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MOOC学习自主能动性调查研究

2018-07-14 02:23程玉梁艳秋程莹莹杨华石俊杰吴运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

程玉 梁艳秋 程莹莹 杨华 石俊杰 吴运明

摘 要 在MOOC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控制学习进程,自由度比较大,不少学习者出现“刷课”现象,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发生改变。通过对在校本科生进行基于MOOC的大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研究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进而了解大学生MOOC自主学习的现状。

关键词 MOOC;学习自主能动性;大学生;刷课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4-0015-03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MOOC learning, learner autonomy, choose the teacher autonomous control learning process, degree of

freedom is bigger, so many learners appeared a lesson “brush” phe-nomenon, learning initiative change independently. This study of college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initiative study MOOC,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 analyzing the questionnaire data effectively, and understand the MOOC autonomous learn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t present.

Key words MOOC; independent learning initiative; college student; brush

1 前言

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可直接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内亦有人译为“慕课”。一般认为MOOC模式起源于基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1],它的出现带动了大学课堂教授方式的逐步转变,虚拟课堂在高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重视,对全球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很少有人对大学生MOOC学习自主能动性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现状将有助于了解大学生MOOC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可提出提高自主能动性的策略。研究大学生MOOC学习自主能动性的现状,是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MOOC学习自主能动性的关键一步,因而本文进行了相应调查。

2 问卷设计与实施

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的基本资料,包括学生性别、年级、专业等;2)大学生MOOC学习自主能动性现状,主要了解大学生接触MOOC的时间、途径以及原因,使用MOOC的频率以及平台,对MOOC的体验以及MOOC的优势,刷课现象的程度、因素以及解决方法等。

问卷初步设计完成之后,首先进行预测。先发放10份问卷,进行问卷正式发放之前的预填,根据他们的回答,并结合与他们的交流,改正问卷中的部分措辞和选项,使学生更快更方便地理解问题和回答问题。

确定调查对象 研究者选取某师范大学八个专业四个年级中的500名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大学生MOOC学习自主能动性调查》纸质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487份,回收率97.4%;经过对问卷进行严格筛选,有效问卷460份,有效率94.46%。

调查问卷实施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都是采用进入大学教室的方式,利用大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当场发放问卷,提前对问卷的填写方面进行说明,使大学生能够更方便地作答,最后当场回收问卷,保证问卷的回收率。

3 大学生MOOC学习自主能动性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了解MOOC的途径以及使用的平台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得: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MOOC比较了解,并且有38.39%的大学生比较熟悉MOOC,而他们了解MOOC的途径也是多样的,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目前大学生了解MOOC主要是来自于网络的信息传播和教师、同学的宣传;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更偏向于教师或者同学的推荐;性别对大学生了解MOOC的途径无显著影响。随着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学习者对MOOC平台的课程内容、软硬件设备、学习效果以及服务水平都提出新的要求[2],也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的平台。

研究者对大学生平常使用的MOOC平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41.07%的大学生学习MOOC是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约71.88%用智慧树学习MOOC,约7.59%是在果壳网上学习MOOC,有10.27%是在其他平台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在中国大学MOOC和智慧树中选择进行MOOC学习,并且对平台的选择不受性别的影响,即在进行平台选择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其选择结果大致相同,分别为中国大学MOOC和智慧树。

大学生学习MOOC的频率以及体验满意程度 大学生每周学习MOOC的时间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数据显示,大学生中大部分人学习MOOC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占比为55.36%;一小时到两小时的占比为25%;两小时到四小时的占比为12.5%;超过四小时的占比为7.14%。研究者分别将性别、年级与每周学习MOOC的时间进行交叉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习MOOC的时长随着年级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对于性别而言,在学习时长方面基本上保持可占比的一致性。

大学生对MOOC学习的体验满意数据如图2所示。

课件内容、师生交流、生生交互是影响MOOC学习者满意度的关键质量指标;学习者满意度受到感知质量的影响最大,同时受到感知价值的直接作用,而学习者期望对学习者满意度具有较强的间接解释力度;学习者满意度的提升对其继续学习意愿影响效果显著[3]。因此,大学生MOOC学习满意度是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47.77%的人对MOOC学习的体验为一般,这些学生对MOOC态度中立,进一步来说,出现这种情况有三种原因:1)他们并非完全自愿地进行学习,而是由于专业要求进行学习;2)虽然没有强制进行学习,但是他们并没有认真进行MOOC的学习,只是在为了完成任务而观看网络课程,甚至说处于刷课状态;3)学生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MOOC平台,虽然认真地进行了MOOC学习,但是很难融入这种MOOC平台的学习环境,所以导致他们对MOOC没有深刻的体验。约有38.39%的大学生对MOOC学习的体验感到满意,有8.48%的大学生感到非常满意,只有极少数人感到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MOOC中学习的时长主要集中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并且与性别无关,但是会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步缩减在MOOC学习中投入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对MOOC学习的满意程度处于一般水平;大学生在学习体验的选择上,性别、年级的影响较小。

