in China.[Method/process]Using the literature survey method,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included in the litera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foreign group decision-making research content was sorted out and analyzed.[Results/Conclusions]The research showed:Foreign research on group decision had made certain research results,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of influencing factors,the research of decision-making method and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ree aspects.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foreign countries,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tudy of group decision-making in China to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improve the method system and refine the process research.

〔Key words〕group decision;influencing factors;decision making method;decision-making process

“群體决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由DuncanBlack在1948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广泛研究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1987年,Hwang CL对群体决策进行了明确定义,即群体决策是指不同成员提出自己的决策方案,将所有的方案形成方案集合,决策参与者(即决策群体)基于个体偏好和某种规则,最终形成一致性或妥协性的决策方案排序。他认为,决策过程是一个不断协商、妥协的过程,决策的结果就是对不同策略进行偏好排序[1]。

作为一种决策方式,群体决策的优点在于: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决策形式,它可以兼顾多方面的利益,克服决策个体的知识、信息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其中贯穿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智慧管理、智库决策等,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路径。目前,随着全球一体化和逆一体化并行,以及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一些重大决策问题迫切需要借助群体智慧进行群体决策。同时,参与决策的个体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专业和地域分布也越来越广,群体结构和决策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群体决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针对这一问题,国外学术界已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以“Group Decision”为检索词,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信息源,从文献相关性、被引频次、发表时间3个角度进行筛选,共筛选出127篇相关主题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群体决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方法、决策过程。具体来说,影响因素主要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分析;决策方法主要从专家权重、信息模糊、群体规模等角度进行研究;决策过程主要从决策形成的原理和主要阶段进行探讨,如图1所示。

1基于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它不仅受决策者个人背景差异的影响,同时也与决策者所处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密切关联。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个人背景主要是指决策者的专业知识、个体偏好和自我心理等因素,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决策者所处的社交环境、信息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因素。

11个人背景对群体决策的影响

111专业知识的影响

由于决策者的专业知识不同,直接影响了决策参与者的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视角和方法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决策结果的异质性。

群体决策的结果是达成决策共识,这就需要不断克服决策过程中的异质性。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三方面:

第一,专业知识导致的异质性评价研究。Xu Y等认为,专家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知识水平发表意见,基于信息判断能力的差异,他们的决策能力也不一样。决策能力的差异可以通过专家权重进行赋值,即通过引入犹豫模糊偏好关系的个人共识指数(ICIHFPR)和团体共识指数(GCIHFPR)等两个指标来计算[2]。Bilbao-Terol A等认为,决策者拥有的知识不同,这些知识在群体决策中的重要性也不同,其重要性通过模糊关系的柔性方法进行评价,据此构建具有模糊特征的群体决策模型(Group-GPFH),解决决策中的异质性问题[3]。

第二,知识异质性的解决方法研究。由于背景和知识的差异,在决策方案中表达观点时,专家就会运用不同的语言术语集。Herrera-Viedma E等从学术语言偏好的角度进行知识异质性解决方法的研究,提出一种协商一致的支持体系,协助专家在多元语言偏好中达成共识[4]。此外,决策者的专业背景的异质性程度在替代方案和选择标准的现实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ey B等提出了一种多标准的偏好比较矩阵法(GDM),并将这一方法运用于评估过程中的群体异质性问题,以限制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信息偏好[5]。

第三,异质性管理与运用研究。决策者的知识通常存在模糊和不精确的现象,Boran F E等提出将TOPSIS方法和直觉模糊集综合运用于合适供应商选择的群体决策,其中,直觉模糊加权平均运算符用于汇总决策者的个人意见,以评估不同方案的重要性[6]。Sun J等就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从专家经验的角度,提出了基于专家知识和各种财务或非财务信息的群体决策方法,以诊断企业的财务困境[7]。

