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

2018-07-12 10:05黄伟红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

【摘 要】本文分析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精准扶贫视阈下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按照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精神及要求,扎实做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00%资助的落实工作;开展多维度、有成效的资助工作,对贫困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关键词】精准扶贫 高校 学生资助工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009-03

学生资助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的根本保障,是当前国家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稳定脱贫和高质量脱贫的重要举措。全面加强和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的工作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精神,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特别是完善针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狠抓落实国家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精准资助,把党的温暖送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當前高校资助工作概况

近年来,广西紧紧围绕“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总体目标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全力保障贫困学子“上学不愁”。从2007年开始,广西建立起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免学费为主,校内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为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充分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程覆盖。目前,全自治区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560.78万人次,资助总金额达436.71亿元。据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及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数据统计,2016年,高校阶段以国家奖助学金及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两项资助项目为例,全自治区76所高校共发放国家奖助学金4.55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金额达23.12亿元,受益贫困学生逾34万人。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6学年,学校评审推荐并发放各类国家奖助学金及中职生学费补助共计1306.6万元,受奖助学生人数为4251人次,受助比率约占全院学生的29%;共4948名学生获得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获放款金额为3882.49万元。除了各项国家资助项目外,学院还按要求按5%的比例,从全日制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总额中提取经费,专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项工作的开展。

随着国家资助力度的日益加大,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100%资助政策的实施后,受助学生乃至全体高校在校生在各类资助工作的影响下思想工作问题逐渐凸显。2016年秋季学期起,广西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国家助学金标准调整为两档,其中一等国家助学金为每生每年4000元,二等国家助学金为每生每年2000元。政策明确了“贫困户学生全部享受国家一等助学金的资助。凡是经过县级扶贫部门认定,确认为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只需要提交有效《扶贫手册》或县级扶贫部门开具的贫困户证明给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经核实后即可直接进入国家助学金的公示环节,不需要进行班级贫困生的评议。学校在确保本校贫困户学生全部享受一等助学金的前提下,可根据校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上级下达的高校助学金预算内按资助标准据实评定各档次的受助学生名额。且直到2020年,贫困户子女同一学历层次在校学习期间无论家庭是否脱贫,都继续享受学生资助政策。2016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635人,这1635名学生100%享受国家奖助学金资助。

二、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极大地改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经县级扶贫部门认定后,高校开展贫困认定工作时,省去了对贫困户子女进行“三级认定”的流程,直接进入公示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对贫困户学生开了“直通车”,体现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力度,100%落实资助,快捷,明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校贫困认定工作量。但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精准识别不够精准对高校贫困认定工作的影响。目前各地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识别、评估及认定时,人为进行的贫困情况调查中,依靠证明材料、入户走访调研等形式进行识别,少数家庭由于成员在外地打工、上学等原因影响,未能及时准备及提交相关证明材料,难免会出现无法准确定量依据的情况。资助对象考察工作不免存在程序化、形式化的过程的情况,导致认定的不准确。加上各地未能对《扶贫手册》的标准进行统一,学生交上来的贫困户材料千奇百样,给高校资助工作者开展贫困认定工作,甚至是各项资助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精准识别不够精准对未能获资助学生的影响。一是一些家庭经济确实很困难的学生因一些原因未能在生源地经县扶贫办识别、认定为贫困户,且在当前精准扶贫的形势下,各地许多民政部门为全面落实国家精准扶贫资助政策,改变了工作方向及方法,以贫困户资助服务为主,对于非贫困户学生,不再为学生审查出具《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等相关证明。这使得部分学生无法参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从而直接失去了评选获得国家奖助学金等各项资助的资格。二是小部分获得国家一等助学金资助的贫困户学生,拿着国家的资助,没有遵守生活俭朴的生活作风,好好学习,在校园里过着铺张的生活,如使用高档手机和电脑,购买高档服装,出入校外餐馆高消费,且对学校的教育置之不理,这种现象受到周围未获资助学生的质疑。由于目前对贫困户学生的认定仅能依据县级扶贫部门出具的《扶贫手册》的相关证明,高校也只能按照政策及现阶段上级资助部门指导思想来实施国家助学金的资助。部分国家资助资金未能真正落实在真正贫困学生的身上,精准扶贫下的贫困户学生100%的资助背后,渐渐显现出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存在“公平、公正、公开”缺失的隐患。

