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CRP、D-D联合检测对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

2018-07-19 02:28沈春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轻症受检者性肺炎

沈春燕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3‰~11‰,而在住院患者中则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通常可为15%~20%,并且发展为重症肺炎的危险性较高,病情恶化后患者需接受重症监护治疗,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3]。而临床经验指出,准确及时的病情评估利于临床诊治工作开展,常规诊断以症状分析、X线检查、白细胞计数分析和细菌培养为主,但其缺乏良好的时效性和敏感度,临床应用价值不高[4]。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PCT、CRP、D-D联合检测对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2月—2018年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获得性肺炎患者48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7~68岁,平均(57.83±2.69)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6~66岁,平均(56.44±2.77)岁,其中重症患者22例,轻症患者26例。本次研究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全部受检者知情并自愿参与,上述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可进行比较研究。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主要标准:需行机械通气治疗;存在感染性休克情况;需使用血管升压类药物;次要标准:呼吸频率超过30次/min;BUN超过7.1 mmol/L(包括7.1 mmol/L);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白细胞计数超过4×109/L。符合1条主要标准(或3条次要标准)即可诊断为重症患者[5];排除标准:合并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合并肺占位病变、肺结核或肺栓塞患者;近3个月内接受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6]。

1.2 方法

全部患者行PCT、CRP、D-D联合检测,叮嘱全部受检者清晨空腹,抽取其静脉血液3~5 ml,行离心操作(3 000 r/min),采集上层血清,行PCT、CRP、D-D检测,其中PCT检测应用酶联免疫荧光法,具体检测使用我院自动免疫仪,试剂盒由梅里埃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CRP检测使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同样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D-D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使用我院全自动希森美康血凝分析仪,试剂盒由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检测过程中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试剂要求进行。

1.3 观察指标

对比受检者PCT、CRP、D-D水平;对比PCT、CRP、D-D三种检测方法单独检测、联合检测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受检者PCT、CRP、D-D水平比较

相较于轻症组,重症组患者PCT、CRP、D-D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轻症组上述指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PCT、CRP、D-D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准确率比较

PCT、CRP、D-D联合检测准确率为97.92%,均高于PCT、CRP、D-D单纯检测87.50%、89.58%、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获得性肺炎临床较为常见,具体指患者在院外感染的肺实质炎症,同时临床研究指出,此疾病同样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病原体感染情况,且入院之后在潜伏期内发作的患者[7]。近年来,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且我国人口老龄化进行不断加快,获得性肺炎尤其是重症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日渐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8]。因此临床日渐重视疾病预防与治疗研究,而科学及时的诊断是临床治疗开展的基础所在,同时其也会影响患者预后质量,因此找寻一种科学可靠的诊断方式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轻症组,重症组患者PCT、CRP、D-D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轻症组上述指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D-D联合检测准确率为97.92%,均高于PCT、CRP、D-D单纯检测87.50%、89.58%、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临床研究[9-10]指出,在肺炎患者转归过程中,由炎性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获得性肺炎诊断过程中,临床日渐重视分析炎性因子与肺炎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其中PCT、CRP和D-D检测应用较为广泛,且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性。在机体正常状态下,血清PCT含量较低,一般无法检测到,而当机体处于细菌感染状态下,肺脏、肝脏和甲状腺PCT分泌量明显增加,并在感染12~24 h内达到峰值,其浓度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同时PCT稳定性较强,激素水平变化或免疫功能调整不会影响患者机体PCT水平。CRP是一种急性非特异性时相蛋白,在炎性疾病发生发展评估中具有重要地位,通常情况下,机体损伤或感染后4~6 h CRP水平升高较快,在48 h左右时达到峰值,若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则CRP水平明显回落,其在炎症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有研究[11]指出,血清CRP水平受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影响显著,基于此在获得性肺炎治疗效果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CRP水平与炎症程度关系密切,当炎症程度较重时,其水平升高较快,可作为肺炎临床诊断的关键指标;D-D属机体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状态的分子标志物,而炎症反应同机体的凝血功能障碍、纤溶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就重症获得性肺炎患者而言,其凝血系统、肺泡纤溶的凝血活性明显增强,而纤溶活性受到抑制,导致肺间质、肺泡内大量纤维蛋白沉积,出现结构重塑情况,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肺纤维化问题。并且针对获得性肺炎患者,D-D水平可反应患者炎症严重程度,有报道[12]指出,获得性肺炎死亡患者其D-D水平高于生存患者,其具有较高的死亡预测准确度,可作为预后评估、病情发展评判的关键指标。

表1 三组受检者PCT、CRP、D-D水平比较(±s)

表1 三组受检者PCT、CRP、D-D水平比较(±s)

注:与轻症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说明随着肺炎程度的增加,PCT、CRP、D-D水平呈上升趋势。

表2 各种检测方式检测准确率比较 [n(%)]

综上,与健康人群相比,获得性肺炎患者PCT、CRP、D-D水平明显升高,且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则上述水平越高,同时三者联合检测准确率较高,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轻症受检者性肺炎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中国重大疾病保险制度建设研究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轻症小儿肺炎门诊雾化吸入疗效分析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大柴胡汤对肝郁气滞型急性轻症胰腺炎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