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失误”,美术教学评价的另一路径

2018-07-23 19:36朱艳艳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小学美术

朱艳艳

【摘 要】 从错误中发掘亮点,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逆向思维理念在教学中成功实践应用的重要体现。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如何落实逆向思维理念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逆向思维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的提炼效应。

【关键词】 逆向思维理念;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提炼效应

所谓“逆向思维理念”,简单来讲就是对已经发生的错误,贯彻“一错再错”的理念,从错误中找出原因,进而达到调整正确方向的重要目的,是一种高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不仅是由学习水平不同造成的,也和学生学习态度有非常大的关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疏忽、学习水平差异,都会造成学生对美术知识误解,进而在学习实践中出现各种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逆向思维理念,让学生从持续性错误中认识到自己出现的错误,促使学生对错误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方法中明确学习方向,从而逐步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目标。

一、利用失误——挖掘“失误”

1.变“错”为“特”。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而通常也会将“失败乃成功之母”作为鞭策努力学习的动力,从错误中找原因,及时调整学习方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我错了”是经常听见的话,学生在学习中一旦出现错误,就会向教师认错。而教师对于这种情况的一般处理方式是,批评学生的错误,并告诉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这就导致同类型错误反复出现。事实上,对学生的错误追根究底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是由疏忽和水平不高造成的。其中,“疏忽”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直接关系,而“水平不高”则表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对于此,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失误”,以独特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从学习失误中找原因,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变劣势为优势,拓展学生的思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更需要以独特的方式面对学生的错误,在不对学生形成挫败情绪影响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化“特”为“优”。针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出现的错误,除了以独特的方式面对学生的失误,让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探究的热情。还需要从学生的错误中发掘亮点,努力将每个学生学习的特点转化为优点。主要是因为个体差异特征,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兴趣、特点等都会有所不同,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炼出逆向思维理念的优势,就需要注重化“特”为“优”,将每个学生的特点转化为他们的优点,采取不同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水平提升。

案例一:在“茶香四溢”章节学习中,学生需要利用粘土或彩泥制作茶具。一名学生将茶具制作成花朵的形状,周围的学生都纷纷表示该学生做错了,茶具应该是圆圆的杯子或者碗状。

老师随即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茶具文物馆展出的陶瓷茶具作品,对于图片中形状各异的茶具,提问:“同学们,这是不是茶具?”有学生犹豫地回答“是”,也有学生表示“不是”。教师再揭示茶具的来源,表示这是茶具文物馆展示出来的茶具,再提问学生:“那这些器皿可以用来装茶水吗?”学生都肯定表示:“可以”,教师继续提问:“那文物馆将它们当做器皿是不是错误的”,学生也都纷纷表示:“不会”。最后,由教师向学生解释茶具的定义。在错误过程中逐渐探索出正确的方向,也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发掘错误成优点,将错误当做学生探究正确学习方向的引子,则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深刻理解。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对逆向思维理念的实践。

二、遇到失误——直面“失误”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失误,这些失误可以说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具体表现出来。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出现的失误是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学生羞于面对自己出现的错误,教师则期望教授学生正确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规避同类型错误的出现。适得其反的是,教师忽略学生的错误,直接教授学生正确的方法,没有从错误的根源性问题出发,反而为学生学习留下了“隐患”,导致同类型错误反复出现。基于此,对于逆向思维理念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直面失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找原因,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错误的存在,从学生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案例二:在让学生用纸剪书签的时候,教师听到这样一段对话,学生甲:“你这样剪是不对的,书上的书签是长方形的”,学生乙说:“不对,我在我们家书里看到的书签就是这样的”,学生丙也表示:“就是,我也看到其他形状的书签。”

事实上,课本教材给出的知识点没有错,学生甲乙丙的观点也没有错,错误的地方在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举一反三。基于此,教师就需要深刻反思,到底是什么导致学生学习实践的错误。在教学实践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本教材中给出的原理知识外,还需要强调学生知识与实践的融合。而关于逆向思维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则需要教师反向思考问题,以实践性教学取代理论化教学,即带领学生从实践中探寻知识。例如,关于学生对书签的争论,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搜集更多的书签,再在课堂讨论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避免学生对课本教材模板化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才能真正实现逆向思维理念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重要目标。

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应该直面学生的失误和错误,而不是将学生的错误隐藏起来,通过反向引导,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效率和质量。

总而言之,逆向思维理念作为一种智慧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中,实现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和优化,在学生学习中实践中遇到问题出现失误的时候,实现失误的成功转化,从失误中发现亮点,充分发掘学生学习潜力,让学生在失误中找原因,从成功解决失误和问题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周世勇.对美术教育中逆向思维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10).

[2]殷丽娣.美术课中“逆向思维”教學方法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18).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小学美术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