三、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对策

资助是手段,目的在于育人,学生资助工作绝不是简单地发钱、发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任务。加强资助育人,让每一个家庭困难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高校应通过打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勤工实践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策普及和宣讲等形式多彩的资助宣传活动中,融入各项资助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精准扶贫视阈下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按照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精神及要求,扎实做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00%资助的落实工作。一是把好材料审核关,认真开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和受助资格的审核认定工作。通过借助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识别辅助查询系统,确保学生提交的《扶贫手册》及《证明》真实、有效;认真仔细、积极主动、多渠道探索鉴别工作方式方法,对本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身份信息进行逐个排查核实,确保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00%享受资助。二是对核查后确定为贫困户的学生,按照政策的规定和要求及时进行资助,对于未能按时提交材料错过公示及助学金发放时间的,必须从学校资助学生专项经费中提取專项资金,按程序严格落实100%资助。

(二)开展多维度、有成效的资助工作,对贫困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以资助政策解读和宣讲为起点、以爱国教育为切入点、以实践与锻炼为资助目标,具体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开展感恩诚信教育、多维度有成效地开展各项资助工作等方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引导和教育。有针对性地利用国家资助政策的解读和宣讲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加强资助宣传工作,营造氛围,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好基础。(1)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开设“国家资助政策宣讲”课程。用一定的课时全面、仔细地向全体新生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特别是国家精准扶贫资助力度和取得的效果。(2)每年的4-5月份,以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为契机,通过印发宣传册、专题报告会、主题班会、组织开展主题征文比赛及演讲比赛、板报评比、资助政策知情承诺书签署等形式开展各种学生活动,向全体在校生大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确保国家资助政策深入人心,学院各项政策实施更顺畅。(3)借力新媒体平台,开创资助宣传新模式。以“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宗旨,依托“易班”建设与校园网站等媒体平台,及时发布资助相关信息,建立互动资助咨询、交流、榜样宣传等模块,与时俱进,大力宣传国家各项资助政策。

2.在资助政策宣传中切入爱国教育,强调国家资助政策帮助数千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顺利完成学业、顺利就业,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学生及其家庭的命运,体现着国家对高校学子关爱与支持的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国家日益强大,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好好学习,以强大的责任感践行自己的行为。

3.积极开展感恩诚信教育工作。(1)在国家奖助学金评定期间,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勤俭教育等方面提升奖助学金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功能,教育贫困生正确对待资助,不能把它看成是理所当然和施舍,应将国家的资助作为一种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加深学生报效祖国、报效社会的思想意识。(2)在受助学生中开展与感恩主题有关的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讲座、播放视频、征文比赛、演讲等形式,教育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身边的付出,感恩社会,感恩我们的祖国。人,无恩不立,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关键在于心怀感恩。(3)在生源地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放款后,及时积极会同国家开发银行通过校园海报、校园网站、召集诚信教育宣传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和有关金融信贷知识,强化学生诚信还款意识,扎实开展学生诚信教育。

4.提高认识,积极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资助政策的具体落实,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无论家庭经济是否困难,是否有资格获得资助,都应积极地参与到班级贫困认定工作及国家奖助学金等各项资助工作的评选中,“公平、公开、公正”地评议出本班的贫困生。关注资助工作的名单公示,人人都是监督员,让国家的资助资金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从我做起,关爱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关爱身边人。

5.科学使用资助贫困学生专项经费,多形式补充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营造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1)资助贫困学生专项经费,是指高校按国家规定,从全日制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总额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用于与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相关的专项经费,如用于勤工助学、突发困难补助、贫困生奖学金等。资助贫困学生专项经费是学校一级对国家资助的有力补充。(2)加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资助力度。勤工助学既是学校多元资助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一是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数量,积极引导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改善生活;二是结合(下转第34页)(上接第10页)当前社会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适时调整勤工助学酬金标准,确保在全勤情况下,能保障参加勤工助学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此外,提供机会,鼓励和帮助受助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发明等,努力使受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社会实践经验,锻炼提升实践能力。(3)根据学校专业建设特色,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适应就业需求,鼓励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格证,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对积极考证并顺利通过的学生,一次性给予考证费用的全额资助。(4)设立校级贫困生奖学金,作为对学习成绩优秀的,且未获得当年度国家各类奖学生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充,真正落实“以奖助学”。(5)适时、灵活性地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工作。如在新生入学时,发放生活用品及临时生活补贴;过年时发放过冬御寒用品。此外,对家庭突发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资助,以解燃眉之急,给贫困学子带去温暖与关爱。

【参考文献】

[1]凌云.用大数据思维解决高校贫困生精准化资助问题[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3)

[2]韦丽红,陈志庆.论新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其对策[J].高教论坛,2008(6)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项目“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档案管理研究”

【作者简介】黄伟红(1981— ),女,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资助干事,档案系列馆员,研究方向:学生资助管理、档案管理。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高校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