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门”意象的解读

2018-07-14 19:48徐梦婷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21116
大众文艺 2018年7期
关键词:歌妓中华书局诗性

徐梦婷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一、门

“门”的甲骨文由门框、门楣这两扇门板组成,《说文解字》中解门:“门,闻也。从二户,象形。”《诗经•陈风•横门》云: “横门之下,可以栖迟。”由此可见门的重要意义在于守护,在自然界中可以帮助人们躲避风雨和猛兽的侵害,在社会中可以防止人为的侵扰。门所创造的空间将人类从自然界的侵扰中分离出来,给人类带来了家园以及家园中的保护,此时的门不仅仅是两块粗糙的木板,而且充满了无尽的诗性味道。

然而随着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在社会交际中门的意义被不断地添加,它的诗性内涵也在不断地被磨损,取而代之的是门第、门阀等文化引申意义,这样寻找门的诗性内涵的任务就落到了诗人头上,于是产生了门的丰富的艺术象征意义。在诗人笔下,门常常从现实中抽离出来而显露出丰富的诗性意味。

首先,门的诗性意味是指向家园的,在中国诗词中,每当有家园的出现,就会有一扇门静静地立在其中,召唤着离家的人。陶渊明《归来去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在这里“门”共出现了三次,诗人返回家园最先看到的是家的门楣,开心地像个孩童,“门虽设而常关”则象征着诗人重返家园,重新感受家园的温馨与充实。

其次,门的开启与关闭充满着诗性意味。开启与关闭本是门的两种功能,而在诗中却成为通往心灵的开关。闭门,可以将自己放置在一方土地上,隔绝世俗的尘埃与嘈杂的人声。“门前虽有径,绝向世间行”、“穷巷独闭门,寒灯静屋深”,紧闭的门带给了诗人无限的诗意空间。闭门,是为了追求空间的安静与内心的宁静。在柴门内,读书、作画、饮酒、下棋,与门外世界的热闹相比,诗人收获的是无尽的安逸与自由,是精神世界的无限可能性。

二、宋词中的“门”意象

唐圭璋主编的《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中多次出现门意象,这些词或书写远离家园的伤悲,或勾画柴门小院的宁静,或展现街市门店的热闹,或渲染豪门大院的繁华。文学作品往往能反映它所记录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器物等都是时代印记的最好佐证,因此“门”意象的多次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宋代社会封建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促使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社会安定,一些文人安于享乐,流连在街头巷尾、歌妓舞女之间,如柳永的多数创作都是从歌妓的词曲中寻找灵感,甚至是以这些歌妓为创作的原型。宋代歌妓盛行,周密在《武林旧事•酒楼》中记载:“各分小阁十餘,酒器悉用银,以竞华侈。每次各有私名妓数十辈,皆时妆袨服,巧笑争妍,夏月茉莉盈头,春满绮陌,凭槛招邀,谓之‘卖客’。又有小鬟,不呼自至,歌吟强聒,以求支分,谓之‘擦坐’。1”可见当时歌妓众多并且歌妓行当十分盛行。于是一些擅长“男子作闺音”的文人创作多数从描绘歌妓舞女的生活环境、活动工具出发,如“绿窗朱户”、“千门万户”、“门掩黄昏”等等。

(二)失意文人的人生感悟

宋文人的官场生涯大多不是一帆风顺的,如苏轼的一生就是在贬谪、流放中度过的,羁旅途中难免有落魄流放之感。《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苏轼一生漂泊,暮年投荒,经历了无数的磨难。《永遇乐﹒长忆别时》:“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这是送别孙巨源所作的词。友人走后正好三个月了,月亮也圆满了三次,又是一个月圆之夜,苏轼一人喝着酒,没有同醉的人,感觉冷冷清清,卷起门上珠帘,看一眼月影,月光温柔地洒下来,而自己却一夜无眠。门外,月光皎洁,夜色正好,正是赏月的好时间,而门内的人却因无人相伴而无心赏月,小小的一扇门隔离出了两个世界,一处美好,一处落寞,未开启的门就词人未打开的心扉,锁住了无尽的寂寞。

