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机动态采集仿真直肠造影在老年功能性排便障碍中的应用

2018-07-12 12:02靳效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7期
关键词:排粪肛管功能性

靳效生

(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放射科,山东 聊城 252000)

老年功能性排便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很高,一般与老年人的进食量,胃肠道功能下降及参与排便的肌肉张力低下有关,数字胃肠机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影像诊断设备,其不但能动态观察,而且拥有较高的分辨率,本研究通过对48例老年排便困难患者的分组对照,发现应用动态采集,仿真直肠排粪造影组,在检出老年功能性排便障碍疾病的有无,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提高检查成功率方面均见明显优越性。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48例老年排粪患者分别采用仿真直肠排粪造影(观察组)及传统排粪造影(对照组)两种方法进行检查,各取24例,其中两组中老年女性占14例,老年男性10例。并且对15例老年志愿者进行了常规采集及动态采集的对比检查,即先用混悬硫酸钡进行检查,而后采用仿真对比剂进行检查。这48例老年患者中,观察组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1.2±4.2)岁,对照组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8±4.1)岁,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病程2个月~11年,病因不明确。48例患者,均有排便困难,排便时间明显延长,最长者达30 min左右,症状轻重不一,分别有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大便变细,需长期服用泻药或需用手放入阴道协助排便,合并痔疮等症状。

1.2检查方法:使用德国西门子数字胃肠X线机,仿真对比剂,助推器,排粪造影桶,多空软肛管,量角器等。患者造影前1.5 h清洁灌肠,造影前2.5 h服用硫酸钡剂。观察组采用仿真排粪对比剂,注推器和软肛管,将已经调制好的温度适宜的仿真排粪对比剂装入注推器内,推注前将约500 mL 50%硫酸钡混悬液灌肠,然后将多空软管插入肛内10 cm,用注推器将仿真排粪对比剂约320 g缓缓推入直肠内,边推边退,灌肠管远端涂少许对比剂在肛门处做标记。对照组采用75%的硫酸钡混悬液约350 mL,灌肠至降结肠远段,然后让老年患者坐在排粪造影坐便器上,分别摄静息、提肛、力排及黏膜像,照片应包括耻骨联合、尾骨、肛门。

1.3测量方法。用等比例放大尺分别测量:①直肠前突(RC),用角度器90°处对准前突突出的顶点,再后退至突出的起始部,顺着角度器的弧线画一虚弧线,该弧线为“RC”的长度,然后有突出的顶点向长度弧线的最突点作一连线,即为“RC”的深度。②乙耻距(DSPC),小耻距,分别为充满钡剂的乙状结肠和小肠最下曲与耻尾线的垂直距离。③肛上距(DUAC),耻尾线(DCL)为耻骨联合下缘与尾骨尖的连线。它相当于盆底位置。肛管上部,即肛管直肠结合部,正常时位于耻尾线下缘。肛上距为肛管上部中点至耻尾线的垂直距离。④肛直角(ARA)用近似直肠轴线与肛管轴线的夹角。另外对肛管长度,肛管宽度等数据进行数据收集。

图1 采用常规混悬钡剂造影,老年力排像显示轻度直肠前突

图2 老年同一病例,仿真直肠排粪造影法,力排像显示直肠前突较图1明显

图3 胃肠机动采集老年患者第一时间黏膜像,显示直肠黏膜脱垂

图4 老年患者同一病例,数字动态采集另一时间力排黏膜像,显示较图3明显

表3 30例老年患者2种检查方法的对比

2 结 果

通过传统排粪造影检查, 对照组发现轻度RC 8例(图1)中度13例,重度3例,其中合并PD 7例,合并AMP 10例(图3),合并IRI 5例,合并SPFS 3例,合并PRS 3例,合并SP 3例。其中RC+AMP+IRI 3例,RC+IRI+PD 4例,RC+SPFS 3例,RC+PRS 3例,RC+SP+PD 3例。而观察组发现轻度RC 3例,中度14例,(图2)重度7例,其中合并会阴下降(PD)12例,合并直肠黏膜脱垂(AMP)15例(图4)合并直肠内套叠(IRI)11例,合并盆底痉挛综合征(SPFS)6例,合并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RS)5例,合并内脏下垂(SP)5例。其中RC+AMP+IRI 6例,RC+IRI+PD 7例,RC+SPFS 5例,RC+PRS 5例,RC+SP+PD 4例。

本组统计数据通过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老年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排粪造影检查结果对照表见表1。对15例老年志愿者的两种检查方法对照情况见表2。通过表1及表2统计可见,观察组在发现老年功能性排便障碍的有无及严重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通过表3可见,对于老年患者,动态采集无论在强忍像的把握,黏膜像的把握,最大深度充盈像及总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采集。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患者排粪造影检查结果对比

表2 15例老年直肠前突志愿者两种造影法的检查结果对比

3 讨 论

老年功能性排便障碍疾病,是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以直肠前突较多见,临床症状多为便血,疼痛,排便困难,排不尽等。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有有关排粪造影报道首次用于小儿巨结肠和直肠脱垂的研究。我国在1985年将这项技术引进,国内由第二军医大学附院卢任华教授率先开展并开始用于临床应用研究。卢任华教授等对排粪造影的方法,诊断及相关技术均作了深入研究[1-2]。我院对老年功能性排便障碍的患者,在排除了结肠慢传输因素后,可利用排粪造影明确其形成的原因,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可靠依据[3],它不但能发现该部位器质性病变,而且还能发现功能性改变[4]。

我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在老年功能性排便障碍的检查中混悬硫酸钡造影有很多不足和仿真直肠排粪造影的很多长处。数字胃肠机动态采集仿真直肠排粪造影在老年功能性排便障碍应用方面所具有的特点。①X线影像更为真实,老年患者更易接受。②由于采用动态采集法,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使直肠最大前凸像更有利于把握。③采用的仿真排粪对比剂与人粪很相似,而混悬硫酸钡和人粪相差很远。④我院在仿真造影注推器远端加入硫酸钡混悬液,既可以发现结肠大致病变,又能在力排后硫酸钡均匀的涂在黏膜上,防止了单纯使用仿真对比剂黏膜像显示不良。⑤造影时间短:能减少老年患者的X线照射,由于老年患者免疫力降低,对老年患者有保护作用。⑥在X线影像方面:a.X线影像清晰,分辨率高,便于影像诊断。b.拍片时机易把握,力排片可充分各阶段的最凸点变化,对于老年患者显得尤为重要。c.对老年肛管的扩张及肛门标记显示很清楚,尤其对肛管扩张的显示是液体对比剂所无法比拟的。d.对老年肛管松弛患者也能适应此法,扩大了对老年患者的检查范围。⑦仿真排粪对比剂的缺陷:对老年肛管狭窄者,有时对比剂不易排出,需要对常规配制方法进行稀释,从而便于排出。

总体来说,数字胃肠机动态采集仿真直肠排粪造影对老年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较真实的放映出老年患者病变的实际情况,更确切的判断病变的轻重,提高检查的成功率,降低老年患者的受照射x线剂量,减轻老年患者的经济与精神压力,能对老年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精准医疗”提供影像诊断方面的可靠保障!从而更好地迎接老年社会的到来!

猜你喜欢
排粪肛管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排粪造影助推器的设计与应用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肛瘘手术发现肛管非典型黑色素痣1例
猪定点调教经验谈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