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

2018-07-11 09:21宋冰华
北京纪事 2018年6期
关键词:步行绿色

黄寅超:从自身做起,让健步走带动更多人

黄寅超,北京人,1986年9月生人。作为基层的社区工作者,黄寅超从自身做起,多年来,每天坚持步行上下班,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健步行,做“绿色出行好市民”。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带动身边的同事、朋友开展“绿色出行”“慈善捐步”行动。

黄寅超在二环附近的地坛社区上班,家则在四环外的大屯附近,他每天早上步行走到单位一共需要45分钟,晚上同样步行45分钟回家。他说:“北京早晚交通高峰期堵车严重,我步行上下班,有时候比公交车通勤还要快。”最开始选择步行上下班,黄寅超是想通过健步走减轻体重。慢慢地,在步行当中,看着身边的堵车,他感觉如果每个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多选择步行或者骑行上下班,对城市交通状况和环境的改善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如何将自己的绿色出行理念推广给身边人呢?经过长期的步行上下班,在不知不觉中,黄寅超体重降了近15公斤,从原来的85公斤变为了70公斤。周围的同事、朋友纷纷向他请教减肥秘诀。黄寅超介绍他们进行健步走,将步行的好处通过自身的例子推广开来。看到他的健身效果,人们有了步行的动力,开始纷纷效仿,慢慢从最初的以减肥为目的,改变为爱上步行,加入到绿色出行的行列里来。

通过步行通勤,黄寅超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好。以前冬天要穿毛衣毛裤的他,现在只着秋衣秋裤加休闲裤就能过冬,一年也没有感冒过。在步行的过程中,他的视野被周围的景色深深吸引,“每天的日出和日落,四季的交替和变化,我记忆里都是上下班途中看到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在城市里生活也依然可以拥抱大自然,而北京近几年来空气质量的改善,也深深打动着黄寅超。当习惯成自然后,每天的步行上下班,并没有让黄寅超觉得累,反而觉得一天的工作都精神饱满。

通过步行通勤和周末健步行,黄寅超的性格也更好了。以前他是个“闷葫芦”,不善言辞,也不喜欢出去结交朋友,跟熟人打招呼都觉得不好意思。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健步行的时候,他经常在路上遇到走友,在相遇的一段路上,他开始打开心扉和走友聊天交流。“因为健步行的路上心情比较放松,也没什么压力,和走友聊天能让路上的时间过得更快。”黄寅超跟着路上遇到的走友加入了三个健步行团队,结交了好多社会各界的朋友,其中有四五个铁哥们儿,大家经常一起聚会,分享最近的工作和生活。“健步行改变了我。”黄寅超现在喜欢和朋友聊天,性格变得开朗起来了。

当行走变成习惯,一点一滴的积累也能创造奇迹。现在,黄寅超不仅自己坚持步行通勤,周末去公园健步行,还带动身边的同事开展“绿色出行”“慈善捐步”。“今天你捐步了吗?”每天睡前,黄寅超和几个同龄的同事都相互提醒,把一天的步行数化成公益基金,通过手机软件捐给中华慈善基金会,用于贫困山区儿童的生活改善计划。

健步走虽然是小事,看上去不起眼,从个人角度,它带来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社会的角度,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了周边的人,为绿色出行、蓝天行动,添砖加瓦。黄寅超说:“今后,我还要继续这样的环保绿色出行方式,为留住北京的蓝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東城区文明办)

李丽英:绿色出行,让生活更健康

李丽英,北京人,出生于1958年4月。多年来,李丽英坚持出门以骑行为主,步行和选择公共交通为辅。在生活中,她带动家人及周边老年人一起“绿色出行”。在成为公益组织“帮帮团”团长后,更是将绿色出行、绿色环保理念带到其中,用实际行动推动“文明北京、蓝天行动”。

李丽英从年轻时就坚持勤俭生活的作风,在退休后更是意识到了环保生活的重要性。她始终坚持绿色出行,积极实践3510出行方式,严格遵守3公里步行、5公里骑车、10公里公交、远距离绿色驾驶的出行理念。不仅如此,她还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宣传这种理念,在她的带动下,姐妹们都以“走路族”自称,出门买菜、锻炼都以走路方式为主。

李丽英经常向大家宣传走路的益处,并且每天都约上三五好友步行去购物、散步,从开始的三五个人已经增加到了几十人之多。为了让朋友们走得更加健康,她在网络上查询了正确的走路姿势,让她们在走路过程中注意,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颈正直,胸部自然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脚掌先拍打地面等。这样的方法不仅让这些“走路族”做到出行环保,还能通过正确的锻炼方式养生,延长寿命。

在家庭生活中,李丽英平时就教育孩子:“乱花钱、图享受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健康,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既保持了勤俭的好习惯,更能保护环境。”她和孩子商量,买车可以,但是希望买小排量的汽车,既不影响生活需要又可以节能环保。孩子很赞同她的建议,自己也主动加入到绿色出行的队伍中来。平时尽量减少开车出行,还带动身边的同事成为“骑车一族”。