同样夜不成寐的还有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夜如水,风正紧,寒风吹过驿亭,随后,词人将距离从远处拉到近处:驿亭紧闭的大门,它仿佛阻隔了外界的喧嚣,使得词人可以在劳累中悄然如梦,然而还是难以成眠,还是听得到门外马的嘶鸣和人活动的声音。这紧闭的大门,既是现实的意象,更是词人内心的象征。此刻词人的内心就像这紧闭的大门一样,没有可以敞开心扉的人便只好独自忍受孤独。羁旅中的文人,经历了人生的多种磨难,在不断地体味与接受中,是那一扇小小的门,让他们可以暂时与外面凄风苦雨的世界隔离,纵然有千般苦楚,万般无奈,门内的他们可以躲避在这一方小小的世界里自我排遣,物化了的门不仅可以遮风挡雨,更能带来心灵的宁静。

三、门是情感的寄托

中国古代女子,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她们常常无法走出自己的闺阁,那一扇山门既阻隔了她们和门外的世界,也成为了她们倾诉与寄托的对象。宋代文人大多经历仕途的坎坷,流离的遭遇让他们的意志不断消沉,加上宋代理学的约束,使得宋代文人们难以像唐代文人一样直观地表达情感,于是便将内心压抑的情感倾注在各种客观物象上,从而达到抒情的目的。

(一)家园的寄托

门是伴随着房屋而出现的,它的最原始意义是家园,每个流离在外的游子,内心最渴望的就是来自家园的呼唤。即使流年经转,世事变迁,家园的门始终为游子而敞开,而游子们只有看到家门,心才算真正安定下来。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朱红色的华丽阁楼内,有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词人。门内的人因为思念兄弟而又不得见,所以夜不梦寐,辗转到天明。门外是皎皎月光,只是月光再美也无人与之共赏,门外的世界还有自己的亲人在漂泊,想到这词人不免牵挂,多么希望亲人们能推开这扇门同自己共赏月色。此时的门像是词人的心门,等待亲人的开启。

(二)爱情的寄托

宋词中描写爱情的词有很多以相思为主调,而少女少妇一般是相思的主题,因此出现了大量描写思妇的词。封建伦理的约束,宋代经济的发展以及文人入仕意识的加深,使得很多男子离乡背井在外参政、经商、从军,而闺中女子囿于礼教的约束无法同心爱的人一起,只能在闺房中独自思念。一扇门阻隔了思妇和门外的世界,此时的门就成了她们寄托感情的载体。她们通过门可以听到外面的风声雨声,鸟鸣虫唱,进而感知到季节的变化,时光的流逝。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孤枕难眠,隔着那扇小小的门倾听,雨打芭蕉,梧桐叶响,有时还有呼呼的风声,这样凄冷的夜只有自己一人,门外那遥远的地方,自己的爱人是否也在经历风雨的侵扰,是否也难以入眠,这些自己都不得而知,于是内心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隔门而听,听不到爱人归家的脚步声,只有风雨的声音,这样富有诗意的举动带来的却是无尽的思念。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此篇词写的就是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此次离别两人就被这城门阻隔,何时再见,如何相见都不得而知,而那高高的城门岿然不动,仿佛早已看尽了离别之苦。此后,女子只能在城门内默默地等待,而男子在遥远的地方也只能朝着城门的方向寄托思念之情。此刻的门不仅仅是一个物象,更是情感的载体,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心弦。

注释:

1.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

[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华书局,1991.

专著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施蛰存.宋元词话[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歌妓中华书局诗性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浅谈柳永词中的新女性形象
唐代歌妓与唐诗传播的联系
常州“抒情滑稽戏”的江南诗性文化特色及其发展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