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策略探索

2018-07-12 10:15王应江
中小学德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主选举导学政治

王应江

摘 要 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是思想政治课程的应有之义。问题导学策略强调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驱动教学,通过创设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案例情境,搭建学生生活体验与学科知识之间的桥梁,并以问题为主线,引发学生的深度探究与互动对话,以此加深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领导力量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实现政治认同。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课;问题导学;政治认同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1-00-02

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国家意志表达的主干课程,积极回应时代发展,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课程的应有之义。[1]然而,由于受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和教师教学观念、方式的影响,教师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过分关注“教”而忽视“学”,课堂缺乏思维含量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课堂难以走进学生心中,更难以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

为此,我们尝试开展“问题导学”策略探索,力求在课堂互动体验中使学生自主构建政治认同意识和政治认同感。以下,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课为例,阐述我们的探索。

一、目标驱动,强调“情感与态度”

学界提出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我国,政治认同表现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赞同。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不仅要提高学生对我国国家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领导力量的认知性教育,更要促进学生的价值认可和情感认同。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素养培育,必须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目标与要求,包括:对国家道路和制度的认同、对政党与政府的认同、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角色的认同、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认同等。

这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摒弃以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以学生的价值认可和情感认同为重要目标,驱动学习过程。思想政治问题导学课堂强调基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通过情感目标的驱动,激活并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实现政治认同素养的自主建构。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理解不同选举方式的优缺点,明确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法律地位、权力和义务等,从而明确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本课重在让学生体会正确行使公民选举权利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尝试参与民主选举,树立行使选举权的正确态度,珍惜选举权利。

在这一目标驱动下,教师尝试将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政治情感,让学生真切感受行使公民选举权利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对我国选举方式的政治认同。

二、情境体验,沟通“知识与生活”

当前,情境教学已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常态。有适宜的情境,才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发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认知的理解,进而实现情感上的认同。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道德情感认知,通过创设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案例情境,实现学科逻辑与学生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如此,才能打通学生生活体验与学科知识之间的桥梁,为学生从认识、认知到认同我国的国家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领导力量创造条件。

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课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多数还未亲身参与过人大代表的选举,但是他们从电视、网络等媒体,观看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盛况。同时,学生在日常班级生活和校园生活中,曾经历过班长或学生会选举。因此,我们首先通过播放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回顾和感知“選举”;之后,请同学们从班长选举的经历出发,探讨不同选举方式的利与弊,并通过模拟活动,体验民主选举过程。

如此,以具有生活气息的案例情境,激活学生主体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认识选举,体验民主选举,感悟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三、问题主线,强化“思考与对话”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政治认同素养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的自主建构之上,经由学生的主体探究、判断和独立思考,才能激发学生情感,实现政治认同。这要求思想政治课堂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探究与思考,强调在互动对话中深化学生对我国国家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领导力量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实现情感认同。

在问题导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课堂以问题为主线,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和互动对话。在教学中,我们针对模拟选举,设计了以下“问题链”:(1)选举班长是否属于行使选举权? (2)你参加过人大代表的选举吗?(3)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投票选举?(4)你喜欢哪种选举方式,为什么?

问题导学课堂注重以问题链引领学生展开思考与对话,创设开放性的课堂环节,教师从旁引导。开放的情境探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不断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互动对话甚至辩论中,获得了深刻的感悟。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我国选举方式合理性的理解,更深刻体会到我国选举方式的民主性,以及参与民主选举的责任感,增强了对我国选举制度的政治认同。

问题导学策略的探索凸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价值,促进了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中学政治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旗帜鲜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2]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中学政治课程性质的规定,也是课程功能的体现。为此,我们将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季成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践行[J].中小学德育,2017(6):17.

[2]邝丽湛,王卫平等.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9-150.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广东广州 51044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民主选举导学政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做个“懒”老师,让班级管理“活”起来
兰州市绣河沿回汉聚居区民主选举的现状与管理研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我是小导游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