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业余团队的构建思考

2018-07-23 05:37王中海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思考

王中海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国家、省、市文化部门的大力指导扶持下,大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潜在的文化资源和活力得到了激发,各类文体设施、文化场馆、文化站、村文化大院都应运而生设施完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基本全市覆盖。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后,如何去吸引群众运用并参与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文化;业余团队;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245-02

业余文艺团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是推动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助推器,它挖掘开发的是群众文化的根基,获取的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活力源泉,丰富的是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是群众文化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大庆市业余文艺团队的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现有各类群众文艺团体495个,其中包括民族乐团、京剧票友艺术团、拉丁舞团、魔术团、合唱团、秧歌队、太极拳表演队、剪纸队、锣鼓队、排鼓队、腰鼓队等群众艺术表演团体。总人数20000余人,年均参加市、县、区组织的各项活动3000余场;各团体自行组织的活动每年达到20多万余场;参与社区群众150多万人次。其中,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拥有演职人员超过百人的一共有32家团体,如:杜蒙县西城社区文化活动站,在册人员650人;西宾老干部艺术团,拥有团员600余人;天湖健身舞协会,会员400余人;税苑广场健身队,队员300余人;阳光祥和艺术团300余人。其中几个艺术团又下设若干分团,如金秋艺术团下设歌舞团、民乐团和京剧团;老年大学艺术团下设合唱团、模特团、舞蹈团、民乐团、京剧团、表演艺术团、电子琴乐团和创作组,每个分团都可以独立承担演出任务。全市近200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室内文体活动场所,四县、五区全部拥有文化活动广场,常年开展各项文艺活动。

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我市的群众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至今已遍地开花,生产了在数量上、质量上具佳的艺术作品,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共获得国家级奖项60余个,省级奖项百余个。其中,金秋艺术团创作的舞蹈“剪华婆婆”在2007年一举夺得中国舞蹈“荷花杯”金奖;声乐、器乐、舞蹈三个艺术门类的演员、演奏员先后获得省级“群星奖”金奖17个,银奖30个,铜奖20个;阳光祥和艺术团在台湾国际交流获得金奖,老石油艺术团获得香港胡姬花金奖,龙凤区东城领秀健身队在全国中老年广场舞大赛中取得64强;舞之韵艺术团获得省级中老年才艺大赛金奖,老石油器乐团在省级器乐比赛获得金奖,肇源县京剧协会参加省二届文艺汇演获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等。

二、基层业余文艺团队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和自身特色

近几年来,大庆市委市政府、大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各级文化单位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十分重视业余文艺团队建设,根据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陆续组建了腰鼓、秧歌、扇子舞、广场舞、打击乐团、合唱团等各类业余文艺团队几百支,他们在大庆市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业余文艺团队利用身边事、身边人进行自编自演节目,博得广大干部群众阵阵掌声。

在特色上,因团队种类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特色,多数团队属于文艺辅导性团队,一部分团队兼有健身性和表演性。有的团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新面貌,如打击乐会员俱乐部,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35岁。舞时年代艺术团的舞蹈成员平均年龄60岁,在肚皮舞的表演中依然动作灵巧,丝毫不逊色于年青人。业余文艺团队的组建和经常性开展活动,有力地保护和弘扬了传统民间文化。

总体上看,我市群众文艺团体以先进的文化教育人,以健康的文化陶冶人,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稳定社会治安,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是某些传统艺术门类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如,戏曲、杂技、魔术等我市专业院团短缺的艺术门类在某些群众文艺团体中发展良好,有些团体还获得了国家、省、市的各类艺术奖项。

二是发挥了文化育人的作用,提升了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我市群众文艺团体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当中,他们了解社会真情,把握时代脉搏,自发排演的文艺节目喜闻乐见,通俗易懂,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对传播新政策,倡导新文化,推广新风尚起到了有利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是促进了社会和家庭的和谐发展。一些离退休职工和企业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参加艺术团体,边娱乐、边学习、边提高,解决了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减少了家庭纠纷和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家庭的和谐发展。

四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某些群众文艺团体与企业合作,参与经济活动,增强了企业的亲和力和美誉度,对企业起到了宣传推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全市群众业余团队建设的不足

当前,我市业余团队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团队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多年来,团队建设系统化的制度保证尚待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团队发展。要實现科学管理,必须健全相关制度。团队应加强自治,在完善自身管理以及演出、场地、经费等方面拓宽渠道,健康发展。