112个体偏好的影响

决策者对决策项目的个体偏好不同,做出的决策方案必然有所差异。可见,个体偏好是导致决策方案偏差的基本原因之一。为帮助决策者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表达个体对群体决策的偏好,He Y等用犹豫信息组合决策方法以了解个体偏好,确保最终决策结果的合理性[8];为降低决策参与者个体偏好,Galam,S等研究认为,交流能够减少外在压力,因而引入决策参与者互动分析,以此来衡量决策参与者个体之间的交流程度[9]。

113自我心理的影响

决策参与者的自我心理影响甚至决定决策行为,进而影响决策结果。首先,从决策者的自我信心来看,尤其是在决策任务、过程或目标模糊、不确定的情况下,探讨群体信心对决策质量的影响很有必要。Dreu C K W D等研究表明:当任务模糊度低时,群体信心与决策质量、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呈正相关。但是,当任务模糊度高时,群体信心与决策质量、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呈负相关[10]。其次,从决策参与者之间的信任角度看,决策信任度对群体决策一致性也会产生影响,Liu Y等研究了这一问题,提出了信任诱导推荐机制,为决策一致性低的专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以达到更高的共识水平[11]。

12社会环境对群体决策的影响

决策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比较大,且成长和生活于不同的社会环境,社交环境多元,社交方式和沟通渠道差异明显。从整体来看,社会环境对决策参与者的价值判断标准影响很大;从个体来看,每个决策参与者具有不同的社会阅历,形成了不同的决策习惯和价值偏好;从外部影响因素看,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来自于其所在的信息环境及其获取信息的技术和方法,直接影响决策结果,同时信息具有客观性,瞬息万变,决策所需信息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这种不确定状态导致决策不一致的概率更大。可见,社会环境对群体决策的影响很大且比较复杂。

121社交环境的影响

网络时代,社交网络和人际网络构成了决策参与者进行决策的主要社会环境。社会网络是社会成员之间互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决策参与者的社会互动直接影响着决策行为和决策结果。

从社会信任机制来看,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对群体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Wu,Jian等提出了在社会网络群体决策中建立共识理论视觉交互框架模型(SN-GDM),该模型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信任机制,即决策网络内的信任建立机制、信任推荐机制和视觉采纳机制[12]。同时,社会环境中的专家信任度高低影响专家重要性的权重,Wu J等构建了具有专家权重的新型社交网络群体决策模型(SN-GDM),该模型具有以下4个基本机制:信任、犹豫、怀疑和不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专家信任度越高,赋予专家重要性的权重越高[13]。

为了解决在线社交网络中群体决策不完全附加偏好关系(IAPR)的排名问题,Liang,Qian等构建了一种新型交互式群体决策模型,该模型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决策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影响力进行量化研究[14]。

网络社会的大型群体决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Xiang Liu对此进行了应用型研究,通过利用Web工具将大型群体决策方法运用于地区能源短缺紧急情况下的能源网络调度优化,每位专家随时随地可以登录系统,就地区能源短缺的紧急情况提供其个人偏好的决策方案,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大型决策群体专家对当地能源短缺紧急情况提出的决策方案[15]。

122信息环境的影响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它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特征。针对网络社会决策信息的海量性、动态性、模糊性和不完整性,国外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第一,針对决策信息的不完整和缺失问题,Herrera-Viedma E等构建了一个组合决策的新模型,将专家的偏好表示为信息模糊偏好,提出了一种迭代过程来估计专家不完全模糊偏好关系中的缺失信息[16]。Xu Z基于LGA和LHGA算法提出了一种解决语言偏好关系的群体决策方法,该方法很简单且不会丢失信息[17];为了帮助专家们在不完整的信息和不均衡的模糊语言环境中实现决策过程各阶段达成共识,Cabrerizo F J等提出一个共识模型,该共识模型研究了采用一致性度量方法来估计不完整信息的迭代过程。它的主要创新在于它支持对不完全不平衡的模糊语言信息的管理,并且能够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性的解决方案[18]。

