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语言幽默在提高汉语国际教育课堂趣味性的应用研究

2018-07-16 11:39罗程程
北方文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幽默趣味性

罗程程

摘要:许多外国学生认为汉语十分有趣,却抱怨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无聊,实则是因为教材编写过程中以及教师授课过程中忽视了教学的趣味性。论文将论述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学趣味的重要性,并对汉英幽默进行对比。中国传统语言幽默,如绕口令、相声及小品等其实蕴含着大量汉语语音语法幽默的例子,从多维度探究其幽默原理,并将中国传统语言幽默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以期提高教学趣味性,由此提出对教师教学以及教材编写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语言;幽默;汉语国际教育;课堂;趣味性

一、汉语国际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学家斯维特洛夫曾提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不仅是外国学者,我国学者黄新宇也曾经通过大量例子证明了幽默语言在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活跃气氛,画龙点睛,妙语纠误,寓教于乐。汉语国际教育亦是教育的一种,这一点同样适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声、小品、等中国式幽默则更是趣味十足。然而,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很多留学生抱怨课堂沉闷,上课无聊。李泉对编者、教师和学生对不同的教材编写原则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列,趣味性原则被学生首选却被教师和编者忽略。[1]

赵元任提出,汉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已经接受过相当于中国大学汉语专业四级的正规学习教育或超过3000学时全日制汉语强化课程教育,掌握了8000多汉语常用词及与之相应的语法和文化背景知识,基本理解中国人特有的幽默方式,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高级阶段合理有效运用教学幽默是切实可行的。[2]而本文并不满足于趣味性在高级汉语学习者课堂中的应用,试图寻找适合初中级学习者的素材并融入教学。

二、汉英语言幽默对比

幽默理解具有及时反馈的特点,就是幽默受众看到或者听到之后,抓住了“幽默点”,(相声称之为“包袱儿”)产生“笑”的冲动。不同年龄、不同阶级的人可能对幽默的解读有所不同,如果贸然让留学生去看传统的相声小品,他们会一头雾水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在研究如何将中国传统语言幽默应用于教学之前,有必要对汉外幽默进行对比,本文暂且以研究汉英幽默为主。

(一)汉语幽默的幽默技巧

1.语用原则

幽默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有时候运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策略,这是语言本身的幽默。除此之外,是语言文字作幽默内容的载体将其情节叙述出来,而语言本身并不构成幽默。[4语用原则较复杂,前人研究也较为详尽,这里仅举一例试说明。例如:

大学老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到课率太低,于是说:“同学们,坐好不要说话,一会儿我们玩个游戏——点名。”点完名后,他叹口气说:“在座的你们应该感谢那些上课不来的同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你们及格的几率才大大增加了。”全班哄堂大笑。

老师没有明说批评那些翘课的同学,但是这句话的语用功能却是:平时好好上课的学生,至少能及格。从这个角度来说,无形中给在场的同学带来了轻松的氛围。

2.谐音

谐音,指彼此几乎没有内在联系,却被同样或者极为相似的语音外壳所包裹的语言现象。例如:

赵本山:请听题:树上骑(七)个猴,地上一个猴,加一起几个猴?

范伟:八个猴!

赵本山:错!

高秀敏:俩猴,

赵本山:树上骑着个猴,地下一个猴,加一起俩猴。

范伟:骑着呀?

高秀敏:骑马那个骑,

赵本山:要我说你这智商有问题没?

范伟:你别,你别,你别......我明白了......。

赵本山:还听题,树上七(骑)个猴,地下一个猴,一共几个猴?

范伟:俩猴!

赵本山:错!树上七个猴,地下一个猴,八个猴,

范伟:你上边骑七个,树受得了嗎?

赵本山:它掉下来也是八个猴,就你这智商还......

上面是小品《卖车》的选段,数词“七”和动词“骑”谐音产生了数不清几只猴子这样的幽默。谐音使得听者在理解会话的时候产生了思维的偏离,这种偏离恰好产生了幽默效果。

3.押韵

中国文学一直有押韵的传统,而一些小品、相声或者日常语言中的押韵,使得语篇就像是打油诗,环环相扣,结构紧凑,让人发笑的幽默效果。例如:黄宏:东风吹,战鼓擂,装修离不开黄大锤,砸了这家砸那家,让我砸谁我砸谁。《砸墙》

4.语法

汉语词汇中一个字常有不同的义项,有时候,某个字的不同用法会成为很好的幽默形式。例如:

赵本山:你们家的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

范伟:因为我们家的小狗讲究卫生!

赵本山:错!

