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2018-07-13 01:09于潇宇
高教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英语教学

于潇宇

摘 要:研究从分析研判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实际出发,宏观上明确了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微观上分析了高职学生学情特点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现状。然后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阐述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契合性,探讨开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3-0169-03

Abstract: Based on an analysis, study and judgment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states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means from a macroscopic way and analyzes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current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in a microscopic manner. Then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 the conformity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and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is expounded,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 the necess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s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is discussed.

Keywords: constructivism; vocational education; English teaching

一、概述

當前,高职教育教学环境较之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高职生源萎缩、质量下降、学生个体差异巨大,高职英语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已成为共识;以微课和慕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发展日新月异,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可能性;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有效衔接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等系列文件的出台也给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上这些变化意味着现行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必然要发生改变,以适应当前变化的需要。因而,新形势下,有必要认真分析研判,把握高职英语教学实际,革新教学观念,研究找到一种合适的理论指导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更好地去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有效利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通过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让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助力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心得总结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思考更好地将这一理论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必将给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带去重要启示和突破。

二、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一)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与英语教育教学

高职教育主要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以就业为导向,旨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以期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它突出人才的技能性和发展性,重视学生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协调一致。

而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往往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更聚焦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存在明显的重能力轻素养、重专业轻基础的做法。专业能力较之其他两种能力具有明显的显性特征,也更容易测量和评判。这种实践思想反映到教学中就是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或者砍去诸如英语等一些公共课程的课时,同时加大对学生专业技术的训练,确保学生掌握工作中所需的技艺。这种做法注重人的工具性和经济性,却明显忽视了其人文属性,从而导致了学生基本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不足。长远看来,这种做法并不符合高职教育理念,无法实现其“高素质”的培养目标。

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活动涉及大量的交流互动和角色扮演,特别重视学生沟通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现代人社会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之一;其次,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活动重视对学生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引导,英语课程内容包罗万象,其人文属性使得它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再者,英语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学生挖据、获取和交换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发展能力的体现。

因此,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重要的一环。虽然目前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面临着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却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它。英语作为一门人文课程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应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和创新素质等方面的作用。

(二)信息化教学发展与英语教育教学

随着网络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我国教学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呼声也不断高涨。目前,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已日渐平常。有其参与的教学便捷高效,带给了师生良好的教学体验,也让英语教学变得妙趣横生,生动异常。

英语学习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基础之上的虚拟语境拓展了英语学习者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英语教学者在英语教材教学的立体化和个性化研究实践方面颇有建树。英语教育教学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但是,目前高職英语教育教学中有过度关注信息化工具运用而轻视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倾向。信息化手段本身并不会改变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变教学的是利用信息化工具整合教学的能力。认清学生认知的规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提升是英语教育教学的关键。

(三)高职学生学情特点分析

准确把握学生学情特点是科学开展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在招生现实、生育政策、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网络普及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95后”高职学生不足之处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大部分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都有严重的挫败感,信心不足,迷茫从众,缺乏上进心,反映到学习上就是积极性不高,缺少时间管理意识。高职学生普遍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沟通方法,他们长期以来处在学业底层,已渐近心死。必须要设法破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使他们欢喜而充实。

(2)大部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不佳。他们行为习惯问题突出,遵纪守法观念淡薄,十分自我,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能力,自律性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时常无法管控情绪。这些着实考验着教师的耐心,也意味着教师要有更好的引导、更多的关爱和更精细化的管理。

(3)大部分高职学生沉迷虚拟网络。他们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就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也呈现出符号化和虚拟化。网络就像器官,是他们身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使得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娱乐化、碎片化和浅表化。他们易于受到网络世界信息的影响,却又缺少必要的辨识和自控能力。

当然,“95后”高职学生的优点也同样突出,主要表现在:

(1)不同于先前的学生,大部分高职学生虽然来自农村,但生活富足,不需太为物质生活担忧,且拥有多种先进的电子学习设备,可获得的学习素材丰富多样,也具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网络多媒体操作能力较好。

(2)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有正面积极的社会观和进取务实的人生观,他们感情炽烈,渴望成功;他们独立思考,心态开放,愿意尝试;他们从善多元,努力追求实现自我。

(四)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要秉承“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教学原则。

