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虚构理论视域下的虚构话语意义探究

2018-07-12 09:57燕山大学文法学院066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5期
关键词:意向性语词塞尔

田 洁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066000)

一、引言

塞尔的虚构理论集中展现于他的文章《虚构话语的逻辑地位》中。这里的“虚构话语”指的是“虚构文体”的语言,但是“虚构文体”则包括了一类的以言行事行为(讲故事、写小说、写诗、写剧本,等等)。塞尔对言语行为有这样几种分类:发话行为;命题行为;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塞尔将虚构行为定义为是对以言行事游戏的一种寄生,我们就需要顺势明确:这种特殊定义在解决虚构话语逻辑地位上的重要作用。另外,为了回答“一个作者怎么可能凭空创造出一个虚构的人物来呢?” 这一问题,塞尔提出了:“专名”—一种指称范式的表达式,用伪装的指称创造了虚构的人物。由此,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应运而生,用来解决这一指称问题,为虚构话语存在的合理性做了最强的辩护。

二、为何可以接受虚构?

对于人类语言而言,我们理解虚构作品方面上竟毫无困难,如何让其成为可能呢?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入手关照文学虚构。

从作者角度看:以小说《西游记》为例,作者的写作本身就完成了一次言语行为,以暗示或请求的形式邀请读者进入他所创造的虚构世界。小说开篇第一回讲到“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分别提到交代了孙悟空出生的时间和地点。这样的开始就意味着邀请读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试想从前孙悟空从花果山一块仙石中诞生等等,作者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文学话语顺利完成“以言行事”的。文本的塑造是除了包含作者暗示、请求或宣布等个人的表意行为外,还包含对读者合作的邀请和期许的行事行为的综合性言语系统。

从读者的角度:在阅读文本时,读者会根据自己掌握的现实世界的知识,根据符合论和融贯论的标准对话语的进行理解和判断语句的真假。读者这样的行为也是以言行事的一个特例。

从世界的角度看:文学话语强大的以言行事的施为性功能体现在文学创作当中,例如现代小说《金锁记》中七巧对新媳妇的“用言威力”犹如“刀片”之凌割,其效力可置人于死地。从这个角度看,运用言语行为施为性功能有助于分析虚构文体(尤其是戏剧和小说)中人物对话和真实意图,从而更加深入得了解人物性格的刻画。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关照下,文学虚构的存在是完全必要的并且是合理的。

三、虚构话语是何种言语行为?

首先,“虚构话语是用书面的形式表达一串有意义的语词”1,符合奥斯丁与塞尔对说出行为的定义。其次,从虚构话语是否能够传达信息这一角度看,即使再艰涩难懂的虚构作品我们也能够从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其中包含着人物、思想、情感等文学信息,也包含隐于文字背后作者的信念或者是政治经济等社会信息。所以,虚构话语是真实的以言表意行为。再次,虽然虚构话语虽不像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可以增加或更新读者对于世界的新知识,但不能否认虚构话语的信息叙述和传递功能。像科幻小说,其中就可能包含着严肃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认为虚构话语具有超出言语之外的功能。最后,虚构作品借助生动的人物形象等对人们的精神和信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会被悟空精神感染,宝玉痴情打动,虚构话语的以言取效行为强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事实性话语。

塞尔曾引用福尔摩斯的例子:认为我们可以指涉虚构人物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存在于小说中,塞尔认为“存在”和“存在于小说中”的区别在于存在于小说中的事物不一定真的存在。2可以假装确实存在一个可以指涉的客体,通过假装作者创造了小说中的人物,这个人物一旦被创造出来,小说之外的读者就可以真正地指涉这些虚构人物了。塞尔认为,小说中作者关于人物的断言皆为“寄生性”的断言,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其他更为基础的言语形式之上的,是依附于事实性话语的。

四、虚构话语的意向性与意义

为了解决虚构文体的作者如何凭空创造出一个虚构的人物这一问题,塞尔提出了:“专名”—一种指称范式的表达式,用伪装的指称创造了虚构的人物。所谓指称,是指专门和通名所指的对象,指称问题研究的是语言与实在的关系。

塞尔认定虚构话语是“伪装”的断言,“伪装”是意向性动词的一种。“塞尔试图借助意向性与言语行为之间的关系来达到解释虚构话语合理意义的目的”。3第一,两者在区分“命题内容”和“语力”方面相似,在言语行为理论中用逻辑式F(P)来区分语力和命题内容(F表示语力,p表示命题内容)。4在意向性理论中,有类似的逻辑形式S(r)(S表示心理模式,r表示意向性内容)。第二,从语词到世界的适应方向上,二者都有语词趋向于世界(例如信念)或者世界趋向于语词(例如愿望)的方向,但像喜悦、悲伤这样的语词没有合适的方向。对于有适应方向的言语行为来说,我们的施事行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在完成这个行为的时候,表达了其所带命题内容的意向状态。由此可见,意向状态的表达是言语行为成功的真诚条件。按照我们上一节对虚构话语言语行为的分析,虽然它是假装断言,但可以看做是叙述性的言语行为,因为这样的言语行为是真实的,所以作者在叙述孙悟空这一人物在小说世界的行为就是真实的,也会相信孙悟空的确出生于花果山的仙石中。作者的叙述性的心理和意向状态得到满足,则他叙述性的言语行为也得以成功。如果我们来分析“作者命令孙悟空出生于花果山的仙石中”这个语句的适应方向:因为“命令”是世界趋向于语词的方向,需要明确,这里的“世界”是作者创造的“小说世界”,也就是说小说世界趋向于作者的命令,小说中叙述的事态符合作者的意向,因此,虚构话语的意义得到了合理解释。

对于虚构话语来说,它是一种意向性语句。我们要完成对虚构话语意义的正确且全面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点:语句本身的指称和涵义、作者想把某种思想告知读者的真实意图、虚构文体写作时约定俗成的惯例或规则。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首章中直子的独白语段为例:“她那时究竟说什么?对了,她说的是荒郊野外的一口井”。“井”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不得而知,文中描述井的特点时又深又黑,黑得如同把世间所有种类的黑都煮了进去。显然这口井是直子阴暗的内心世界的展现。在塞尔看来,这种隐喻的意义由两种话语构成,一是作者说出的话语,二是作者意指的话语,意指一种和字面意思有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的另一种意思。5在考虑小说语言使用惯例的基础上,站在读者的意向性的角度,读者首先要有选择阅读的意向进而具有解读的意向,即在心理上重构作者的意向对象的意图,从而可以对虚构话语意义有正确的解释和理解,同时也展现了艺术语言最真实的一面。

五、结语

塞尔的虚构理论建立与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之上,他运用意向性范畴解决虚构专名的指称问题,将语言、世界和心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塞尔认为“语言哲学乃是心灵哲学的一个分支”,6拓宽了专门的理论研究范围,不仅仅有很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同样也希望在不断地研究中能够发现其在哲学、逻辑学上新的突破点。

注释:

1. Searle.John R.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24-25.

2.余素青.言语行为理论与虚构话语研究[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6,9(1):52-55.

3.刘龙根.意向性与意义理解——从言语行为论的视角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150—153.

4.陈波.逻辑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9-78.

5. Searle, John R.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82-83.

6.R塞尔.意向性[A].刘叶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意向性语词塞尔
意向性运动干预影响局部脑缺血大鼠GLUA2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
洛克的语词应用与规范探析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发光的语词(三则)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对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的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首诗开始的时候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
方向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