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执政以来印度人民党的扩张及其原因

2018-07-12 10:08陈金英
当代世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印度人民党组织建设

陈金英

内容提要 2014年以来,在全国大选中上台的印度人民党保持了扩张势头,在邦一级议会选举中获胜,将执政的邦的数量从5个增加到19个。党的势力范围从传统的北印地语地区扩大到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印度人民党不断壮大的原因除了莫迪本人及其发展理念的号召力外,党内高层的得力领导和紧密配合、党的组织建设以及精心设计的竞选策略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反对党阵营分散、国大党复兴艰难的局面,也在客观上为印度人民党的强势扩张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印度人民党;组织建设;竞选策略

DOI: 10.19422/j.cnki.ddsj.2018.05.015

2014年印度舉行人民院第16届大选,选举产生了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联合政府。这是自1984年以来印度的首个多数党政府,印度人民党在议会中共获得282个席位。连续执政十年的国大党遭遇惨败,在543个席位中仅获得44个。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政党政治中的两大党对峙格局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上台四年来,印度人民党继续保持扩张的势头,执政的地方政府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印度人民党势力范围的扩大,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也积极扩张,印度政党政治版图橙色化的趋势明显。本文旨在分析2014年以来印度人民党扩张的原因,并探讨印度人民党执政下印度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

2014年以来印度人民党的扩张

2014年大选时,印度人民党在29个主要的邦和中央直辖区中仅在5个邦执政,分别是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中央邦、恰蒂斯加尔邦和那加兰邦。在此后的邦议会选举中,印度人民党保持了扩张的势头。截至2017年底喜马偕尔邦议会选举结束,由印度人民党单独执政或联合执政的邦数量扩大到19个。

2014年大选后,马哈拉施特拉邦、哈里亚纳邦、查谟和克什米尔邦以及贾坎德邦在当年的10月份举行议会选举。选举后,在马哈拉施特拉邦议会288个席位中,执政的国大党的席位从82个减少至42个,印度人民党的席位则从46个增加到122个。印度人民党和湿婆军组建了联合政府。在哈里亚纳邦,执政的国大党在90个席位中仅获得了15个,印度人民党获得47个席位,单独执政。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印度人民党联合地方上的人民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这是印度人民党首次在穆斯林占多数的邦执政。在贾坎德邦,印度人民党政府连任成功。

2015年是印度人民党在邦议会选举中受挫的一年。在当年2月份的德里议会选举中,印度人民党仅获得了3个席位。在10月份的比哈尔邦议会选举中,经历了德里议会选举失败的印度人民党对比哈尔邦的议会选举高度重视,莫迪本人曾为比哈尔邦的选举进行了近40场的竞选活动。在阻止印度人民党这一共同目标下,国大党成功地与该邦的两个地方政党建立了政党联盟并达成了选前席位分配协议。印度人民党在243个席位中仅获得53个。由于比哈尔邦是印度最穷的邦之一,此次议会选举也被认为是农民对于莫迪政府不满的表现。比哈尔邦议会选举受挫后,莫迪政府在征地问题、农业问题上的态度开始发生改变。

2016年举行议会选举的是南部的泰米尔纳杜邦、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中央直辖区本地治理和东北部的阿萨姆邦。这些地区一直以来就不是印度人民党的势力范围,而且都存在着强大的地方政党。但是印度人民党仍然在南部和东北部都有所突破。在西孟加拉邦,印度人民党首次进入议会并获得了6个席位。在喀拉拉邦,印度人民党虽然只获得一个席位,但是它的得票率是10.5%,仅次于印共(马)和国大党。更重要的是,印度人民党在阿萨姆邦成为第一大党,与地方政党阿萨姆人民联合执政。

2017年,印度人民党除了在旁遮普邦未能阻止国大党上台外,在果阿邦、喜马偕尔邦和曼尼普尔邦都推翻了国大党政府。尤其是曼尼普尔邦印度人民党政府的上台,意味着印度教民族主义在东北部势力范围的进一步扩张。在北方邦,印度人民党在403个席位中获得了312个。人口超过两亿的北方邦是印度最重要的邦,在人民院543个席位中占了80个。北方邦的议会选举结果既被视作是对莫迪政府任期过半以来的一次民意测验,也被视作是2019年大选的晴雨表。在北阿坎德邦和古吉拉特邦,印度人民党维持了政权。

