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便秘问题的前瞻性控制实践研究

2018-07-16 08:30龚丽萍孙美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前瞻性心肌梗死对象

龚丽萍 孙美华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二科,新疆 石河子 832008)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内科系统中发病致死率均较高的急危重症类型,故该病种的临床护理问题复杂而多变,便秘就是其中一个常见而重要的护理难题[1],卧床休养的长期性、病情所致饮食限制性、排便方式的被迫改变、老年病例胃肠蠕动与消化能力的低下性等是便秘问题出现的主要来源。便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来说,不但是身心不适的重要促发因素,同时也是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猝死的直接诱因[2]。由此可见,做好便秘预防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恢复与康复预后结果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本研究尝试采用便秘问题前瞻性控制法对急性梗病例施以专项干预,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择2017年3至7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62例纳入研究对象之范畴,男性心肌梗死者42例,女性心肌梗死者20例,平均年龄(51.22±11.03)岁,按每组31例随机等分为对照、试验两组病例,两组心肌梗死入选者之性别与年龄的比较显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病例接受常规形式护理,含急救配合、病情动态进展观察、基础护理服务、健康促进教育等内容,试验组于此基础上加用便秘问题前瞻性控制法干预,具体如下:①认知方面的前瞻性控制。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对于便秘危害性存在认知偏差,致其便秘预防遵医度不佳。责任护士在评估护理对象病情初步稳定后的第一时间就开展便秘预防专题教育,促成其认知偏差的成功扭转。②情绪方面的前瞻性控制。疾病打击、预后忧虑等致患者受控于严重情绪障碍状态之中,会对其正常消化吸收排泄机制等形成间接抑制效应。全体护理人员均应承担起护理对象的情绪安抚与心理疏导之职,在各个护理时段、护理环节中寻找合理的切入点解决护理对象情绪障碍问题,帮助护理对象尽快完成环境适应与角色转变过程,以常巡视、常观察、常倾听、常沟通、常疏导的方式陪伴与支持护理对象渡过心理危机。③饮食方面的前瞻性控制。饮食量过少、摄入食物结构不当等易致食物容积不足、残渣肠内滞留等后果,成为便秘形成主要推动因素。护理工作者加强科学合理饮食告知性指导,同时深度介入家属饮食支持活动,自然引导家属向患者提供具备促排便效应的饮食类型。④排便模式方面的前瞻性控制。对床上排便的适应不佳、既往无规律性排便型态等的存在,会引发严重的便秘问题。护理工作者注意安全私密性排便环境与氛围的成功营造,尽可能使护理对象有机会处于接近于既往排便环境的状态之下,训练与督导其定时排便行为的积极养成,同时强调不可用力排便的重要意义,引导其排便时维持心身放松状并以张口呼吸方式获取腹部压力的减轻。⑤活动方面的前瞻性控制。为限制心肌氧耗于适宜范围,患者需接受一定时长的卧床休养与活动量逐步过渡期,如此活动量的减少亦带来了较大的便秘隐患。指导与协助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对象通过腹部按摩来代替全身活动所形成的促肠蠕动效应,及时施以病情评估以适时完成主被动活动策略的调整、跟进与落实。

1.3 评价方法:统计记录两组急性心肌梗死观察对象干预后的便秘发生例次,便秘发生率以发生便秘者例次占总心肌梗死入选者例数之比例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工具完成本研究数据分析处理工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对象干预后便秘发生率之比较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如显示P<0.05,则视为具备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对象干预后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类型急性病例(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对象干预后便秘发生率之比较

3 讨 论

据佟娜[4]等研究者长期性临床实践与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问题主要来源于不当饮食习惯、活动受限性、相关认知偏差、负面情绪以及排便模式改变等因素,便秘问题形成后虽可通过药物干预加以解决但无法指向根治,便秘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伤害表现在两方面,轻者致生理不适、负面心理加重,重者会因便秘时用力排便行为而直接诱发心律失常、猝死等恶性结局,故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施以主动性便秘预防的产出效益远高于便秘实际发生后的被动性解决护理模式[5]。

本研究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便秘问题来源引入前瞻性控制干预法,以强化教育途径引导护理对象充分领悟便秘危害性及预防价值,以多元化情绪障碍解决方式降低护理对象心理应激性便秘风险,以科学饮食引导与协同式合理饮食支持策略保证护理对象免受不当饮食所致便秘之威胁,以高质优质的排便环境营建、良好排便模式调适与养成等方式,推动护理对象床上排便适应性行为发展度,并注意排便时主动规避用力行为以降低可能的恶性结局发生率,指导并协助护理对象通过安全有效、逐步进阶的被动主动活动发挥积极的促肠蠕动效应,使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对象在接受上述综合性便秘风险前瞻性护理干预之后,情绪与心态趋于稳定平和,以高度的便秘预防意识与行为,对护理工作者所采取的综合性便秘预防护理活动进行良好配合,最终获得了可靠的心肌梗死后便秘预防效果。正如本研究表1所示,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对象干预后便秘发生率低至6.45%,显著低于对照组同类型急性病例的25.81%。

猜你喜欢
前瞻性心肌梗死对象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