高秀敏: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来。

赵本山:正确。

《卖车》

这里由于“生”一种是“生长”的义项,而另一种是“生育”的义项,由此造成了一诙谐的幽默对话。

5.修辞

汉语中比喻、夸张、拟人和反语等修辞,都有可能带来幽默的效果。例如:

那锁质量可真差,一捅就开,一包方便面能开一个小区。

郭德纲在相声中的夸张用法,幽默诙谐地讽刺了小区门锁质量不好,不失为一个成功的包袱。

6.文化

有时候,在对话中巧妙运用一些文化知识,也可以带来生动有趣的效果。例如:

乙:干脆,你有什么菜吧?

甲:凉菜有狼心狗肺,鼠肚鸡肠,提心吊胆,抓耳挠腮。

巧用贬义的成语作为菜名,本来用来形容人的贬义成语端上桌子吃掉,颇有趣味。

除了成语,还有歇后语等特定词汇用法,以及与中国特殊的风土人情相关的文化内容,如果能巧妙地融入到言语中,可以形成浓厚的幽默趣味。[5]

(二)英语言语幽默的幽默技巧

1.语用原则

哲学家H.P.Grice提出了著名的会话理论,他的假设是:“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的交际成功的愿望,为此人们需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6]这些原则和准则就是合作原则,他提出人们在生活中交谈一般是符合合作原则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违反它。幽默就是违反合作原则的典型例子。[7]例如:

A history teacher and his wife were sitting at a table,the wife asked“Anything new at work”,and he replied,“no,I am teaching History.”

丈夫的回答,违反了质的原则,给出因为自己教历史所以没有新鲜事的回答,造成幽默效果。

2.语音

英语笑话也常常是由于音同或音近却意义不同产生的。例如:

“My Business is looking up,”said the astronomer.

“Mine is going up in smoke,”complained the cigar-maker.

“Mine is all write,”chuckled the author.

“Mine is just sew,sew,”remarked the tailor

“Mine is growing,”the farmer boasted.

“Ours is pretty light,”snapped the electric light man.

“Mine is picking up,”smiled the cheerful rag picker.

“Mine is looking better,”opined the optician.

这几个人所使用的词都是既描述了自己工作的内容也体现了自己工作的状态,无形中双关造成了幽默。

3.歧义

歧义有点类似于上文描述的词汇语法,但是歧义不仅仅是由于词汇语法造成,有时也可能是因为教育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而产生误会。例如:

A secretary of bankrupt firm was called in testimony.The judge inquired her severely,“Do you know the outcome for false statement?”“Yes,”the lady answered,“the boss has promised to give me 2,000 dollars and a fur coat.”

法官问做假证的“后果”,可这位女工却将“后果”理解为“报酬”,outcome的双重含义形成了歧义,带来幽默效果。

4.修辞

修辞部分,英语的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与汉语修辞比较相似,在此不再过多叙述。

(三)汉英言语幽默的对比分析

汉语幽默和西式幽默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二者涉及语音语法方面的差异虽有,但是不是特别大,因此对比分析笔者更想要从语言色彩来进行。这里,笔者想着重介绍黑色幽默、玫瑰色幽默和冷幽默这三个概念。[8]

黑色幽默,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源自美国的喜剧。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黑色幽默:

Murderer James French has been attributed with famous last words before his death by electric chair:How's this for a headline?'French Fries'.

不難看出,黑色幽默总是与死亡疼痛等挂钩的,它的背后带着浓厚的荒诞、阴暗甚至残忍的色彩。

而玫瑰色幽默则与之不同,玫瑰色幽默也属于西式幽默,起源于浪漫的法国,常常以温柔和蔼的方式嘲弄某些生活方式和不足之处,给人以幽默感。比较典型的玫瑰色幽默是将动物拟人化,或者为伤感的故事设定一个出人意料的大团圆结局。[9]例如:

她接到喜欢了七年的他的电话。他对她说:“我们在一起吧。”尽管听到电话那头别人的窃窃笑 声。她还昰淡定地说:“好啊。”然后她问:“大冒险又输了吧?”他说:“我选的是真心话。”

而冷幽默与前面的黑色幽默和玫瑰色幽默都不同,它起源于中国。[8]冷幽默是那种淡淡的、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的幽默,是让人发愣、不解、深思、顿悟、大笑的幽默,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幽默。林语堂先生也认为:“中国幽默不是粗犷豪放的大笑,而是内心静默的理会,是嘴旁轻轻的一弯儿微笑。”[10]例如: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冷笑话:远古的时候,两只猴走在路上。走着走着,一个说:“咦,我们怎么会站着走了?”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回头说:“……我们不是猴么?怎么会说话?”

