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

2018-07-12 10:05宫斐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宫斐

【摘 要】本文从个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素质及表现、教材和教辅资源、教学组织及效果四个方面调查了解学生对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质量的满意情况,针对商务礼仪课程中师资队伍缺乏相关专业行业背景及知识、教学设施简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商务礼仪课程要转变教学目标,强化就业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注入师资新活力;转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改进教辅设备,注重实效和仿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满意度 商务礼仪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016-02

商务礼仪课程是让学生了解商务礼仪的内涵,掌握正确的商务礼仪习惯,培养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提升学生自身素质,使其懂得如何塑造成功的个人商务形象及进行商务交际,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但是,相对其他公共必修课而言,商务礼仪课程开设时间短,起步晚,加上长久以来学校的教育目标重专业技能、轻素质教育,导致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要求脱节,教学方法及手段与社会脱节,教学质量并未达到预期。因此,根据商务礼仪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教学改革的方法与策略,是商务礼仪课程建设系列化、专业化、社会化的需要。

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

(一)调查目的及内容。为了了解学生对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质量的满意情况,了解任课教师素质及表现、学生对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的满意程度、学生对教学组织及效果的评价,逐步完善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发现教学过程中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别调查个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素质及表现、教材和教辅资源、教学组织及效果4个维度,同时从学生对教学建议以及具体收获两个角度设计开放式问题。

(二)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本次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和建筑类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为了使数据真实有效,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66份,有效问卷54份,有效率为82%。在被调查对象中,大一、大二学生比例均衡,分别为48.15%和50.85%;男生和女生比例均衡,分别为55.65%和44.44%;专业比例均衡,建筑类和经管类调查比例分别为53.70%和46.30%。在统计过程中,按1—5计分,即A—5、B—4、C—3、D—2、E—1,并从专业差异进行了相关分析。

(三)調查数据分析及结论。具体如下:

1.被调查者对礼仪重要性的认知。调查显示,不论男女、无论专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礼仪非常重要,这意味着学生对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视的。这一方面表明,商务礼仪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显示学生对课程质量和效果的期望会比较高。

2.受调查者在对教师素质及表现方面的具体评价。为了调查对“教师素质及表现”这一维度是否满意,我们设置了3个问题,分别为“任课老师在教学中是否保持精神饱满”“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集中在“较好”这个维度上,百分比为65.4%。但是,从专业差别看,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对教师认可度更高,较好及以上达到100%(见表1)。

3.受调查者在对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方面的具体评价。为了调查对“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的满意程度,我们设置了“您对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都满意”和“对教辅资料是否满意”两个问题。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对现有教材不是很满意。从专业差别上看,建筑类专业相比经管类专业对教材的满意度更低(见表2)。

4.受调查者在对教学组织及效果方面的具体评价。为了调查学生对“教学组织及效果”是否满意,我们设置了8个封闭式问题,分别从“教师对概念的阐述”“理论教学内容的讲解”“实训教学内容”“实训课程比例”“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课程气氛”以及“新知识的讲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集中在“较好”这个选项上,百分比为70.8%。从专业差别上看,建筑类专业相比经管类专业,对教学组织和效果的认可度更低,他们有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教学效果一般(见表3)。

5.课堂效果和个人收获。被调查者对教师的课程教学效果和个人收获进行了1-10的打分,结果显示,学生总体认为课堂效果一般或较好(平均分值7分),而在自己的收获上,普遍认为有较大收获。在对教学建议的统计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部分同学提出增加课时,尤以经管类专业学生居多。(2)实训授课方面建议较多且比较集中。建议减少理论课程课时,增加实训课程比例尤其以建筑类专业和女生居多。在实训课程内容方面,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内容较差,建议教师改善授课方式和内容。

二、商务礼仪课程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及教师访谈,可以发现在商务礼仪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师资队伍缺乏相关专业行业背景及知识。商务礼仪课程是通识课程,目前其任课教师大多仅具备礼仪的授课要求,而不具备相关行业背景,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其所选案例以及所授知识与行业要求细节上并不完全相符,这也是引发建筑类专业学生满意度相对低的重要原因。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要求课程教学与行业对接、与职业对接,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商务礼仪课程教师要加强对行业知识和工作流程的了解。

(二)教学设施简单,场地不适宜。由于高职重“专业技能,轻素质教育”的思想仍普遍存在,因此,建设经费、教学场地、设施设备优先满足专业建设,对素质教育建设尤其是礼仪课程教学所需的设施设备及场地投入不足,导致大多数礼仪课程仅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室进行,以至于无法开展必要的教学改革,缺少仿真的职业环境和角色扮演,成为课程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效果相对较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陈旧。受教学场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目前商务礼仪课程仍以传统的“讲授型”授课模式为主,虽然也有案例,但案例通篇一律,未区分专业,职业针对性不强。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以致学生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差,无法达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另外,课程采用传统闭卷笔试考核方式,形式单一、呆板,无法全面反映学习效果。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一)转变教学目标,强化就业导向。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与学生素质培养目标全面结合,更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该课程教学目标的改革方向是培养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增强服务意识、塑造职业形象。因此,不同专业的授课内容既有一致的部分,也要具有专业特点、行业特色。也可根据需求不同、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授课课时。总之,课程教学目标需以就业为导向、行业需求为指引,提升课程的实用性,进而为学生进入职场打好基础。

(二)加强校企合作,注入师资新活力。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行业背景和知识,这也是目前该课程的薄弱环节。要解决这一问题,除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外,还可以与行业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培训导师,为师资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改革等各方面,增强与企业的互动和沟通,以企业需求作为课程导向。

(三)转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课程比例。课程要以服务就业为导向,并以工作群的实际能力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以达到学生综合岗位能力提升的目的。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授課方式,由教师的单向输出转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使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其次,要增加实训课程的比例,注重实践教学。鉴于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创新,可结合行业的实际案例,采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通过仿真的职业环境,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同时,通过形体训练室、化妆实训室等实训场所,增强课程的授课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通过与企业合作,借助企业的商务活动或大型接待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最后,引入第二课堂,注重理实结合,通过参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验证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改进教辅设备,注重实效和仿真。首先,在教材版本的选择上要“推陈出新”,对于一些过时的、日常应用比较少的知识点可以省略或者简单介绍,而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商务礼仪行为进行及时补充,辅导资料也要紧密围绕教材和最新的前沿知识。其次,改变传统教学场所,以便于开展教学改革,也可将授课地点与各专业仿真实训室结合,增加情境环节,便于仿真教学和角色扮演。

【参考文献】

[1]马晶.浅谈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培训,2016(24)

[2]罗金凤.高职商务礼仪课程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21)

[3]严军.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s1)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的高职学生职业转换能力培养路径研究”(GXGZJG2016B089)

【作者简介】宫 斐(1981— ),女,山东乳山人,硕士,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管理系副教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