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2018-07-14 17:53郭秋生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心理健康

郭秋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和今后的社会压力也在随之加大。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能从本质上帮助学生减少一些心理问题,让他们可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学习,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社会、面对自己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高职教育;心理健康;情绪控制

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缺失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分析

1.高职教育改革方面存在缺失

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不同,它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提高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为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職院校并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重视,往往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上面,这无疑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一个缺失。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的教育体系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调整。要紧跟新时代教育步伐,不仅要丰富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社会技能,还要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为此,高职教育需要遵循新时代的社会规律去培养技术高、素质高的人才,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实现高职教育的改革。

2.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承受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容易产生挫败感,造成他们的心理障碍。而高职学生在自我保护意识方面也比较匮乏,无法正确规范自我行为,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较为浮躁,吸烟、喝酒、打架、欺凌等行为时长发生。还有一部学生过于自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一旦遇到一点困难或者挫折就会悲伤甚至崩溃,还有的学生则过于自卑,容易在学习中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对自己的将来更是忧心忡忡。

另一方面,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也会让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例如,高职院校专业课的学习内容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困惑和迷茫。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们觉得专业课程内容过于复杂和枯燥,不仅缺乏学习动力,也掌握不了学习方法,最终导致他们身心疲倦。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尽快建立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去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

二、高职院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

1.学校要对心理素质教育引起重视

高职院校学生之所以容易出现负面的心理问题,这和他们学习负担过重、就业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所以对于学校来说,高校领导首先就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应该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当中,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然后让他们有强大的意志力,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让他们学会控制自我情绪,这样就可以慢慢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最后,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之后,教师也要选择更符合现代学生心理特点的书籍,根据他们的心理变化规律去调整教学内容,让内容可以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内容,建立心理咨询部门

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在遵循传统教育的基础之上,教师也应该根据学校的职业特征去不断优化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可以用阳光的心态拥抱自己的生活。为此,院校教师也可以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来安排教学计划,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这样能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建立心理咨询部门去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障碍,因为我们都知道心理疾病是不断累积起来的,而学校建立心理咨询部门就能及时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要招聘一些专职的工作人员并对其加强专业素质方面的训练及管理,才能使之发挥心理咨询部门的最大作用。

3.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校园活动的建设

学校的人文环境也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学校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要建设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通过环境氛围去正确地引导学生,去提高学生的精神力量,从而减少学生负面情绪的增长。教师也要组织学生优化班级内的环境,让教室更加整洁、干净,如摆放绿植放松学生的身心,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和紧张的情绪。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多开展一些校园活动去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态度,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所要承受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学校和教师不及时疏导学生的情绪和状态,就很容易让学生出现一些心理疾病,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展。与此同时,在新课改的引领下高职院校也要不断丰富心理素质课程内容,不仅要从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入手,也要从学校的人文环境、文化活动入手,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为社会及国家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