第二,针对决策信息的模糊问题,Shijay Chen等研究了异构群体决策环境中模糊意见,提出了一种信息融合算法[19]。Zeng S等进一步研究了犹豫模糊决策信息,提出一种多标准决策方法(MULTIMOORA-HF),以解决减少群体多标准决策中的主观性偏差[20]。关于直觉模糊偏好信息,Chu J等提出了群体决策的3个步骤:首先,引入一致性指标来测量区间模糊偏好关系(IFPR)的附加因素一致性水平,开发一种自动化方法,将IFPR的一致性水平提高到可接受的水平。其次,确定了IFPR的群体共识指标,并开发了一种达到可接受的一致性水平的算法。第三,在对算法进行修改的基础上,研究了一致性指标和群体共识指数。第四,根据附加一致性和群体共识的IFPR制定群体决策框架[21]。

123技术环境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虚拟团队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群体决策的虚拟化。为研究信息技术对虚拟决策参与的影响,Mohamed H等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FMCGDM框架,为决策参与者提供快速可靠的响应服务,从而减少耗时的计算[22]。针对网络环境下的决策协同问题,Bajwa D S等提出了协同信息技术(CIT),克服群体决策的时间和距离的障碍,加强沟通和协作,从而促进群体决策[23]。

2基于群体决策方法研究

知识背景差异,社会环境不同,加之决策群体规模越大,这使得群体决策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许多决策专家提出大量个性化的决策方案,庞大的决策群体无法很快就某一决策项目达成一致性的方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

21决策一致性问题的研究方法

关于决策者一致性问题的解决方法,Aguarón J等和Moreno-Jiménez JM等都提出了“一致性共识矩阵(CCM)”。前者提出了一种决定性工具——“一致性共识矩阵(CCM)”,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群体决策模型(AHP-GDM),用于在本地语境中[24];后者提出了一种决策整合工具“一致性共识矩阵”,旨在鼓励在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寻求群体决策中的一致性[25]。

22决策者权重分配及其计算方法

如何计算和分配决策者的权重,对于解决决策一致性问题非常必要。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涵盖了群体指标、赋值计算和对应方法。Yue Z研究了群体决策的权重指标体系及其具体赋值,其中包括决策者的属性值、属性权重和权重决策信息,均以区间数据表示[26]。针对被忽视的群体决策偏好在决策过程中会不断改变的决策问题,Shen H等研究了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群体决策问题。此外,研究还提出了一种新的群体决策权重分配方法[27]。就有序加权聚合OWA(Ordered Weighted Aggregation)权重的获取,Xu Z开发了一种实用性方法,该方法完全不同于现有OWA权重赋予方法,它通过以较小的值对这些论点进行加权来减轻不客观的论据对决策结果的影响[28]。

23决策者信息模糊性研究方法与运用

关于决策中信息模糊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模糊信息的解决方法和具体运用。

第一,决策信息模糊问题的解决方法。针对信息模糊问题,SNazari-Shirkouhi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群体决策的结构化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评估和选择适当的信息系统(ISP)[29]。针对决策者的观点不精确问题,Soto CR等提出了moviQuest决策模型(MQDM),以解决决策参与者观点不精确状况下的群体决策问题[30]。关于模糊判断问题与评价,Wei C C等提出了一种选择模型,结合最优聚合方法和有效模糊加权平均值,帮助决策者达到模糊判断的最佳一致性,并生成风险和绩效的单一协同指数项目模糊综合评级[31]。

第二,信息模糊决策方法的运用。这类方法主要运用于供应商的选择、路径选择和服务选择等。关于用于供应商的选择,Afzali A等提出了具有群体决策的模糊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通过该模型将供应商选择问题进行转换,从而解决供应商选择的难题[32]。针对路径选择运用,Mehlawat M K等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群体多标准决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确定项目网络中的关键路径选择[33]。至于服务选择运用,Wan S P等开发一种具有三角直覺模糊数(MIFF)的MAGDM方法,将其应用于可靠的服务选择问题[34]。

24大规模群体决策方法研究

群体决策的研究方法多是针对中小决策群体,当决策者数量较多时,这些方法就难以适应。针对这一问题,国外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群体决策方法。