在这一要求的指引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大量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很多教师不能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欠缺贯彻执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很难将语言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培养统一起来,故而依旧践行传统教学模式。

另一突出问题是,高职英语教师课多事杂,时间精力不足,难以确保能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有效地开展分层分类教学,做到教学的精细化。因材施教成为了一句空话。加之目前的教学改革多是从上到下推动,呈现出运动化倾向,常常是为了改革而改革,也使得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劳民伤财,难见成效。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教育教学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内在联系,开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以来,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成绩斐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网络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最初研究儿童认知发展,本质上是对认识论的革新。它认为学习是通过信息加工活动构建对客体的解释,是学习者在自身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它赋予了学习以个体化和情境化的属性。在它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确立,情境化教学和合作学习理念深入人心,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模式得以发展成熟。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现状

综合看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育教学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

(1)建构主义与英语教学的契合性研究。范琳等研究者认为英语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英语学习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意义建构为最终目标。英语教学应改变传统以传授——强化——记忆为过程的填鸭模式,教师要授人以渔,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去学习,让他们学会学习。

(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王湘玲、司显柱等学者认为,建构主义视角下应建构以“学”为中心的多元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情感因素,充分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条件,实践以主动、双向和开放为特征的新教学模式。

(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具体英语教学设计研究。以章伟民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应首先给学生安排整体性和情境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敢于尝试,在解决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自上而下地展开教学活动。让教学活动和实际问题挂钩,创设真实环境,给学生以主动权和必要的支持,鼓励他们交流互补。

四、开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来,许多英语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前行。而今,教育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是否能够继续用来指导高职教学实践活动呢?

(一)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契合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够满足当下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需要,二者高度契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将其视为学习的出发点,这是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必须践行之处。现实中,当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时常抱怨低劣的生源质量,把它作为教学困难的借口,不肯降低姿态,调整标准,改变策略;认为这样子的学生根本就是朽木不可雕也,无法进行因材施教。其结果是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无法获得喜悦,教师积极性大大受挫,师生相互埋怨,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建构,重视学习的情境营造,倡导合作学习,这也与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相一致,对其习惯养成和职业素养培育都大有裨益。高职就业导向原则下,职场环境模拟和职业素养培养与好的学习情境紧密关联,相得益彰。同时,高职学生叛逆心强,思维活跃,乐于独立思考,科学引导下的主动建构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高职学生网络化的学习生活方式适于教师营造的虚拟学习情景,迎合其娱乐化的特点;高职学生虚拟化的人际交往也迫切需要现实世界中合作学习的补充。

(3)高職学生所拥有的先进电子设备,丰富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操控技术使得他们作为网络原住民具备了理想的认知工具、资源和技巧,也使得师生互动、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更为便捷高效。同时,网络多媒体也丰富完善了立体化英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至此,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赖以生存的学生、教师、教材和教学媒体四大要素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得以整合,践行建构主义教学观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二)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1)开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活动是高职学生学情现状的需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高职学生英语学情现状的需要相一致。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缺乏自信心,怕学英语,教师特别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不佳,特别需要在合适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其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重视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属性,两者高度一致。意义建构这一最终目的也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它使得教学更贴近语言应用的实际,符合高职教育重实用的特点。

(2)开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活动是信息化教学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学生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网络是其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必须要利用好网络平台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同时用好网络平台,倾情关爱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做到教学精细化。

五、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开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很有必要,将能够带去深刻的教育变革。教学的成功变革不仅需要教师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涵,深刻了解高职学生学情,还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模式选择和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雅军.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28-32.

[3]王湘玲,宁春岩.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29-31.

[4]司显柱.多元互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建构——建构主义视域[J].外语学刊,2011(1):110-112.

[5]张绍文.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论——突显学习的建构性和情境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6]戴小红.高职大学生学情分析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15-117.

[7]刘忠洋,刘晟蓝.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缺失与公共基础课程的作为[J].湖南社会科学,2014(2):229-232.

[8]马长世,田雷.试论当前高职学生思想状况的基本特点[J].江苏高教,2008(5):97-98.

[9]周振煜.“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学生思想特点及政治教育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5):48-50.

[10]刘素蓉,高昀.关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235-236.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高职英语教学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