粗读只觉好笑,细细读来却发现里面蕴含深意。国际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使用可爱或者圆满的玫瑰色幽默,辅之以冷幽默,尽量避免黑色幽默,杜绝笔者没有提及的不健康的白色幽默和黄色幽默。

三、中国传统语言类节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承认一些语言幽默在提高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与功能,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点是,我们只是通过幽默的方式,有趣的手段创出一个活跃的氛围让学生们更有效率地学习汉语,绝不是为了让学生无意义地大笑。

(一)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幽默的傳统语言节目素材,对话或者选段的文字作为阅读材料,或者干脆就选取一些视频的选段给学生观看,还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听力口语,逐步适应正常语速,而不是止步于教学语速,出了课堂说的就是假中文。并且同学们在锻炼语音词汇语法的情况下,还设身处地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增添对中国的文化认同与心理认同。

通过笔者与留学生的交流,发现很多人对小品相声感兴趣,并且在留学生才艺表演中经常选择此类幽默语言节目。有时候,即便是朗诵也喜欢穿上中国的大褂儿。从这里入手,完全可以开设相关的文化课堂,例如相声班、小品班等等。同学们对此十分感兴趣,在强大的学习动机驱动下,定有极高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上,语言类节目的引用,更多可能体现在举例上。以往老师举例总喜欢一板一眼的例子,而在笔者的趣味汉语课试讲中采用了《钟点工》选段来讲解比较句:

宋:你呀,你指定是瞅着人家老太太长得漂亮,是吧?

赵:拉倒吧,漂亮我挨顿揍还值,还漂亮。

宋:嗯?

赵:那老太太长的比你还难看呢,哦不是,我说她没你难看:你呀,比她难看。

在讲解过比较句的语法之后,笔者给出了这个选段,逗得几个学生哈哈大笑,并且积极模仿这段,无形中达到了练习语法的目的。

(二)教学形式

利用中国传统趣味语言节目,也不是全程每一节课,每一个例子中都要包含这些素材,那样会给老师增加负担,也会使学生审美疲劳。时不时地在课堂上使用,带动课堂氛围足矣。篇幅有限,笔者暂以几个不同级别的课程试说明以何种方式将趣味语言带入课堂。

笔者设计的初级课中,在同学们练习发音的阶段添加了“绕口令”这一个经典语言游戏。针对声母(包括b和p组、f和h组以及l和n组等)、韵母(包括a和ua组、an和uan组、以及ao和iao组等)还有声调这三类,分别设置了有趣的绕口令供大家练习发音。

中级课中,笔者选取比较句和“生”字不同义项设置课程。两处在上文均有所提及,这里笔者不再赘述。

高级课中,笔者选用了丁广泉先生改编的相声“吃的文化”为高级班留学生进行授课。在课前,笔者对留学生们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家对“吃”的简单用法有所了解,如“吃饭”“吃菜”,或者再难一点的“吃食堂”“吃苦”都可以掌握,但是对于“吃官司”“吃豆腐”等还是困惑。为了带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种用法,我为高级班学生开设了专题课,说“吃”。先给大家观看了视频,果然许多同学对比较复杂的“吃”的用法不够了解。自然而然地由笔者为大家讲解那些复杂的“吃”的用法,将语言的重难点解决掉后,大家再听一次,全程听懂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并且包袱儿不断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纷纷表示课后想要两两合作表演一番。大家学习的热情高涨,笔者的教学目标也成功达成。

(三)教材

笔者通过多方面调研资料以及与留学生交流考察,课程试讲,更加意识到了趣味性的重要性,也是更加意识到了中国传统语言幽默在提高课程趣味性这方面有巨大的作用。除了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造之外,笔者对教材的编写也想适当提出修改意见。

国外的语言教材非常注重趣味性,这点值得我们学习。与此同时,力图使课文内容吸引学生;课文主题积极上进,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课文篇幅设置要注意有长有短,适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需求;课文话题也应是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全人类都共同关注的真善美话题;全书尽量选用彩色印刷,包括插图、图片等;并且课后练习也可以适当选用图片等进行补充。[11]在此基础上,每单元设置相声或者小品选段以及在课后补充阅读里适当选用对话体文本,并在全书结尾处增设趣味活动,给大家提供全段相声或小品台词,以供学生们表演使用。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笔者仍有些许不足之处,万分感谢陈婷婷老师对我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并在汉英幽默对比方面给出较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要感谢我的几位来自印尼、阿根廷等国家的留学生朋友们,愿意接受我的调查,试听汉语趣味课,为研究提供了教学素材。郑重向帮助我的老师同学们致谢。

参考文献:

[1]李泉.对外汉语教材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杨开昌.教学幽默在对外汉语教学高级阶段中的运用[A].烟台:烟台职业学院,2012.

[4]胡范铸.幽默语言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5]田东琴.汉英言语幽默比较及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A].上海:复旦大学,2014.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段玲琍.汉语幽默的语用分析[A].贵阳: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8]陈越.汉语幽默的特点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9]龚维才.幽默的语言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10]林语堂.关于幽默[N].北京:晨报副刊,1924.

[11]马晓红.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趣味性探讨[A].上海:上海金融学院,2008.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幽默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