随着印度人民党执政的邦的数量不断增加,联邦议会中联邦院的结构也在发生改变。2014年上台时,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联邦院中仅占61席,而包括国大党在内的强硬反对派有113席。这使得印度人民党在征地、劳工、税收改革问题上屡屡受挫。2017联邦院改选后,印度人民党在联邦院单独占有58个席位,全国民主联盟的总席位增加到80个。莫迪政府在联邦政治中的权力进一步加强。

印度人民党连续获胜的原因

如前所述,2014年以来,印度人民党除了在德里和比哈尔邦的议会选举中遭遇挫折外,在其他各邦议会选举中均有所收获。在国大党执政的邦,印度人民党都成功地推翻了国大党政府、上台组阁;在其他地方政党执政的邦,印度人民党在得票率和议席数量上都有提高。印度人民党势力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莫迪效应继续发挥作用,“发展”理念及其政策导向对选民仍有号召力。2014至2017年《今日印度》的历年年度舆情调查中,莫迪均保持了较高的支持率,即使认为政府某些政策倡议没有改变什么的被调查者,也对莫迪的政绩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印度人民党在邦议会选举中非常熟练地打出莫迪牌,将支持印度人民党与支持莫迪联系在一起。在一些争夺激烈的邦,莫迪本人也频繁组织集会亲自为党造势。自2014年上台以来,莫迪始终保持了较高的人气,他的支持度也始终居高不下。《今日印度》连续三年的民意调查都显示莫迪的支持率在半数以上。莫迪在独立以来历任总理中的排名仅次于英迪拉·甘地和瓦杰帕伊。尽管印度人民党被认为更倾向代表中上层印度教种姓和阶级的利益,但有40%的受访者认为印度人民党更关心穷人和失业者的问题。与此相比,仅有13%的受访者认为印度国大党关心穷人和失业者的问题。有57%的受访者认为莫迪领导的全国民主同盟执政以来,印度的外交关系明显改善,仅有14%的受访者认为恶化了。[1]

到2018年1月莫迪任期接近四年之际,《今日印度》的民意调查再次显示,虽然2017年印度受废钞政策和税收改革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莫迪政府上台时承诺的就业问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然有53%的受访者认为莫迪是所有政党领袖中最佳总理候选人,排名第二的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的支持者仅有22%。调查显示,如果此时举行人民院大选,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将在选举中获得309个席位,40%的选票,印度人民党单独获得的席位约为264个,而国大党领导的联合进步同盟所得席位只增加至69个。与此同时,在向被调查者问及“你对莫迪总理的执政绩效如何打分”时,有20%的受访者回答“非常好”,41%的受访者回答“好”,25%的受访者回答“一般”,僅有13%的受访者表示“糟糕”或“非常糟糕”。[2]尽管经济发展尤其就业被认为是莫迪政府的短板,但仍有56%的受访者认为莫迪政府的经济发展比辛格政府领导的全国民主同盟要好,这一数字较之于2016年时的调查结果要高。这些数据都表明,选民对于莫迪本人及其政府仍然有充分的信心,相信现政府的政策能带来长期的绩效。

第二,印度人民党高层领导选举经验丰富,领导得力。担任印度人民党主席的阿米特·沙与莫迪有着长期合作的历史,两人同在国民志愿服务团有过工作经历,在过去的30年中都是莫迪最为信任的伙伴。他在莫迪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12年中,一直是莫迪团队的核心成员。阿米特·沙尤其注意吸取印度人民党2004年大选失败的教训,当时党内重要力量都在政府里面,无人为大选而战。此外,他还认识到印度人民党不可能获得足够数量的席位组建自己的政府,因为党从未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南部印度地区。因而印度人民党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全印度范围内确立党的存在。而要实现这一点,其策略包括:从基层开始加强党的建设;扩大党员队伍,即使这样意味着要从其他政党那里挖墙脚;培训一支受过严格训练的、有着强烈意识形态的、熟悉社交媒体的党员干部队伍;宣传党的穷人政策,源源不断地培养党的领袖。2014年8月阿米特·沙担任印度人民党主席以来,阿米特·沙将印度人民党执政的邦的数量翻番至18个,赢得了15场选举。除了在2015年经历了德里和比哈尔邦议会选举的失利外,他带领印度人民党在九个邦组成了联合政府,其中有六个邦单独执政。

