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服文化的复兴与创新

2018-07-23 06:35陈娅彬
艺术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摘 要:汉服亦称为“国服”,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它与日本的和服、印度的纱丽、韩国的韩服媲美,是珍贵且不可多得的历史珍宝。汉服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衣物,它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礼俗等等,承载着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历史上的汉服设计,是比较完善的礼仪服饰系统,常见的汉服配有上衣下裳、大袍、绳带、袖子、鞋履、面饰等等。进入21世纪,中国国力日益兴盛,人们对思想文化的需求日益攀升,“振兴国学”成了一个新时代的呼声。一场汉服文化的复兴运动正在悄然进行当中,这是一种对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与追求。在遵循汉服艺术历史的前提下,社会潮流开始兴盛“崇古风”,汉服元素逐渐成为一股新型风潮。本文以“汉服文化”为中心,逐步探析和它相关的复兴运动,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了解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時探索汉服文化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汉服文化;复兴运动;创新;发展

0 引言

有人认为汉服即汉族人民的服饰总称,也有人说是汉代时期的服饰,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不够严谨和准确。历史上,汉服是华夏民族的服饰总称,它是一个宽广的概念,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历史结晶,经历了历史长河的岁月变迁,最终形成的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总称。如果用片面的概念去解释汉服的含义,它将是狭隘的、单一的,汉服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1 汉服文化的历史与传承

汉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向世人传达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汉服的“汉”字让人联想到汉朝,最早记载汉服的文献是《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汉衣服制度”是汉朝的一种服饰礼仪制度。汉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辉煌的朝代,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一统”的基础,产生了“汉字”“汉语”“汉人”等特定称谓,历经千年仍然不见衰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代服饰历经漫长的更替过程,汉初承秦制、服饰造型相对单一和朴素,到东汉重定服制、重儒家思想,服饰逐渐转变,样式增多,对后世各个朝代的服饰形成产生了深远厚重的影响。后人将汉人的衣服统称为“汉服”,它是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传承和汉族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汉服同时也对其他民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汉服中珍贵的刺绣、服装饰物,这在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中也有体现。

汉服文化的六大基本元素是五行五色、平面结构、交领右衽、上衣下裳、宽袍大袖、绳带系结。何为五行五色,“五行”来源于中国传统物质金木水火土;五色对应天地神人器,诸如黄色对应土地,赤色对应燃烧的烈火。五行五色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渗透了诸多领域,天文、地理、医学等等。平面结构是中国汉服的特色之处,有别于西式三维立体裁衣,汉服的制作基本直线裁衣,提倡舒适无束缚的穿衣法,一定程度上也呼应了中华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体现了汉服的大气之势和含蓄美好的审美风格。交领右衽,所谓交领即左衣襟在上,右衣襟在下,交叉折叠,颜师古有言:“右衽,从中国也。”上衣下裳似天地,上衣选用玄色,意指如天,下裳采用黄色,意指如土地。古人认为,这样的汉服没有破坏自然规律,依然秉持着“天人合一”之美。宽袍大袖剪裁流畅,如同行云流水般,大气潇洒之相;绳带系结为古代汉人服饰特有,得以巩固服饰,强调“中和之美”,造型严谨,刚柔并济。汉服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汉服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成为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传统服饰之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跃发展,国际地位逐渐上升,中国风格的汉服文化和设计元素在世界时尚圈中被部分设计当作灵感,创作了诸多精彩的汉元素服装设计。短短几十年来,围绕“汉服”展开的复兴运动层出不穷。人们将传承汉服文化视为一股时尚潮流,在尊崇历史的基础上,对它进行传承和创新。现今,汉服俨然成为一大热门话题。

2 汉服文化的复兴运动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服文化开始走出国门。例如APEC会议时,全体领导人身着唐装参加会议;马可个人服装设计展“无用”荣登巴黎时装周。不可否认,汉服文化的再次兴起让人们意识到传统服饰对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汉人对汉服的认同感是民族意识的一部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汉服文化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汉服的出现率逐步攀高,无论是雅或是俗,都能在互联网上引起注意,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汉服掀起的“复兴运动”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从早期的草根化到后期的名人效应,这场自我意识觉醒的运动在呼唤着中华儿女重视传统文化。前期的汉服复兴运动的参与者大多是中国大陆人,后期加入的有海外华人,以年轻人和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从推崇汉服文化的理念到后期的实践,汉服复兴运动是一个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古着新穿”是汉服复兴运动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当代人们对汉服文化的了解程度不深,停留在相对片面不全的理论知识上,容易导致对汉服文化的曲解,最后生产出不伦不类的服饰品种。在国际上,大牌鲜有中国元素的服装设计,笔者以为对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西文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也成为重要因素之一。服饰不是静止的,它是发展变化的,中国的汉服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被全世界认知。与此同时,不能失去汉服原本的文化精髓,没有民族灵魂的汉服不是真正的汉服。

3 汉服文化的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为了迎合时代的潮流,汉服文化逐渐现代化是不可规避的,停滞不前的传统民族服饰将走向消亡。传统汉服离我们太远了,我们只能从文献、历史真品等去了解它。现今,汉服元素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愈来愈多,扶芳藤、清辉阁的汉服设计为复原历史传统汉服,笔者认为汉服的发展之路,除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汉服文化的创新前提是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汉服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顺应时代的发展,丰富汉服的形式和独具特色艺术审美。中华璀璨文明,历史悠久,如若我们对汉服文化的了解仅在皮毛,不加以深入了解,对汉服的复兴将变成一场闹剧。现如今,诸多中国服装设计将汉服元素引入时装展中,唤醒人们对汉服古着的记忆,体现中华民族汉服的优良之处。汉服文化的创新理应遵循艺术规律,我们在对汉服革新的同时,不能无视其艺术规律。古人制衣融合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中和之美等形制理念,如汉服的交领右衽,它是汉族民族服装的独特象征,左与右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历史中,有着封建等级制,即尊卑之分。汉服的“交领右衽”,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秩序美的追求,创新不能无视传统汉服文化的艺术规律。21世纪的人们对服饰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汉服的创新在满足人们所需的同时,合理地推陈出新,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传扬中国的传统服饰精髓。汉服的创新需要考虑的大环境是群众的消费市场。当今设计者们在创作时,多数追求的是独一无二,他们忽略了重要的市场需求。汉服文化的创新形式愈来愈丰富,如今我们走在街头,能看见身着汉服的人,这是一场弘扬传统文化的复兴运动,它增强了汉族民族的凝聚力。

4 结语

汉服是中国的传统符号之一,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洗礼后成为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汉服文化的复兴思潮,丰富汉服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汉服不仅仅是一件服饰,它是一种精神,传承传统汉服文化是我们的使命。在尊重汉服艺术规律的前提下,顺应时代的发展,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新时代汉服文化。

参考文献:

[1] 赵文龙.由汉服的发展看中国民族服饰的文化传承[J].艺术教育研究,2014(2):28.

[2]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 蒋玉秋.汉服[M].青岛出版社,2007.

[4] 方李莉.文化的传统与创造[M].岳麓书社,2005.

[5] 朱雨虹.汉服的历史演变及其礼仪内涵[J].文史博览(理论),2015(09).

[6] 史小冬.与历史对话——汉服形象的新塑造[J].美术教育研究,2014(13).

作者简介:陈娅彬(1992—),女,福建泉州人,研究生三年级,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