大学生接触MOOC的原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其核心为学生积极主动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4]。因此,了解大学生接触MOOC的原因,对于分析大学生MOOC学习自主能动性大有裨益。大学生接触MOOC的原因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专业要求是大学生接触网络课程的主要原因,比例高达65.18%。该类学生会有特定专业的教师对MOOC学习进行要求,一般会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平台进行学习,或者在指定平台上进行指定内容的学习,然后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部分大学生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占总人数的12.95%。随着在校时间的增长,大学生一般会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不是很高,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知识补充,MOOC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有一部分学生因兴趣爱好而选择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所占比例为10.71%,因为MOOC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课程进行学习。因周围人的影响去学习MOOC的只占总人数的5.36%。这是因为大学生一般都具有独立思想,从众心理会慢慢减弱,很少会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做法。

综上所述,大部分人接触MOOC等网络课程是专业要求的原因,也有一部分人是因兴趣爱好或想要自我能力得到提升进行学习。性别对大学生接触MOOC的原因无显著影响,而随着年级的增长,专业要求和周围人的影响这两个因素所占的比例逐渐变小,而兴趣爱好和自我能力提升所占比例变大。

大学生刷课程度 由于缺乏约束和自制力,不少学生在MOOC学习中成了“刷课族”。刷课是指网络课程学习者单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网络课程学习,在学习期间从事与网络课程学习无关的事情。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遍,刷课现象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在进行网络课程学习时存在刷课现象,且程度不一。分别将性别与刷课程度进行交叉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的刷课现象比女生严重,即性别对刷课现象的程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从年级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增多,学习动机加强,理解、掌握知识能力增强,所以刷课现象程度降低。

综上所述,大学生刷课现象存在并且比较严重;性别对刷课现象的程度具有一定影响,男生存在的刷课现象比女生严重;随着年级的增长,刷课现象程度降低。

大学生刷课的原因 刷课在网络课程学习中越来越普遍,其产生有两大原因:缺乏兴趣、任务需求。学习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强有力的内心动力,是促使人們主动进行学习的关键因素,兴趣的缺乏必然会导致人们学习动机的减弱,进而产生刷课现象;有一部分人因为想要得到MOOC某门课程的证书,或者完成学校、教师要求的各种各样的任务而进行MOOC学习,只是单纯地为完成任务,而不能主动地进行学习,进而产生刷课现象。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综上所述,刷课现象产生有两大原因,分别是缺乏兴趣、任务需求。性别对大学生刷课现象原因有所影响,大部分男生认为刷课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任务需求,而大部分女生认为刷课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缺乏兴趣。

大学生对自主能动性的认识 自主能动性学习不仅是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而且是整个学习期间的“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以及为了搞好这三个“自我”而进行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5]。

数据分析显示,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一般,占总人数的69.2%;极少数人认为自己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很高或很低,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同时,大约有11%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较低,1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主能动性较高。由此可得知,多数人的自主能动性处于中等水平。

约有55%的人对自己的自主能动性一般满意,此部分人群大多为中等年级的大学生;约有35%的学生对自己的自主能动性不满意,其中低年级男生占多数,可见低年级男生在学习网络课程时还不太专注。另外,还有少数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很满意,约占总人数的9%,并且大部分为高年级学生,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有相应的增高,并且其中女生居多,可见女生的自主能动性较易提高。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自主能动性一般;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一般满意,并且性别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女生的自主能动性高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会有相应提高。

4 结论

本研究报告针对大学生在新兴网络课程MOOC的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做出调查、讨论、数据分析。大学生接触MOOC的主要途径是教师、同学的传播和网络平台的宣传,而他们进行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要求。但是,相比于传统课堂,大家更倾向于在MOOC平台上进行学习,因为MOOC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自主能动性一般,他们在学习中的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研究者也得出部分影响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的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原有的知识结构以及自我效能感等。通过对大学生自主能动性现状的研究,帮助大学生了解现状,进而提出改进策略,有助于大学生在MOOC学习中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根福.MOOC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6(1):100-111.

[2]池忆.基于学习者满意度的MOOC平台持续使用意向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3]戴心来,郭卡,刘蕾.MOOC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大学MOOC”学习者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2):17-23.

[4]赵俊峰,崔冠宇,彭雅静.大学生自主学习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60-63.

[5]罗福午.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自我评估[J].中国建设教育,2006(10):3-6,16.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