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018-07-14 10:19葛发展
读天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小学教学数学思维

摘要:有研究者表示:人的行为通常都是由人的意识所支配的,而意识是什么,意识就是人的思想的基础阶段。可见思想对于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新课标也同时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力争从根源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从思想上转变小学生的行为,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教学;基础教育;数学思维

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教学是提升学生素质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实际教学并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考虑和分析,使得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一、 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 教材的编排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

我国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在进行教材的编排过程中,其知识的结构体系的编排没有结合我国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现状,没有根据小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以及思维发展特点来安排教材知识,现在,我国小学数学教材在知识的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跳跃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在思维上跟不上教材的编排顺序,不能够适应小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小孩子难以适应教材的难易程度。小孩子听不懂就会严重影响这些小朋友在学习数学方面的自信心和兴趣,会大大挫伤孩子们的内心。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思维是以固定的文字方式表达的,所以,这样就会显得非常的抽象,让同学们很难理解。

(二) 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流于形式

在如今的小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观念依旧根深蒂固,教师依然主导着整个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着知识传授的制高点,课堂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地方,教学就是实现传授知识这一目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只需要教师讲,学生听就够了,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机械地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教学,而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安排教学进程,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节奏和学习内容,有些学生只能片面地模仿教师的书写和计算过程,而不能通过学习、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另外就是数学教师本身的思维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有所限定。这很大一部分基于部分老教师,思想较为陈旧,不能及时做到与时俱进,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比较落后,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多向思维的培养。

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 将知识前后结构进行联系

小学数学教材中主要将内容以文本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教材内容难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对此,教师应积极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使其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相适应,以便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热爱程度和掌握程度。例如在数学教学“认识小数”一节内容中,教材有安排了相应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这种安排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着适应性的,但在后期又安排了找规律等教学内容,而不是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乘除法等教学,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会对之前的知识有所遗忘。也就是说在穿插了其他知识之后,学生很有可能对小数教学知识有所遗忘,日后再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时,仍然需要从头再来。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同时对学生的思维也造成了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将旧知识与新学的知识之间联合起来,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识体系,建立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注重思维过程的展示,帮助学生逐渐内化思维过程

数学是逻辑思维的学科,是一个在大脑中完成的抽象过程,这对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获得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很有难度。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地将思维过程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看到”或者“听到”思维这个过程。比如在具体的数字运算中,低年级老师可以借助教具,帮助学生建立起数量的概念。在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教学时,可以先借助教具进行讲解,然后带领学生在没有教具的情况下,在大脑中回忆教具教学的过程,最后过渡到可以直接在大脑中想象出与所要计算的数相符合的实物数量,进行计算,然后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直到掌握相应的计算法则,这其中还包括一个用数字表示的计算过程的阶段。这就是一个生动的内化过程,能够帮助小学生逐渐摆脱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

(三)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高级的认知能力,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应该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时,应该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在进行基本的概念、法则教学后,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教师应该提出更多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问题,指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做练习时,要坚持“求精不求多”的原则,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探究解题方法,帮助他们建立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注重知识点的复习和提炼,发展他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总结的能力,为更高级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三、 结语

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的思维比较具象化,因此很难理解抽象性的知识。当代数学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简约化、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掌握好教材中的内容,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月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9).

[2]吴红川.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3).

[3]朱菊香.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6).

[4]季冬平.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操作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11):62-64.

作者简介:

葛发展,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桥北乡第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小学教学数学思维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