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的特点及心理护理

2018-07-13 00:29李瑞宁
健康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护理对策心理护理要点

李瑞宁

摘要: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科的急诊治疗保证了患者的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救治,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一般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和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患者及家属往往缺乏心理准备[1]。因而,在急诊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做好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也同样至关重要。

关键词: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护理对策

1、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由于急诊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求医心切的特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故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或治愈。因此,专业的心理护理在医疗救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使急诊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减轻焦虑情绪,从而有助于使病人脱离危险,故加强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极为重要[1]。

1.1紧张、焦虑和恐惧: 是人在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2]。此种心理最多见于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和急症患者。原因在于瞬时袭来的意外疾病突然发作或慢性疾病病情急剧加重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例如,创伤多数是遭受天灾人祸,对创伤所致疼痛、伤残等缺乏思想准备。加之医院环境陌生,表现为恐惧万分、紧张过度;急腹症患者发病急,疼痛剧烈、难忍,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的心理,迫切要求止痛治疗。

1.2急躁、愤怒: 此种心理最多见于酗酒和打架斗殴的患者,原因是这类患者对当时受到的创伤难以承受。承受能力下降,易产生急躁心理,随时稍有不顺,就会怨气很多、脾气暴躁,甚至对外采取攻击态度。例如,酗酒的患者往往失去理智,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并伴有创伤,不待简要了解受伤过程就大怒,总以为未及时处理,常常借机寻找泄愤对象和机会,因而出现暴躁行为,甚至辱骂、殴打医护人员等过激行为,无法配合治疗。

1.3忧郁与烦躁:患者因疾病折磨和担心会拖累家人而产生忧郁与烦躁心态。家属常因划价、缴费、取药过程的不顺利而易产生不满,并且家属对疾病治疗结果期望较高,希望药到病除,短期内就可达到预期的效果,如若疗效未能达到家属期待目标,他们会对医生、护理人员及医院的诊治水平产生怀疑和不信任[3]。

1.4无助与依赖:急诊患者以成年人较多,此类患者是家庭收入来源的一部分,突发疾病或意外易使患者感到无助,害怕疾病给家庭生活带来负担,并且担心自身疾病会影响以后的工作状况及收入。

2、急诊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评估

对急诊护士来说,由于工作节奏快和患者数量多,所以与每位患者沟通的时间相对少一些,因此,对患者及家属的评估有三种方式:

2.1通过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患者及家属。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患者及家属的情绪状态,如表情是否紧张、焦虑、无法安静等。

2.2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了解患者与家属的关系、家庭情况,以及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和预期。多一点倾听,多一点交流,不但可以增进护患关系,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与痛苦。

2.3通过与医生的沟通,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以及发病的原因。通过观察、交流与医生沟通收集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

3、心理护理措施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急诊患者的特殊性,多数情况下,第一个迎接患者的是护士,护士应积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建立起信任和和谐的护患关系,形成良好的氛围。首先,对患者要充分关心、理解、同情以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尊重[3],高度热情对待患者。护士应亲切、耐心询问,对患者细心体贴、关怀周到,应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介绍抢救室环境,应用角色转换并理解、体谅患者,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鼓励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感到在危险时遇到了救命亲人,护士在各种治疗操作前要清楚告知相关内容,说明各种检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护患接触的短时间里,护士可观察病情同时了解其心理状态,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消除不良情绪,以積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理解家属的心情。协调好与家属的关系,护士应将患者的病情与家属做好客观解释。让其了解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各种检查的治疗目的,使之懂得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他们的情绪激动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及治疗,要让他们以冷静、乐观的态度陪护患者,使患者的心理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抢救赢得时间。

3.2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 急诊护士娴熟的护理技术,人性化的接诊流程,严谨的工作态度,恰到好处的细节处理,无需言语就能向患者家属展示高素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内涵,这不仅是赢得时间使患者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患者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患者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这就是最好的心理护理效果。提高护士的急救业务水平这是所有护理策略的出发点和基础。扎实过硬的护理技术、熟练流畅的接诊治疗流程、优秀的工作作风、恰到好处的细节处置,无需语言就能向患者和家属展现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内涵,认真、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的工作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心理感染力,患者和家属自然而然就会跟随护理工作的节奏,心情逐渐放松、平静,觉得“来对了”、可以“松口气了”,这就是最好的心理护理效果。为此,首先护士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知识内涵。必须熟练掌握现代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呼吸机、心肺复苏机、除颤仪、多功能心电监测等,熟练掌握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预案以及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如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术、洗胃术等。

4、体会

急诊患者发病突然、意外、病情危重,造成急诊患者复杂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在抢救工作的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用爱心、细心、耐心去温暖、感化每一位急诊患者,使其达到最佳心理状态,能够在短时间内积极配合诊断治疗,以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洪利.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52-353.

[2]蒲明芬,王代玉.浅谈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996-2997.

[3]彭茜.浅谈急诊科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4):113-114.

猜你喜欢
护理对策心理护理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轻灵中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