自从有了共享单车,李丽英每周带领家人骑行聚会。以前家人聚会由于人多、路远、公交车不直达等很多因素需要开车出行,现在家人骑车到达一个集合地,然后骑行至乡间田野,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骑行在大自然的绿色之中,令全家神清气爽,一周的疲惫都疏解了,这种低碳环保的健康生活是一个幸福家庭所需要的。

作为社区公益组织——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的“帮帮团”团长,李丽英经常组织并带领身边的高龄老人们开展活动。老人们大多年岁已高,身体又不好,因此出行的方式就以公交、地铁为主。因此老人们都以“公交族”自称。李丽英将这些老年朋友组织到一起,乘坐公交到郊区、商场等很多老年人不常光顾的地方。李丽英带领老年朋友去享受健康环保的生活,让他们穿得更美,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老年人结伴公交出行,老朋友在一起有说有笑,相互照顾,既做到了绿色出行,又结交了知心伙伴。

李丽英说:“绿色、节能、环保的生活已是全世界人民一个共同的追求。大家都希望看见干净整洁的道路,美丽湛蓝的天空,让我们手拉手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绿色出行,让我们的家园多一缕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点文明,多一抹蓝天,多一份健康,多一些幸福! ”

(西城区文明办)

杨彪:将环保理念潜移默化地根植在学生心中

杨彪,北京人,1987年8月出生。作为一名在职德育工作者,尽管家中有车,但杨彪在生活中坚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坚持绿色出行。在生活中坚持绿色消费,选择绿色生活。作为教师,他不仅自己做好“绿色事情”,更将“绿色精神”传递给学生。组织了模拟联合国气候大会活动,增长学生国际环保方面的见识;带领学生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环保的意识;组织大运河采风社团活动,来到大自然中间,让学生感受到绿色生活的益处。

从自己做起,努力减少日常碳排放,是杨彪一直以来坚持绿色出行的动力。上班坚持绿色出行,在家时则将塑料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等垃圾分袋收集,定期送交可回收处理站。家中的淘米水,用来浇花;洗澡洗衣水,用来冲马桶;洗碗尽量少用洗涤灵;不让“滴答滴答”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毕业后,进入二外附中德育处,杨彪成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在林美钦校长的带动下,杨彪感受到了环保的感染力,逐渐爱上环保,环保意识深入到他的教学理念中。在策划活动时,杨彪经常将环保理念融合到策划当中,传递给学生。每年的地球环境日,都会组织环保社团学生向全校学生发放“绿色出行”活动倡议书。组织同学们利用升旗仪式献词环节或班会时间进行学习,让学生自觉形成绿色出行的意识,并将“绿色出行”意识带回家,向父母进行宣传。采取“小手拉大手”共同响应低碳生活。另外,通过这几年的布置,二外附中校园中已经增添了许多宣传“绿色出行”的板报、橱窗、班级一角,已经做到了宣传“绿色出行”的必备知识无死角。在平常的活动租车中,杨彪都会选择那些经国家检测认定的巴士公司,并在出行方案中规划好每辆车的乘车人数和车辆行驶路线,尽量做到每辆车“车尽其用”。他说:“躲避不必要的拥堵也是‘绿色出行理念之一,因为怠速停车过久不只是耗油,还很污染环境!”经过努力,据学校最新调查统计,现在不需家长开车接送,而是通过步行、骑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上学的二外附中学生已近97%。

二外附中组织的模拟联合国气候大會活动,到今年6月,已经是第6届。活动模拟联合国各个国家,针对环境、碳排放等对气候的影响进行讨论,宣传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一年一度的大会,学生们都会积极参与,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全体学生都会参与其中,代表各个国家,像外交官一样进行辩论。学生完全当作兴趣在做,而不是当作一个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环保理念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头脑里生根发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大运河采风活动中,杨彪和同事们带领采风队员,以运河为题,沿运河考察历史遗迹、生态环境,并向路人调查环保问题,宣传环保理念,同时捡拾垃圾。在活动中,学生们受益匪浅,将环保理念根植在内心深处。

现在北京市政公交线路路网规划越来越合理,新开发地区基本上都会覆盖至少一条线路。在去其他学校开会或进修,交通方式的选择上,杨彪的第一选择往往是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公共交通线路,这样既为减少北京交通的拥堵出了一份力,又为北京的蓝天工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当所到地点没有公共交通工具时,杨彪的第二选择是合作乘车,问问有没有顺路的同事,约好时间和地点,一同搭车前往。杨彪的车后备厢里也常备着一辆折叠自行车,时常把车停在停车场,骑车出行。此外,杨彪加入了一个“无车”公益组织,每年的“9·22”中国无车日,都参加线下活动。

杨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京的天会更蓝!

