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器乐教学奏响音乐素养教育
——谈基于核心素养的三种器乐教学模式

2018-07-15 07:34彭玉蓉
黄河之声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电子琴器乐乐器

彭玉蓉

(广东北江中学,广东 韶关 512026)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核心素养是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学科作用。高中音乐教学要针对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的培养,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音乐实践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

音乐的表现形式分唱歌与器乐两大类。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粤教研[1996]6号文《关于加强中小学器乐教学的通知》精神,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将器乐纳入教学内容,进行器乐教学。并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进而促进提高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逐渐积淀和培养其音乐核心素养,构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三种器乐教学模式。

一、“生活—创作—演奏”模式

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当然也是器乐的源泉。为此,每学期我都挤些时间带领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从中获得素材,培养情感,以新颖方式去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热情和创造活力。如,我在准备为学校民乐团学生排练由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源的同名管弦乐曲改编的《瑶族舞曲》时,先带学生去我市的乳源必背瑶寨去观光采风,并观看了当地歌舞团表演的节目。当学生们看到瑶族演员在竹竿上跳起欢快有趣的舞时,大家情不自禁地加入他们之中,一起欢跳。当看到演员穿着瑶族服装,手拿着民族乐器弹奏着优美的旋律时,学生陶醉了,有些学生不由自主地学着演员的神态在动手弹奏。在夜幕降临之际,同学们还和瑶族同胞一起围着篝火旁随着乐曲歌唱着、欢跳着、旋转着……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情绪高涨,高潮叠起。回校之后,我给民乐团学生《瑶族舞曲》总谱并看录像,同学们一看录像,立刻被那欢乐场面和迷人的音乐所吸引、打动,纷纷拿出属于自己乐器部分的乐谱进行练习,很快就弹拉吹奏出来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意境进行二度创作。学生回忆起在瑶寨参观采风的情景和切身体验,创作灵感一触即发,所演奏的《瑶族舞曲》充分表现了该曲的思想感情且颇具新意境,效果相当好。我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激发学生音乐创造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学生体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语)。向着音乐创造之路前进!

二、“欣赏—创作—演奏”模式

从当前高中音乐课程计划来看,还不可能过多地带学生深入生活,所以,我按照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多向性、跨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从欣赏入手。为学生创设刺激创造性思维的情境,培养学生多方向、多角度理解音乐、选配乐器、表现音乐的习惯,以发展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如,上高中音乐欣赏课美国歌曲之王福斯特作词作曲《故乡的亲人》时,我没有完全照搬教材,而是要学生为老师伴奏。我先让同学们感受一下我演唱时的强弱对比、面部表情,思想感情,尔后让他们用竖笛随着我的情绪上下起伏、强弱对比来为老师伴奏。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对《故乡的亲人》已有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进一步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进行歌词创作。同学们一下子活跃起来,跃跃欲试。有的思念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的思念的是故乡的一草一木,有的思念的是乡土人情,有的学生甚至想到已经毕业了的学校与老师。同学们思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迅速升华,凝聚在笔端,写出一首首挚情昂扬的好歌词。如,“坐在那弯弯曲曲的河边,无忧无虑,在那里有我的亲朋好友,我终日在怀念,离开亲人,离开朋友,让我寂寞,离开我那亲爱的故土,使我更加怀念。”

此时,我趁热打铁,选出一位同学的歌词,让全体同学自己把握这位小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选器伴奏。有的选竖笛,有的选口琴,有的选电子琴,有的选小提琴,有的选打击乐,有的选几种乐器组合。最后,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个(组)进行演唱伴奏表演。充分展示了他们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才能。我经常运用这些对同一音乐主题、同一歌曲,进行多向理解和表现,选择不同乐器,乐器组合来演奏同一音乐主题、同一歌曲的方法,发展学生发散型思维和聚合型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欣赏—联想、想象—再创作—演奏”模式

想象是人类的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心理学上把它具体分为创造想象和再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在过去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重新改造和组合,创造出新表象的心理活动;再创造想象又称再现想象,是指按照对已有事物的描述和表现,再创造出这个事物形象的心理活动。音乐教学具有这两种心理活动,是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学科。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乐器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在音乐广阔的天地里翱翔,丰富想象力。

电子琴是一种具有多功能音乐表现手段的现代乐器,它多音色多节奏,可模仿多种管弦乐器及打击乐器,对开发学生想象力很有作用。所以,我常用电子琴引导学生欣赏名曲,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进行再创造和演奏。

例如,在欣赏《长江之歌》时,我就选用电子琴的弦乐及电钢琴的音色,并用雄壮有力的和弦型及较为抒情的琶音作为伴奏。引导学生在听老师奏出时而庄严雄壮时而抒情婉转的音调时,展开联想想象,同学们联想想象力非常丰富。不仅联想到了长江的宏伟,奔腾、博大的气势,万里长江的壮丽景色,而且联想到了祖国的锦绣山河和赞颂祖国的美妙诗句:“江山如此多娇……”,甚至联想到了长江大堤上百万军民抗洪抢险的英勇奋战的场面。电子琴演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丰富、深远的意义,引发学生深思、遐想,想象力由此而丰富。

有了充沛的激情,有了丰富的想象,进行再创作便有了前提和基础。

例如,我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古代乐器——编钟,我就运用了电子琴中的民族音色的特殊功能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感受古代编钟独有的特色,然后让学生自己在电子琴上根据编钟特有音色,结合古曲《关山月》进行联想并创作二个乐句的旋律。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利用电子琴编钟的民族音色,创造了颇具古曲气息的乐曲。例:

再由作曲者本人利用电子琴进行演奏,其他同学一起加入进行合奏,同学们很投入,仿佛又回到古代清幽淡雅的时代。这样的课师生配合默契,很受学生欢迎。

我用这三种模式进行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想象力,提高了学生音乐素养、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发挥了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优势学科作用。现在,每个学生初步掌握了一种乐器。民乐团、竖笛乐队、电子琴乐队的节目在各级各类文艺演出(比赛)中深受领导、专家和师生的好评,多次多项获省、市奖励。校大型民乐团经过20年的坚持,已成为学校的品牌乐团,先后被评为市、省、国家级优秀社团,并获奖全国级二项、省级五项、市级十七项。尤为可喜的是,器乐带动了声乐,获得过全国少年儿童新创作歌曲大赛、广东省中小学文艺调演、全国中小学文艺汇演比赛(录像选拔赛)等奖项,更有两名高中学生作词作曲的歌曲《你要远走》参加由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被选为大赛指定演唱作品。同时,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发展,我参与了韶关市研究性学习《高中音乐高效课堂的研究》、广东省乡村音乐教材《广东汉乐》的编写;在《广东教研》发表了论文《运用器乐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论文《让高中学生音乐生活充满乐和美》获第十二届中南六省(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教育教学论文评比高中组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南粤优秀音乐教师、广东省优秀音乐家。■

猜你喜欢
电子琴器乐乐器
学乐器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媒介视角下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播和发展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琴设计
乐器
电子琴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