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以天津地区高职院校为例

2018-07-13 02:03李琳琳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考核

李琳琳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350

教育部在2018年工作要点中明确部署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结合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可知,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的内容,表明现代学徒制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实用型高端应用人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新兴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实用型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传统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企业和市场飞速发展的步伐。欧洲发达国家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满足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国也学习发达国家,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在多地职业院校进行试点,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指导,推动现代学徒制在全国得以迅速推广。

传统学徒制,学徒进入手工作坊跟随师傅学手艺,学习地点是手工作坊,学习内容是手艺,学徒只需要通过师傅的考核即可;而现代学徒制,学习地点是学校的教室和工厂的车间,学习内容既包括书本上的知识也包括实践操作,最终既要修满学分还要通过企业的考核。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最大的不同是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

二、天津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本次选取了天津5所职业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是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商务职业学院。针对学生、教师和企业,设计三类问卷,共计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2份。

(一)学校与企业调查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到企业实习能够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每年或者每学期都要去企业实践,从学生到学徒的身份转换太快,比较难适应。

学校学习与企业学徒的衔接调查结果数据

1.教师与师傅授课情况调查

在受访学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更喜欢企业师傅躬亲示范的讲授方式。该方式将成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源动力,对校企合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教师授课方式与师傅授课方式的比较调查结果

2.考试与考核的调查

5所院校被调查的学生对考试和考核情况的回答不尽相同。部分学生表示对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不是很清楚。虽然实习内容是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进行考核,但具体做法基本都是学校明确考核细则、制定考试内容,企业根据学校的评分细则逐条对学生进行打分,因此造成企业积极性不是很高。企业考核应以学生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多少为依据,考核的主体应该是企业。

(二)培养规格的调查

培养规格指的是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此次调查的5所高职院校,学生毕业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既要修满学分还要通过企业考核。

从实习效果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选择“比较符合”的比例最高,只有“对就业前景有信心”这一项内容,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不符合。一方面,可以看出进入企业实习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对对碰”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另一方面,也说明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和自信心的培养。

实习效果调查

学生习得技能知识的途径调查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进入企业学徒对学生获得技能知识有很大帮助,效果优于课堂教学,学生也十分认可。因此,学校与企业应该进行长期的、大规模的、深度的合作,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技能知识。

(三)教学内容的调查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加大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力度,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据统计有84.5%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需要,原因是校企合作仅停留于表面,合作的时间和深度都不够,从企业一线来的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少,学校自己的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对行业发展现状洞悉不足,造成授课内容与行业发展相脱节。第二,由于缺乏统一的授课标准和授课计划,来自企业的师傅未经专业训练,对教学节奏的把握不够准确,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艺也常常因人而异。调查发现,83.8%的同学认为企业的教学内容有待整合,79.5%的学生认为学校与企业在教学内容的衔接上存在问题。因此,应制定统一的授课计划与标准,发挥学校授课的优势,充分开发企业授课资源,将二者的教学内容有效衔接。

(四)管理制度的调查

制定完善的校企联合管理制度,是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必要保障。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完成角色转换,适应职场环境。

1.招生与招工情况调查

学生进入工厂或企业做学徒,必须和企业签订协议,学校和企业也要签署协议,形成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制约机制,保障学生在做学徒期间的正当权益。

2.双重身份适应性调查

身份从学生到学徒的转变,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的。从学生身份要快速适应竞争激烈的职场,如何融入工作环境,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尽快地适应学徒身份,对学生都是很大的挑战。虽然刚开始时,学生很难进入角色,因而可能会对这种形式产生排斥,但经过一个阶段的实习,会发现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现代学徒制还是很认可的。

(五)评价方式的调查

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完成。在学校,学生需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通过各科目的考试,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取得毕业证。在企业,学徒跟随师傅学习技能知识,完成规定工作量,企业会对学徒的技能、工作量、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打分。面对双重考核,有7%的学生觉得压力大、难以适应,67%的学生认为校企双重评价考核的方式有利于习得更多实用的技能知识,提升职场竞争力。

学校和企业进行双重考核对学生的最大影响问卷调查结果

三、天津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与管理运行存在问题

教学与管理是“现代学徒制”的两条腿,迈不开腿,现代学徒制就会止步不前。从调查中发现,当前“教学”和“管理”这两条腿都存在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不能有效落实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高端技术人才,区别于高校培养学科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在实践中却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教学环节理论知识讲解过多。据统计,有61.2%的调查对象认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时过多,占比接近三分之二;59.8%的被调查者反映实践课时安排不够,有的学校只安排一至两个月,不到总课时的四分之一,实践课时走过场。第二,即便开设了较多的理论课,如英语、计算机、语文、职业生涯指导等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有67%的用人单位仍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经过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距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培养方向定位不够准确

因较多高职院校都是由地方院校或中专改建的,所以缺少自己的特色,基本沿用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些习惯,或是套用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设置专业时考虑更多的是迎合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而不是行业用人需求。比如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社会上炙手可热的专业,导致此类专业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竞争力不足,从而遭遇就业难的问题,直接影响学校招生与学校发展。

3.学生管理不到位

随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有76.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和企业对学生的管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管理水平和理念相对落后。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最大的亮点就是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双元育人”不仅体现在教学上,也体现在管理中。目前,学校和企业虽然已经“联手”,但二者合作有限,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共同管理。其次,对学生缺乏“动态管理”。当前,部分学校和企业错误地认为将学生培训好送到企业、安排好工作岗位就完成了管理任务。但实际上,学校和企业不仅要对学生由理论知识转换为产能效益进行管理,在学生上岗后,还要担负起相应的技术咨询、心理咨询、思想疏导等动态管理职责。最后,学校虽然安排了实习指导教师,但由于这些教师一个星期去企业一至两次,甚至一个月去一两次,再或者只是电话沟通实习情况,因此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在企业的情况,不能与企业的管理相融合。企业会指派专人负责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但由于学生并不属于企业的正式员工,管理人员多半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老好人”管理模式。

(二)考核评价机制存在问题

1.考核内容设置不科学

科学地设置考核内容对 “现代学徒制”的考核评价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学徒制的考核评价应该围绕 “从哪些方面评价”来进行。但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来看,有63.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考核内容设置不科学。主要表现为学校轻技能考核、重知识考核。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应侧重考核学生的能力与技能,改变过去一考定成绩的局面。目前看,学校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核是不足的。企业把考勤、业绩、工作量等可量化的内容作为考核学生工作的重点,而对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等能突出体现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内容考核明显不足。

2.考核方式设置不合理

考核方式指的是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它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体系中的“途径”,其优劣直接关系到考评结果是否合理。从调查结果来看,有69.7%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考核方式存在问题。一是重“学校和企业”评价,轻“其他”评价。即重视学校里的教师和企业里的师傅给出的评价,而缺乏社会评价、同事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二是重“结果”轻“过程”,即不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学校,都更侧重对“结果”的考核,而忽略了“过程”考核;三是重“统一”轻“层次”,“统一”指的是考核的结果只有两个,即“通过考核”和“未通过考核”。“层次”指的是将考核划分成几个等级,如“初级”“中级”“高级”或者“合格”“良好”“优秀”。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考核”和“未通过考核”的考核标准过于单一,不符合其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与社会对职业技能的考核相去甚远。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考核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魔术师的学徒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