(二外附中)

张书连:用脚步丈量大街小巷

张书连,北京人,1965年12月出生。张书连是密云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清扫队队长。她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带领清扫队一班人,为打造整洁、干净的密云新城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她还是一名绿色出行的坚决拥护者,长期坚持绿色出行,为守护我们的蓝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工作中她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在努力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同时,倡导绿色、低碳的工作方式;生活中她是绿色出行的志愿者,积极参加健步走、骑行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宣传和带动着周围的每个人,带动大家都参与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行动中来,为我们的家园多一些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份健康贡献力量。

张书连在上任之初,为尽快熟悉业务,掌握清扫队的管辖范围,白天上班翻阅关于北京市道路清扫保洁的条例、办法、标准等相关资料,并做好笔记。下班后,每天步行对每条街、每条巷逐一认识,新北路、新东路、檀西路、通城胡同、余家胡同,每条街分几段,每段由谁负责,她都用本记录下来,做到转到一条街,熟悉一条街,掌握一条街。每天转到深夜才回家,脚底磨出了血泡,两条腿像灌了铅。就这样她白天查阅资料,晚上走街串巷,10多天的时间她用双腿丈量了我区的大街小巷。

在业务检查中,为方便检查,单位给业务队长配备了业务专用车。可她仅仅是遇紧急情况时才坐一次,其余时候都是骑着电动车巡视检查工作。她说:业务专用车不光是检查用的,很多突发性的事件需要赶快解决,咱们要保证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加上清扫工具的不断更新,这些工作都需要用车才能提高效率。而且检查时骑电动车更加灵活,背街小巷都可以转到,不光速度很快,而且检查得更加细致。2013年全区大范围更换、更新果皮箱,身为队长的她身先士卒,将密云城的大街小巷全部走一遍,清点了需要更换的果皮箱数量并记录了位置。新果皮箱运到后,她加班加点陪着工人进行清点、安装。

张书连同志的业务水平过硬,思想素质也很过硬,她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行动中。在工作岗位上、在业余生活中,她把自己当成了一名爱护环境、创建美好家园的宣传者和带动者。她常说:环境的好与坏,要靠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保护环境的执行者和带动者,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家园。她提倡绿色出行,她说:现在公共自行车这么方便,走到哪儿都有存放点,骑车上下班不仅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有益于健康。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下班以后,她加入了绿色出行志愿者的行列,经常参加一些骑行活动和健步走活动,用实际行动倡导了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

张书连同志,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始终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人,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

(密云区文明办)

乔永:坚持骑行,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乔永,辽宁人,1985年7月出生。毕业于有中国最高绿色学府之称的北京林业大学,并在毕业后留在学校实验林场工作。在学习和工作中,乔永同志秉承着“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北林校训,传承新中国首任林业部长梁希先生“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汇成丹青”的梦想,积极地为首都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乔永不仅在工作中传播着北林精神,守护着一方山林;在生活中,该同志也积极践行3510的绿色行动。每天清晨6:30,家住昌平北街家园的他推着自行车出门,小区里静悄悄,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抬头望着蓝蓝的天空,心情无比舒畅。望着安静地停在车位上的小轿车,他在心里说:“今天你接着放假。”在他看来,骑车是最健康的出行方式,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缓解交通压力,还能锻炼身体,释放工作压力,愉悦心情。其实,他上班开车只需要半個小时,家离地铁也不远,本可以选择更舒适的交通方式。但是他说:“我毕业于绿色学府,从事的是绿色事业,必须用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工作的地点在海淀西北部,每天往返骑行25公里左右。据统计,他每个月上下班的骑行总里程都在200公里以上,骑行总时间11个小时以上,相比较开车上班月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8千克。3510宣传中,号召市民“3公里步行,5公里骑车,10公里公交出行”,乔永同志每天上下班的骑行里程都在20公里以上,远远超出了3510的标准。

乔永在上学时就喜欢骑行,出行方式也多采用骑行。工作以后,别人换汽车,他则不停地换自行车,而家中买的汽车则很少使用。他工作的单位离公共交通站有一些距离,他就发动同事也加入到他的骑行队伍中来。他认为,骑行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更可以贯彻环保的理念。

在他的感染下,同事和家里的人也都喜欢上了步行和骑车。他说,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我一个人不开车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很小,但是我在工作中传播着绿色知识,引领着青少年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生活中我坚持着绿色出行,影响着身边的人参与进来,总会对北京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

乔永所在的单位是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基地每周都有科普及环保宣传的活动,面对的是中小学的学生团体或者一些社会团体。在活动中,乔永为他们讲述林业知识、防火知识,普及环保理念。他说,这样的活动很好,领导也很重视。但是目前,人手少、宣传力度还不够。他希望,未来,这样的宣传应该更多地深入到普通百姓中,而不是仅仅限于基地的宣传。

乔永同志出身绿色学府,他十分明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说,要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讲话,把个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出行与首都的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起来,为建设绿色北京、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昌平区文明办)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步行绿色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Fliz步行运动自行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