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妇科肿瘤见习中的应用

2018-07-19 02:28周琦徐伏兰李云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见习生妇科实验组

周琦 徐伏兰 李云杰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一种科学的、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1]。在医院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般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及改进,通过不断的循环最终达到目的。PDCA也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管理中[2]。并取得较好的效果[3],在临床见习带教管理中应用PDCA通过提高带教老师的责任心、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妇科肿瘤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理论及实践均较难,且隐私性强等原因,均能造成学生的心理抵触,达不到教学目的,为此我科教学团队讨论将PDCA运用至妇科肿瘤见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在我院见习的湖北科技学院2013级本科见习生80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见习生均完成妇科肿瘤理论知识学习。根据学号的奇偶数分组,将学号为奇数学生分为实验组,学号为偶数学生分为对照组,每组各40名。实验组采用PDCA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教学,实验组中,男生17名,女生23名,年龄为21~23岁,平均年龄为(21.00±1.45)岁;对照组中,男生21名,女生19名,年龄为22~23岁,平均年龄为(22.00±0.36)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教学。(1)计划阶段:充分评估学生对妇科肿瘤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包括妇科肿瘤为女性患者涉及隐私问题,理论知识多且枯燥,同时也难理解,临床实践强,肿瘤患者的心理因素不配合见习生问诊等,均是影响妇科肿瘤见习效果的原因。(2)实施阶段:每批见习生来科室见习均行入科教育,要求正确的着装,充满自信。入科教育由教学秘书负责完成,主要介绍科室基本情况,科室常见病及多发病,并介绍带教老师,均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妇科肿瘤是妇产科很重要的分支,虽然枯燥但是其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告知患者均有求治的心理,耐心地讲解及聆听可以缓解患者的压力,以便更好的配合教学,克服见习生的心理压力。参与当天临床医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最后选择一个相对配合且依从性较好的患者问诊,并让学生写出首次病程记录及大病历,带教老师修改。(3)检查阶段:带教老师对见习书写的首次病程记录及大病历进行修改及点评,出科前完成见习自我评价及教学满意度评价表,带教老师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双方考核纳入评先评优中,所有学生完成妇科肿瘤见习后,举行理论知识考试。(4)改进阶段:通过学生书写病历的问题所在,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对学生自我评价相对欠缺的问题及时改进,对带教老师特别满意者给与一定奖励,连续三次被学生给与差评者取消半年带教资格。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教学。

1.3 观察指标

带教老师对见习书写的首次病程记录及大病历的点评,出科前见习自我评价及教学满意度评价表,自我评价包括较好、一般及较差,较好及一般记为合格,较差记为不合格。教学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满意及一般记为满意。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满意及一般记为满意;所有学生完成妇科肿瘤见习后,举行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的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当n<40,或T<1时,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学生首次病程记录及大病历书写质量

比较两组学生首次病程记录及大病历书写质量,实验组及格率为90.0%(36/40),对照组及格率为70.0%(28/40),两组比较,差异句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首次病程记录及大病历质量书写

2.2 比较两组学生自我评价合格率

比较两组学生自我评价合格率,实验组合格率为80.0%(32/40),对照组合格率为62.5%(25/40),两组比较,差异句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自我评价合格率

2.3 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

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实验组即PDCA组满意率为95.0%(38/40),对照组满意率为60.0%(24/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

2.4 比较带教老师对两组学生满意度

比较带教老师对两组学生的满意度,实验组满意率为90.0%(36/40),对照组满意率为65.0%(26/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比较带教老师对两组学生满意度

2.5 比较两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

比较两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实验组学生成绩(85.84±2.57)分,高于对照组的(71.47±4.3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比较两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s,分)

表5 比较两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s,分)

3 讨论

一名合格的医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接受临床实践,而见习是医学生从理论知识转为临床学习的重要过度阶段[4],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见习是每个医学生成长不可或缺和重要的过程,充实的见习生涯可能改变医学生对各学科的态度及热情。妇科肿瘤患者除了性别特殊外,还有特殊的肿瘤患者的情感因素,因此不仅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还要使见习生初步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其中良好的教学方法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5-7]。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医学院校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8]。CBL教学法在国内妇产科临床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9]。但是在愈发紧张的医患关系的时代,各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出现,比如武汉大学与美国芝加哥大学联合举办的CPPT课改,取得普遍好评[10]。

PDCA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被应用于多个领域,首先在医院管理,后延伸至教学管理,如我科实行的见习管理。从本文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首次病程记录及大病历书写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出科成绩为(85.84±2.57)分,高于对照组的(71.47±4.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显示PDCA循环能够明显提高妇科肿瘤见习生的教学效果。

PDCA 在计划阶段通过建立良好的计划,分析见习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实施阶段进行逐一解决,并且对教学效果进行充分评估,包括学生自评及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及时对教学质量进行反馈,随后进行下一轮的改进,通过每个环节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达到提高整体见习质量的为目的,使得妇科肿瘤临床见习工作顺利进行。在妇科肿瘤见习过程中,三大常见癌症,即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三者之间既有相似性,同时又存在差异性,PDCA组见习生通过自己亲自问诊,了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方式等,再结合理论知识,使得其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该知识点,而达到教学目的。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分析及总结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学生临床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1]。PDCA循环法不仅使临床带教老师遵循计划教学,同时使临床带教老师更加明确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也更利于临床带教老师总结教学经验,使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12]。PDCA循环教学目的明确,操作有规律,便于检查及考核,使临床见习带教更加规范、系统及标准,使得妇科肿瘤见习生获得最大收益。

综上所述,PDCA 循环应用于妇科肿瘤临床见习带教中效果显著,能提高见习生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操作等水平,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有效提高见习教学质量与见习生评价,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及综合素质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见习生妇科实验组
肾脏病学临床PBL教学法对见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标准化新生儿模型结合PBL教学法在新生儿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