从党和政府的关系来看,莫迪、财政部长阿伦·贾特利和党主席阿米特·沙的三人组合为印度人民党执政两年后领导层的重组奠定了基础。2016年1月阿米特·沙连任印度人民党主席,迅速开始了党内领导层的重组工作。沙在担任印度人民党主席的三年期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各邦走访人民党的各级领导组织和党员、进行选民沟通。担任党主席以后,阿米特·沙还成立了19个新的党的领导部门,包括负责选举和与选举委员会沟通的部门、处理媒体关系的部门,以及处理党与联邦政府关系、政策研究的部门等。每个部门都有工作章程和目标。阿米特·沙亲自负责一个独立的研究团队,评估内阁各部部长的绩效。绩效不佳的部长在内阁重组中将被替换,而那些能力欠缺的邦首席部长和党的邦一级领导人也将被替换。他经常与各邦政府中的重要领导人进行头脑风暴,按地区对各邦进行分区域调查,各邦有一位领导人根据他需要调查的内容提交详细报告,90分钟会议后,他对是否需要调整进行评估。这种方式既保证了人事任命的效率、权威,又处理了党内的各种不满情绪,因而在保证党内纪律同时为解决党内分歧提供了平台。在领导层面,阿米特·沙和莫迪存在一定的意识形态差异。阿米特·沙是强硬印度教特性路线的支持者,而莫迪则采取了更加温和的方式。在党内,阿米特·沙是战略者,依赖党的各种秘书提供咨询制定策略,莫迪则是最后的决策者,尤其是在撤换首席部长这些敏感问题上。党内高层领导之间的信任、互相配合和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用人机制,保证了印度人民党在选举中的胜利。

第三,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的干部培训以及与选民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说,这又包含三个层面的工作。党员的录用层面,阿米特·沙制定了一个简化入党手续、扩大党员数量的计划。根据内部统计[3],印度人民党的党员数量从2014年的325万上升至2017年10月的1.1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他认为是莫迪总理的人气和执政绩效,与党的组织能力相结合,将印度人民党的力量转化为了选票。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阿米特·沙在担任党主席时就开始实施并将其列为十项政策之一。他采用了莫迪在古吉拉特邦时就已经使用并行之有效的特殊基层组织管理方法。印度人民党基层组织的最小单位是党的选区领导小组,每个区包含1000名选民;第一阶段是在党所在的全部670个党区建立办事处。2014年,仅有114个印度人民党党区有自己的办公室。到2017年10月,新建了30个新的党区,另外共有388个党区在运作中。此外,各邦和各党区总部,建立起图书馆,并布置有关治理、印度历史、邦和各区历史、宪法等方面的书籍。阿米特·沙要求党的干部确保吸收新党员入党,并确保每个新党员在投票时动员两名家庭成员投票给印度人民党。在党的干部管理层面,阿米特·沙让党员干部与全国范围内200个地区不同社会层面的组织进行联系,选择具有最大政治效应的竞选策略和候选人。每个地区内,一个有三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来指导与选民的联系工作。党工被要求与各选区内的选民包括青年、妇女和经济上的弱势群体沟通,向他们宣传政府的政策。沙还为党内财务人员、发言人和地方代议机构中的当选代表提供以任务为基础的培训项目。培训计划共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针对选区一级党员干部的为期24小时的培训,该计划包括7500个训练营,预计在一年半内完成;第二个层次是为期两天的训练营,对象是地区一级的党员干部;第三个层次是为期三天针对邦一级领导人的训练营。课程的内容包括党的意识形态、历史、目标、经济政策、媒体关系以及党政协调关系。

第四,及时总结选举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合适的选举策略。任何政党都可能犯的错误就是把选民的支持当成理所当然。国大党的第二任期为此付出了代价,同时又未能从中吸取到教训。在2014年大选后,印度人民党也犯了同样的错误,2015年的德里、比哈尔邦选举就是证明。但很快印度人民党就意识到党不能再指望大选的光环,重新将“发展”确定为党的核心意识形态。尽管印度人民党在坚持重建罗摩庙、保护奶牛等问题上仍然会坚持其政策,但是公开的印度教特性议题则已经被消除贫困政策所取代。沙只讨论莫迪政府的廉洁、透明、党内民主和为穷人服务政策。而且,即使在党内的闭门会议上,沙也明确绕开诸如宪法第370条和统一民法典等敏感议题。他明确指出这些可以等待在宪法的框架内慢慢解决,当前的中心工作是发展和消除贫困。

