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文化“活”起来

2018-07-16 07:05铎印
杭州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文创乡土乡愁

文 铎印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文化价值正在释放。春来百花开,时下各地的油菜花节、梨花节等节庆活动如火如荼,不少人走进乡村田园,不光是图吃喝游玩,更愿意扭秧歌、听大戏、干农活,体会不一样的乡土生活,农村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越来越有吸引力。

在很多的农村人心目中,乡村是母亲的唠叨、儿时的玩伴、房前的小溪、婉转的鸟鸣,无不寄托着浓浓乡愁,它们深深融入血脉之中,成为人们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留住乡愁、记忆,让乡村变得更美丽,是每一个人的梦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离开了文化,乡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徒有其表,无法实现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乡村文化“活”起来。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不是一味去孤守空心化村庄,也不是追求乡村和城市一个样,而是要尊重不同城市和乡村的不同文化,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要深度挖掘和发扬当前乡村现有文化资源,通过进一步的政策支持、价值引导和多方参与,使农村文化产业逐步成长壮大,为乡村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乡村振兴,必须重视乡村文化的建设,用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明、推动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基本目标,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乡村经济升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通道,绝不能单纯依赖外部力量支撑,更应坚持自身核心地位和发挥自身核心作用,培育好当地文创土壤,建立市县镇村等多级联动培育机制,不断优化文创环境,增强产业发展实力。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要积极培育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村民文化自觉,发挥村民在文化建设、管理和共享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文化,有着成风化人、立德树人的力量。推进乡村振兴,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必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做到用文明熏陶乡村,补齐乡村的文化短板,不遗余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用乡土文化来提升乡村发展品质和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民树立对美丽乡村、文化乡村的自豪感,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收获更多幸福。

猜你喜欢
文创乡土乡愁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陶溪川文创街区
乡愁
江澜新潮
乡愁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九月的乡愁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