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理论研究

2018-07-12 12:10延庆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4期
关键词:哈耶克知识结构闲置

  延庆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一、共享经济定义的探究

腾讯研究院认为共享经济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共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现象。共享经济的定义包括四个要素:公众、闲置资源、社会化平台和获得收入。公众,目前个人是主流,企业和政府正在萌芽。闲置资源,主要包括闲置物品、闲置资金和闲暇时间。社会化平台,主要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大规模共享的平台。获得收入,针对个人参与者而言主要有三种模式:网络租借、网络二手交易和网络打零工。这三者也是基本的共享模式。在国际上,现在已出现了企业和政府参与的现象,因而共享经济的内涵还会进一步丰富,可能会以“个人分享-企业分享-政府分享-城市分享”的路径发展。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院认为共享经济涉及的产品必须具有可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前者使生产者可以谋利,后者使产品可以共享。因此,共享经济涉及的产品就只能是自然垄断品或者“俱乐部物品”。

二、共享经济与价值创造

假设企业拥有24单位初始禀赋,其与有形资产的交换比例为1:1,与无形资产的交换比例为2:1(见图1)。在传统经济中,以智力资本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具有最小购买单位,假设该购买阈值为6单位,资源获取时滞6单位。而剩余的12单位全部购买了有形资产。由于实际生产过程中无形资产的资源冗余3单位,因此实际只使用了3单位的无形资产,而生产过程要求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交换比例为1:1,因此实际投入生产的有形资产也仅有3单位,并最终实现了3单位的价值创造。

而在共享经济中,由于不存在无形资产的最小购买单位限制,企业可以在获取有形资产后再根据生产资料的最优配比决定有形资产的购买数量。而共享经济中不存在无形资源冗余(或可将冗余资源置换为有形资产),因此企业最终实现了8单位价值创造。

图1 传统经济与共享经济价值创造对比

三、共享经济的供需关系分析

共享经济也就是资源共享,这会导致商家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下降,同时会使得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从而导致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右移(如图2)。当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同时向右移动,导致AB线绕A点转动为AP线,从而消费者效用增加(如图3)。

图2 供给需求曲线移动

图3 价格下降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四、共享经济与哈耶克秩序理论

哈耶克(1949)指出“知识分工乃是经济学中真正核心的问题。指导人类群体行为的具体知识,只以分散的、不完美和不稳定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哈耶克(1973)指出“所谓社会的秩序,本质上意味着人们不仅可以有效地使用他们的知识,而且还能够极有信心地预见到他们能从其他人那里所获得的合作。”这就是所谓的哈耶克知识与自发秩序理论。谢志刚教授以哈耶克知识与自发秩序理论为基础,拓展企业认知聚焦组织模型,提出一个经济交往活动的知识结构分析框架,其中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个体和社会知识结构定义了认知异质性,从而得到经济交往之中的合作与创新收益组合。将此模型应用于分析新兴的“共享经济”模式的基本逻辑,揭示和解释了其关键特征并不在于“共享”,而在于社会知识结构动态优化,“共享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新阶段和哈耶克“自发秩序”的具体表现。

图4和图5,反映了认知模式趋同有利于合作产生正面效果,而认知异质性则对合作产生负面影响。由于重大科学技术进步导致人类交往基础设施的改进,增加了交往活动的机会,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收益曲线跳跃的动态方向。由此框架,得出“共享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哈耶克知识与秩序理论。

图4 两个个体的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的认知模式与收益 图5 社会层面的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的认知模式与收益

猜你喜欢
哈耶克知识结构闲置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哈耶克法治经济思想及其方法论的批判分析
不做闲置主妇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论哈耶克自由观的特征
扶贫资金闲置浪费谁之过?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