在各邦的议会选举中,党的领导层也针对各邦具体情况制定有差异的竞选策略。比哈尔邦的失利使得印度人民党迅速调整策略转而采用了“阿萨姆模式”,即采用的是更加实用主义的策略,而不是利用意识形态;精心挑选同盟党,避免在德里和比哈尔邦选举中过分突出攻击个人的色彩。在阿萨姆邦选举中,印度人民党注意与地方政党合作,选择具有地方认知度的地方领导为首席部长候选人人选。同时党的高层领导大大减少了在阿萨姆邦的造势活动,以便积蓄其影响力应对2019年的大选。这种竞选策略被推广到其他的邦,党的领导层仔细分析各邦选举中的竞争领域,在确定利害相关问题的程度之前先试水测探。在卡纳塔克邦和喜马偕尔邦等国大党执政的邦,印度人民党的主打议题是反腐败。在印度人民党执政的邦,党的主打议题则是邦政府的成就。这些策略既考虑了各邦的特殊情况,又充分尊重了地方领导的自主性,取得了明显效果。

当然,在莫迪本人的号召力、党的组织建设和选举策略背后,印度人民党维持了与国民志愿服务团的密切合作关系,在基层动员方面得到了后者的大力支持。这个以印度教民族主义为意识形态、以数万专职干部为核心团队和超过600万志愿者的团体,有着严密的组织网络,并建立了与自己有密切联系的工会、妇女、农民、学生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通过动员志愿者、支部和外围组织为印度人民党造势。在某些选区,国民志愿服务团就是印度人民党。

未来印度人民党的发展前景

目前,印度人民党正积极为2019年的大选备战。党主席阿米特·沙为印度人民党确定的2019年大选目标是赢得350个席位。这也是2017年9月24至25日印度人民党全国执行大会的主要议题。2014年大选时,北印度的282个席位当中,印度人民党已经获得220个。印度人民党包揽了古吉拉特邦的全部26个席位和拉贾斯坦邦的全部25个席位;在北方邦的80个席位中占了71个;中央邦的29个席位占了27个。党的领导层认为,印度人民党在北印度地区已经没有扩展的空间。党仅仅依靠这些席位希望在2019年大选时连任是不现实的。为了实现“350目标”,印度人民党还确定了“120个席位”的目标,即在2019年的大选中,实现在喀拉拉邦、特伦甘纳邦、安得拉邦、奥里萨邦、泰米尔纳杜邦、西孟加拉邦获得100个席位和在东北部地区获得20个席位的目标。这些邦在人民院的席位合计有205个,但印度人民党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很弱。2014年大选时,印度人民党只在上述地区的西孟加拉邦赢得两个席位和阿萨姆邦赢得四个席位。印度人民党认为,如果党在上述地区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在未来的选举中一定能有收获。党内消息人士称,阿米特·沙确定了270名40岁左右的党员为未来的领导干部,而且还希望将这一名单扩大到400人。这些后备干部将在未来的大选中发挥中坚领导作用。此外,他们从2017年5月开始在全国各邦从事党的建设工作,为2019年大选造势。印度人民党还将精心选择37.5万名全职志愿者、兼职志愿者,每名志愿者贡献15天从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直到2019年大选。

当然,印度人民党也面临着挑战。首先,如何维持与国民志愿服务团之间的关系。国民志愿服务团影响印度人民党政府的议程,同时也在此过程中被改造。用印度学者自己的话说,国民志愿服务团是印度人民党选举成功的源泉、补充和阴影。[4]党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外资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就遭到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批评。前者认为莫迪政府过于依赖外资会削弱印度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同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够。此外,印度人民党还要处理好印度教教派主义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其次,随着党的组织扩大,党内矛盾开始增加。从其他政党跳槽来的成员被委以重任使党内成员有所不满,尤其是一些资深的党员。第三,经济增长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就业危机被认为是政府最主要的问题。莫迪上任时承诺每年为印度新增1000万个就业岗位,但实施上由于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未能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产业的裁员,这一目标远未实现。再加上2016年的货币改革和2017年的商品和服务税改革,都对非组织部门产生了影响,短期内降低了经济增长的速度。[5]

尽管如此,正如《今日印度》的民意调查显示的那样,印度人仍然对莫迪及其政府充满了信心。而印度人民党的实用主义策略也使得莫迪政府能及时根据民意调整政策。考虑到反对党阵营的分散、國大党复兴缓慢,印度人民党不出意外的话将在未来连任。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

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牧童)

猜你喜欢
印度人民党组织建设
2019年大选后印度政党政治的发展动向
印度人民党崛起原因探析
印度人民党赢得2014年选举的原因探析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高校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中“家”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努力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印度人民党执政以来的政治经济形势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