为解决大型群体决策的多方案问题,Liu Y等开发了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优势度计算方法。该方法依据各备选方案评估的百分比分布和决策权重计算所有替代方案的优势度,并且使用PROMETHEE Ⅱ方法确定替代方案的排名。其中决策权重的计算方法如下:通过汇总由主办方提供的主观权重和根据决策参与者对方案评估的一致程度确定的客观权重获得。由于多个决策群组的许多个体参与决策过程,因此,需要根据预先建立的标识符集对这些个体进行评估[35]。

为了实现大规模决策群体协商一致过程的管理和优化,Palomares I等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决策参与者管理的共识模型。该模型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来检测和管理个体和群体的非合作行为;同时该模型与基于自组织映射的总体共识实现过程的可视化分析工具相结合,实现对决策过程进行全时段监控[36]。

3基于群体决策过程研究

群体决策的实现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群体决策的过程研究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关于群体决策过程分析,Herreraviedma E等提出了两个过程:共识过程和选择过程。共识过程的目的在于最终解决方案与专家之间达成共识的问题,选择过程是对各决策备选方案进行最优选择,因而这两个过程是不可或缺的[37]。

關于决策过程的信息处理、交流和影响力问题,Li S C S以群体决策功能为视角,从决策过程及其绩效两方面研究了计算机虚拟交流群体与面对面沟通群体之间的差异[38]。Pérez L G等从影响力和社会网络的概念研究群体决策过程,提出一个新的群体决策模式,收集专家的初步意见,并建立一个专家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框架。通过专家之间的影响力,预先估计群体决策过程的演变和最终解决方案,从而预见可能的决策行为[39]。

针对群体决策的过程模型和过程优化,Malakooti B开发了一个基于四维度的决策过程模型,其中每个维度包括两个相对的概念:信息处理(具体和抽象)、替代生成(自适应和构造)、替代评估(稳健和大胆)、以及决议(结构化和灵活性)[40]。Tam M C Y等通过系统和逻辑的方法,根据公司内部不同职能岗位的职工投入成本来评估决策的优先事项,改进群体决策过程[41]。

4结论及启示

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调研和分析可知,国外学术界在群体决策影响因素、决策方法、决策过程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具体而言,群体决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第一,群体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影响因素包括群体成员个人背景差异和社会环境差异,这些差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群体决策的质量;第二,群体决策方法研究,主要包括针对信息模糊性的决策方法和针对大型群体决策的决策方法;第三,群体决策过程研究,这些成果主要探究决策形成过程和基本阶段。

通过上述国外群体决策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决策的基础研究有待加强;现代研究方法较少,尤其是实证研究和定性比较缺乏,定量研究方法也需要拓展;过程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国内群体决策研究在借鉴国外同行研究成果的同时,需要在如下方面加强决策研究:

41基础理论研究需要夯实和加强

针对国外研究对于群体决策的基本分类、生成机制、影响路径、评价体系、信息缺失和信息提取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国内学界、尤其是情报学界需要基于信息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强化上述方面的研究,并从群体知识差异、文化差异、个人知识背景等角度在上述方面与决策信息差异间进行交叉分析,探究决策信息差异产生的原因、群体成员间的信息差异,为群体决策研究的拓展奠定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

42方法体系有待完善,实证方法亟待丰富

研究进展表明,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专家分配权重的定量研究,减少权重之间误差的各种方法,以实现决策一致性和决策共识。但是,决策方法受相关因素的影响,由于相关因素研究的欠缺,针对这些因素相应的决策方法必然拓展不力。

总体来看,群体决策的研究方法多为定量分析,实证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较少。就定量分析方法而言,基于语义研究、决策云方法研究、决策优化方法、以及情报学领域的方法,如聚类研究、案例研究、知识流与知识管理法、决策信息融合、数据库与知识库等研究方法等也运用很少。因此,网络环境下如何增强决策的准确性,决策方法研究急需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进行拓展。

