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018-07-19 02:28包超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格瑞洛氯吡血小板

包超洋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属于一类临床综合征[1],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继发闭塞性血栓并形成心肌血供障碍的一类疾病,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进步,该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并对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目前临床上对该类患者主要采取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治疗,但是实际操作时可能会对冠状动脉内皮造成损伤,导致血小板活化、聚集等,引发血栓现象,为此,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意义重大[3]。本次研究对ACS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18日—2017年12月18日在我院就诊5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明确的诊断,持续性胸痛时间均超过0.5 h,心电图T波倒置,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患者,存在脑卒中病史患者,消化道出血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排除。

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患者。常规组:11例为女性患者,15例为男性患者,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62.20±2.65)岁;10例糖尿病,11例吸烟史,6例冠心病家族史;实验组:12例为女性患者,14例为男性患者,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2.57±2.47)岁;9例糖尿病,10例吸烟史,5例冠心病家族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给予PCI治疗。常规组:术前给予600 mg的氯吡格雷与300 mg的阿司匹林口服,实验组:术前给予180 mg的替格瑞洛与300 mg的阿司匹林口服,并即刻或择期给予PCI治疗,若梗死血管直径狭窄率超过75%时将支架置入,之后得知局部残余狭窄率低于10%则表示PCI治疗成功,术中两组患者均给予110 U/kg的肝素抗凝治疗,若手术耗时在1 h以上,则将1 000 U的肝素追加,术后每隔12小时给予1次低分子肝素治疗,连续治疗1周以上。

手术完成后,对常规组给予75 mg的氯吡格雷口服,每日1次,连续治疗12个月,对实验组给予90 mg的替格瑞洛口服,每日2次,连续治疗12个月,手术完成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心肌缺血治疗、稳定斑块治疗、调脂治疗。

1.3 观察项目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小板变化情况

PCI术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两组的血小板计数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术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心血管不良事件

实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5%,常规组为15.38%,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PCI是目前临床上对ACS进行治疗的一类主要方式[4-5],便于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但是术后无复流现象或者形成支架内血栓,将会对PCI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血栓的形成过程中,血小板激活、黏附与聚集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说,帮助患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便于将PCI术后血栓的形成率降低,改善临床预后[6]。

其中氯吡格雷属于常见的一类抗血小板药物[7-8],对于给予PCI手术的患者而言较为适用,但是由于患者的实际病情不同,对于该类药物导致的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某些患者给药后甚至会发生药物抵抗情况,所以说,如何帮助患者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意义重大。

替格瑞洛属于一类ADP受体抑制剂[9],该类药物本身属于活性状态,不需要经过肝脏生物进行转化,具有较为迅速的起效时间,可发挥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与P2Y12受体进行结合,将血栓的形成进行有效抑制,便于将出血的发生风险降低[10]。有关研究者指出[11],相比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可对血小板聚集情况有效抑制,使得缺血事件的发生率有效降低,进而提高临床预后。另外,血小板聚集率可对血栓的形成风险进行反映,随着血小板聚集率的增高,则容易出现血栓情况[12-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后,该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与上述言论相符。

综上可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 [n(%)]

猜你喜欢
格瑞洛氯吡血小板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