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尝试”,给古诗教学加温

2018-07-12 00:39叶宇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品读尝试想象

叶宇芬

【摘要】在小学时期学习古诗、诵读古诗,可以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本文从尝试入手,让学生走进古诗,倡导通过课前、品读、探究、想象、拓展五个方面来对古诗教学加温,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尝试;品读;想象;探究

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诗人们用最精炼生动的寥寥数字,描写出生动的景色,表现深切的感情,让人如临其境,如会其情。为了更好地学习这些优秀的诗篇,让孩子们成长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我依据古诗特点围绕尝试教学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设计好尝试中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试学古诗,用古诗,激发学生的悟性、灵性、创造性。

一、课前加温,尝试感知

古诗词写作时代久远,寄寓的是古人的思想感情,加上古诗词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都会让学生有满头雾水的感觉,进而对古诗望而却步、敬而远之。为了让学生与古诗文来次最亲密的接触,消除学习中的陌生感,我经常在教学古诗之前,先用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小问题或小故事来将学生拉进古诗的“朋友圈”,让学生产生自己要去了解的欲望,进而尝试去直面经典,与古诗真心接触。如我在教学《惠崇〈春江晓景〉》一诗前, 就对学生说:“苏轼不仅是个大诗人,而且是个地道的吃货,我们将要学的这首诗中,里面就有苏轼冒死都要一尝的美食,最有趣的是诗里面还有这道美食的最佳配菜,你们能找出来吗?”学生们一听,立刻从学古诗的颓丧中蹦发出笑意,一双双眼睛发亮,都想自己尝试去了解,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诗书上找……有了感兴趣的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交流信息时个个参与,精彩纷呈,把苏轼“拼死吃河豚”的典故讲得绘声绘色,还对诗中的河豚的最佳配菜“蒌蒿”和“芦芽”有了一定的理解,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二、品读加温,尝试感悟

古诗美在意境和炼字,“好诗不厌百回读”,常读常新, 总是能给人以新鲜的启发和美的享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荡起“诵读和感悟”的双桨,让学生尽情遨游在诗海。

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我先根据自己的理解饱含深情地范读,同时放手让学生自由品读,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的尝试低吟高诵。再抓住一个“送”字,诗人给谁送别?你看到了怎样的送别画面?干了这杯离别的酒吧,朋友。在一次次的渲染离别时的愁绪时,学生的情感达了高峰,读出了诗的情调气韵,读出了激荡的心潮,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诗的情境。

三、探究加温,尝试理解

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是诗人反复推敲写出来的,具有很引的感染力,古诗中也往往因为有了一些感情色彩浓厚、含义深刻的字词,才成为古今文人吟诵的佳作。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点睛”之笔,引导学生进行推敲体会,进入作品的意境。

如在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时,我带学生观看了高山瀑布的景象,让他们感受“飞流直下”的感觉,领略瀑布从高处落下“快、直、美”,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震撼。再让学生想象瀑布从山上直泻而下時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让学生理解体会“飞流”“直下”的浩大声势后,抛出问题,李白为什么用“飞”字?可换成“湍、急、高……”等多字吗?让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想象,再让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细细品味用这些字和用“飞”字的差异,体会古诗词的美之所在。

四、想象加温,尝试解读

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着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把诗中的意境转化为自己脑海中的具体形象,形成一幅幅生动而鲜明的画面,如耳闻,如目睹,真正领会古诗的意境美。

如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诗时,为了表现诗的内容和意境,我没有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解词析句中去,而是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尝试用感受去解读诗的意境。我一边让学生扮演红杏出墙的动作,一边说:“门是关着的,但关不住的是叶绍翁的想象。所以,他由出墙的红杏想象出了满园的春色,那满园的春色到底是怎么样的?请你们想象一下。”同学们一下打开了春天的大门,纷纷置身其中,这个说各式各样的花儿睡醒了,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竞相开放;那个说河里的小鱼儿在绿波中嬉戏,不时嘴里还冒出几个泡泡,小鸭子在水面欢快地游动……学生们把诗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课堂因为有了学生生机勃勃地想象,一下变得翠绿葱郁起来。

五、拓展加温,尝试积累

古诗词以精巧简洁的文字,深刻优美的意境,让人吟唱不绝,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才能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因此,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开展了“跟着节日学古诗”的拓展活动,意在帮助学生认识身边传统节日的同时,有滋有味地积累古诗词。在元宵节时,我带着学生诵读诗句做花灯猜灯谜,探寻诗人笔下“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的美景;细雨蒙蒙,我和学生一起重温清明节的由来,诵读一首首古诗词,为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黯然神伤;端午节时,粽子飘香,碱水粽、红豆粽、双黄粽……不仅各式各样的粽子令人唇齿留香,还和着孩子们那“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思荣……”的高吟低唱……就这样,在一年四季的诗词之旅中,引领学生穿越时空与古诗深入“对话”,让学生在节日中爱上诗词,爱上诵读,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

尝试体验是一个加温器,学生拥有了它,课堂将焕发无限生机:学生就能完整地在古诗词中“走一个来回”;语言的剑刃会越发锋利,创新的火花也时时闪现。

参考文献:

[1]王丽荣.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初探.考试周刊,2013.

[2]郭江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浅谈.学周刊,2012.

猜你喜欢
品读尝试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尝试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