43过程研究需要细化和复杂化

群体决策的质量除了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外,研究过程在决策质量提升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从决策过程的基础作用来看,决策过程模式、过程仿真、过程演化、过程效应、过程因素分析等方面不够多维和深入。因此,未来群体决策研究需要在加强过程仿真、过程重构与优化、过程调整、过程效应、决策冲突、复杂过程及其演化、决策过程与决策绩效关系等动态研究的同时,同时强化研究过程的静态研究,包括信任、信心、心理、思维等影响因素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时间压力与决策冲突的关系、决策过程与决策支持系统关系、数据仓库对决策过程的功能与支持作用、决策过程调查研究、决策过程的知识管理等。

此外,在网络决策环境下,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加强网络群体决策行为特征研究,挖掘和分析网络群体决策的客观数据,探究网络群体决策与现实群体决策的区别和联系,建立面向网络时代的科学群体决策过程模型,也是群体决策过程研究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Hwang C L,Lin M L.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Multiple Critical[ M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7.

[2]Xu Y,Rui D,Wang H.A Dynamically Weight Adjustment in the Consensus Reaching Process for Group Decision-Making with Hesitant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2016:1-11.

[3]Bilbao-Terol A,Jiménez M,Arenas-Parra M.A Group Decision Making Model Based on Goal Programming with Fuzzy Hierarchy:An Application to Regional Forest Planning[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14,245(1-2):137-162.

[4]Herrera-Viedma E,Martinez L,Mata F,et al.A Consensus Support System Model for Group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with Multigranular Linguistic Preference Rel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2005,13(5):644-658.

[5]Dey B,Bairagi B,Sarkar B,et al.Group Heterogeneity in Multi Member Decision Making Model with an Application to Warehouse Location Selection in a Supply Chain[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6,105(C):101-122.

[6]Boran F E,Gen S,Kurt M,et al.A Multi-Criteria Intuitionistic Fuzzy Group Decision Making for Supplier Selection with TOPSIS Method[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8):11363-11368.

[7]Sun J,Li H.Financial Distress Early Warning Based on Group Decision Making[J].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2009,36(3):885-906.

[8]He Y,Xu Z,Gu J.An Approach to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Hesitant In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redit Risk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s[J].Applied Soft Computing,2016,43:159-169.

[9]Galam S,Zucker J D.From Individual Choice to Group Decision-Making[J].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 Its Applications,2015,287(3):644-659.

[10]Dreu C K W D,Beersma B.Team Confidence,Motiva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and Dynamic Group Decision Making[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0,40(7):1110–1119.

[11]Liu Y,Liang C,Chiclana F,et al.A Trust Induced Recommendation Mechanism for Reaching Consensus in Group Decision Making[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6,119:221-231.

[12]Wu J,Chiclana F,Fujita H,et al.A Visual Interaction Consensus Model for Social Network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Trust Propagation[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7,122:39-50.

[13]Wu J,Xiong R,Chiclana F.Uninorm Trust Propagation and Aggregation Methods for Group Decision Making in Social Network with Four Tuple Information[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6,96(2):29-39.

[14]Liang Q,Liao X,Liu J.A Social Ties-Based Approach for Group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with Incomplete Additive Preference Relations[M].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V,2017.

[15]Liu X.Energy Network Dispatch Optimization Under Emergency of Local Energy Shortage with Web Tool for Automatic Large Group Decision-Making[J].Energy,2016,120:740-750.

[16]Herrera-Viedma E,Chiclana F,Herrera F,et al.Group Decision-Making Model with Incomplete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 Based on Additive Consistency[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 Part B Cybernetics A Publication of the IEEE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 Society,2007,37(1):176.

[17]Xu Z.A Method Based on Linguistic Aggregation Operators for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Linguistic Preference Relations[M].Elsevier Science Inc,2004.

[18]Cabrerizo F J,Pérez I J,Herrera-Viedma E.Managing the Consensus in Group Decision Making in an Unbalanced Fuzzy Linguistic Context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0,23(2):169-181.