(二)团队种类还应向多样化发展

全市的业余团队发展已经比较广泛,很多街道、社区的团队数量多,类别广,很有代表性。但根据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还需要从发展的高度对新的团队组织进行培育、引导,使其在群众文化生活和基层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后继无人,民间文化传承乏力

由于多年来没有吸收新鲜血液,文化队伍缺乏年轻的力量,我市文艺爱好者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在专业业务上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后继乏人的现象日益显现。一是部分团体的牵头人艺术素养偏低,艺术活动组织能力不强,团队组织化程度不高。二是从业人员综合艺术素养低,演职员大多没接受过艺术教育,只能生搬硬套死模仿,致使演出停留在原生态状态,节目的思想性与观赏性都不够强,缺乏创新能力。

(四)资金短缺,发展缺乏后劲

业余文艺团体正常经济来源主要是自筹,经费普遍不足且来源不稳定,设备、服装、道具等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大力扶持业余文艺团队,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一)创新管理手段

第一,从政府角度,从建章立制入手,用制度规范团队建设。从团队性质和方向、团队数量、组织管理、场地保障、奖励措施、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规范。因正式的社团组织的审批管理属于民政局社团办的管理职能,可以对属于非正式社团组织的群众文化团队进行业务管理,建立登记备案制度,并完善基层文化管理制度,对文化团队组织提出相应要求,制定相应制度,通过多种管理手段引导团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对于有违法倾向的团队及时制止。

第二,从各类团队组织的自身角度,完善自我管理机制,制定社团组织章程,健全内部组织领导机构,在演出、经费来源等方面拓宽渠道,保证团队健康发展。

(二)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团队组织科学地进行各项工作是团队发展的基础。在工作机制上仍需进行科学化探索。

首先,建立统筹管理机制。

目前,社会文化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团队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市文化部门和单位对全市群众文化团队的统筹管理需要加强,在团队类别的多样化、展示交流方式、辅导、培训、辅导老师的交换交流等方面,积极引导,创新机制。

其次,建立监督和服务机制。

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单位应分清职责,并将团队建设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作为评定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团队建设的职责需要明确,应对团队建设进行有效监管,利用评估、达标验收等手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成果验收。文化馆应发挥龙头作用,积极为优秀团队提供业务辅导和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演出和培训机会以及有关荣誉。

第三,建立评估和激励机制。

根据团队现实状况,引导团队正常发展,建议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从团队成立时间、人数、艺术水平、社会贡献、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召开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对获得全国、省级、市级奖项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日常管理规范、活动较多、发挥作用显著的优秀文化团队、优秀“文化细胞”给予奖励,交流经验,展示成果。

第四,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完善团队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制定团队内部管理制度,从人员、活动、经费、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对团队自身建设进行完善和细化。

(三)加强团队组织的业务辅导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骨干力量,文化艺术团队组织是群众从事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加强团队的业务辅导,是发挥文化馆业务辅导职能的重要一环。随着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文艺专业力量将逐渐增加,将更好地满足群众对文艺辅导的需求。

第一,应发挥文化馆的职能,加强文化馆对基层文化团队组织的业务辅导。建立相应的辅导制度,严格考核,在做好全区文艺骨干(小教员)培训的基础上,做好“一点一人”辅导工作。确保每个业务干部完成到基层进行业务辅导的工作任务。

第二,发挥现有专业文艺团体文化志愿團、志愿者的作用,做好文化团队的文艺提高工作,同时,培养现有各团队组织的文艺骨干作为志愿者,做好文艺团队的文艺普及工作。

第三,向社会征集志愿者,建立规范的文化志愿者签约、管理、奖励制度,建议每年在基层文化工作会上对文化馆(站)优秀辅导者、优秀文化志愿者进行命名、表彰、奖励,让志愿服务成为文化工作中一道风景。

(四)加强文艺团队的交流

文艺团队的发展和提高需要学习、表演、比赛等机会,文化交流包括国内、国际交流,而我市各区县之间,本区内各街道之间的交流应是需要进一步拓展的领域。在区级文化活动中,可以邀请各街道文艺团队参与,在街道级文化活动中,不仅可邀请本街道团队,还可以邀请其他街道的团队参与,让街道观众拓宽欣赏视野。特色的优秀团队,还可以走出我市、走向全国、走向国外进行友好交流。

五、结语

大庆市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影响深远,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有关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文化大市走向文化强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位提升提供文化支撑。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业余团体要创新方式,不断转变理念,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提高站位,增强文化自信,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全市上下以规划为引领,讲究方式方法,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油城故事,营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氛围,提升地方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思考
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