[19]Shijay Chen,ShyiMing Chen.Aggregating Fuzzy Opinions in The Heterogeneous Group Decision-Making Environment[J].Cybernetics & Systems,2005,36(3):309-338.

[20]Zeng S,Baleentis A,Su W.The Multi-Criteria Hesitant Fuzzy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MULTIMOORA Method[J].Economic Computation & Economic Cybernetics Studies & Research,2013,47(3):171-184.

[21]Chu J,Liu X,Wang Y,et al.A Group Decision Making Model Considering Both the Additive Consistency and Group Consensus of Intuitionistic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6,101:227-242.

[22]Mohamed H,Omar B,Abdessadek T,et al.A New Web-Based Framework Development for Fuzzy Multi-Criteria Group Decision-Making:[J].Springerplus,2016,5(1):601.

[23]Bajwa D S,Lewis L F,Pervan G,et al.The Adoption and Use of Collabo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5,20(2):130-140.

[24]Aguarón J,Escobar M T,Moreno-Jiménez J M.The Precise Consistency Consensus Matrix in a Local AHP-Group Decision Making Context[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16,245(1-2):245-259.

[25]JMMoreno-Jiménez,JAguarón,MTEscobar.The Core of Consistency in AHP-Group Decision Making[J].Group Decision & Negotiation,2008,17(3):249-265.

[26]Yue Z.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Multi-Attribute Interval Data[J].Information Fusion,2013,14(4):551-561.

[27]Shen H,Zhao J,Huang W W.Mission-Critical Group Decision-Making:Solving the Problem of Decision Preference Change in Group Decision-Making Using markov Chain Model[J].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16(2):35-57.

[28]Xu Z.An Overview of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OWA Weights:Research Articl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2005,20(8):843-865.

[29]SNazari-Shirkouhi,AAnsarinejad,SSMiri-Nargesi,et al.Information Systems Outsourcing Decisions Under Fuzzy Group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2011,10(6):989-1022.

[30]Soto C.R,Robles-Baldenegro M E,López V,et al.MQDM:An Iterative Fuzzy Method for Group Decision Making in Structured Social Netwo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2017,32(1):17-30.

[31]Wei C C,Andria A,Xiao H W,et al.A New Fuzzy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for Select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J].Concurrent Engineering,2016,24(3).

[32]Afzali A,Rafsanjani M K,Saeid A B.A Fuzzy Multi-Objective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Based on Interval-valued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s for Supplier Sele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2016,18(5):864-874.

[33]Mehlawat M K,Gupta P.A New Fuzzy Group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ethod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Critical Path Sele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6,83(5-8):1281-1296.

[34]Wan S P,Xu J.A Method for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Making with Triangular Intuitionistic Fuzzy Numbers Application to Trustworthy Service Selection[J].Scientia Iranica,2017,24(2):794-807.

[35]Liu Y,Fan Z P,Zhang X.A Method for Large Group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Evaluati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Participators from Multiple Groups[J].Information Fusion,2016,29(C):132-141.

[36]Palomares I,Martinez L,Herrera F.A Consensus Model to Detect and Manage Noncooperative Behaviors in Large-Scale Group Decision Making[M].IEEE Press,2014.

[37]Herreraviedma E,Alonso S,Chiclana F,et al.A Consensus Model for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Incomplete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2007,15(5):863-877.

[38]Li S C S.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Group Decision Making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7,87(1):156-179.

[39]Pérez L G,Mata F,Chiclana F,et al.Modelling Influence in Group Decision Making[J].Soft Computing,2015,20(4):1653-1665.

[40]Malakooti B.Decision Making Process:Typology,Intelligence,and Optimization[M].Springer-Verlag New York,Inc.2012.

[41]Tam M C Y,Tummala V M R.An Application of the AHP in Vendor Selection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J].Omega,2001,29(2):171-182.

(責任编辑:马卓)

猜你喜欢
群体决策影响因素
群体决策中隐性社团组织的识别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研究
群体决策中k−偏差规则的排序法
社会人际关系中的群体决策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