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学研究生课程现状分析及建设探析

2018-07-24 10:29方刚林基勇庞宇舟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方刚 林基勇 庞宇舟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内涵发展的不断推进,壮医学作为祖国民族医学的新兴专业,其民族医药特色不断涌现,为进一步完善壮医学研究生课程教育体系,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亟待推出,特别是壮医药类课程的改革。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及我校壮医学研究生壮医药类课程建设的不足,对壮医学特色的壮医药类课程建设进行分析和探索,以建设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壮医学高层次人才为目标。

关键词:壮医药;研究生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234-03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较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任,直接体现国家高层次教育的质量与水准。在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教学非常重要,是不断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1]。为进一步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十三五期间,实现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应建立更为完善、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2]。壮医学属于民族医学的新兴专业,壮医专业的教育教学起步比较晚,直到2006年才通过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开设民族医学专业招收壮医学专业研究生[3]。

壮医药类课程,是壮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重要学位课程,主要包括民族医学概论、壮医特色技法疗法等,既是一系列应用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中间课程,特别在壮医特色技法疗法指导临床操作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壮医药类专业课程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很强的临床操作意识,对培养具有特色化的壮医临床思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壮医学研究生课程开设较晚,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的建设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还缺乏经验,存在许多不足。

因此,为逐步提高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达到促进对研究生质量的培养目标,有必要开展对壮医学专业研究生壮医药类课程建设的研究,建设适合壮医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这对于提高民族医药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壮医学本领域内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壮医研究生壮医药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在当前高校的考核及职称晋升机制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普遍不足,许多年轻教师为了追求科研成果而忽视了教学工作,为达到晋升职称、年度考核才承担教学工作[4]。高校教学管理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在研究生阶段导师责任制下,上课内容根据授课教师自身的研究偏向程度进行调整,存在经常调课、考核不严格等现象;再者壮医学研究生每年招生的人数不多,老师授课重视程度不足更为突出,忽略了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导致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不高。

(二)课程及教材设置体系有待完善

壮医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医学,也是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地域、区域文化及经济条件等的限制,壮族尚无本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或文字,因而壮医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直到19世纪80年代,在国家及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壮医收集、整理壮医发展历程的工作得以开展。壮医研究生课程教材的完善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符合壮医研究生授課的教材更为稀少,2006年版本的壮医药特色技法与方药沿用至今。

(三)课程形式缺乏创新创造力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中,教学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实际研究生教学中,老师仍普遍采用本科生的授课方式,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激情,在教学方法上忽略了对研究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研究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关于壮医学研究生壮医药类课程建设的探析

(一)建立课程授课淘汰及评价机制

授课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责任心及进取心,是课程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课程建设需要授课老师具有积极性、创新性。首先,在研究生壮医药类课程中可推行课程教授责任制度,通过教授负责制及开展后续教学管理,可将壮医药类课程的建设成果巩固下来,以不断传承及发展。其次,将研究生壮医药类课程的工作量、课程质量评价结果及教学成果列入教师系列考评和技术职务评聘的要求,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予以相应的奖励。最后,建立壮医药类课程退出制度,对课程及教学评估中发现问题较大、短期内经整改仍难达到研究生要求的建设目标的课程,将暂时终止继续该门壮医药课程的建设,课程负责人短期内不能再申报该壮医药类课程建设项目。

(二)利用互联网建设课程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精神,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将是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可行的互联网高校教育教学机制是当前的首要问题[5]。随着壮医学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壮医学的发展也离不开互联网,推进壮医药课程建设成果向壮医学网络课程转化,构建教学网络平台,开发网络课程,可以让更多壮医学研究生以及壮医药的爱好者分享及学习壮医药知识,也是完善壮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策略之一。以壮医药类课程中的《壮医特色技法与方药》为例,把该门课程的特色疗法壮医梅花针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等的标准操作做成微课形式,放到学院官网供学生学习,这样研究生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也可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开发更具实用性的教材及课程

壮医学研究生培养经过多年的培养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壮医药学课程为壮医学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在授课中存在本科课程重复的内容,壮医药研究生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壮医学研究生培养及发展需要,实用性教材、教程呼之欲出。而教材与课程的设置应考虑不同培养类型的研究生,加强对教学管理、课程授课者、研究生之间的沟通[6]。这就要求我们在壮医药类课程建设方面,既要突出壮医的特色技法与方药,也要跟上现代医学前沿发展动态。关于壮医学研究生教材与课程方面缺乏实用性及创新性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①组织壮医药专家及相应学科的学术权威进行教材的编写;②学校教学督导组对课程及教材提出建设性意见;③学院教学部门定期组织研究生座谈会,听取研究生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方式、考核模式等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学教学改革提供调研依据;④教学办根据相关情况进行汇总、反馈、整改,以达到对课程设置及教材改革情况的促进作用。

(四)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需要,及时作出调整、精选及优化[7]。对于壮医研究生培养,应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拓宽壮医学专业知识面、立足于学科发展前沿为原则,并精选和优化教学内容,达到提升学习与研究的专业水平。研究生来源不同,学习壮医药的经历存在差别,为区分与避免授课内容与本科期间壮医药课程内容相重复,又能兼顾和夯实专业基础,突出专业特色,可在开课之初对学生本科期间学习的壮医药学课程内容进行了解询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五)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响应健康中国大趋势下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培养出更具竞争优势的研究生,以往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太适用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各种新兴教学方法应运而生;结合壮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应进行多样化的改革与探索,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8]。壮医药课程授课中,可尝试提问式教学模式,开展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小讲课或讨论会。壮医药主要致力于广西地区特色的技法与方药的研究,运用独特的诊疗技术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疗效。为了让研究生了解这些壮医药特色技法与方药,授课者可以先罗列好课程的思维导向图,如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运用壮医药诊断与鉴别,使用特色技法与方药的整个过程。通过小讲课的模式每周一次给研究生讲授,帮助研究生从感性认识到临床经验的积累、整合提升。同时,在此类小讲课上,授课者还可与研究生分享壮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而研究生也向授课者提出临床上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达到分享与积累临床经验、了解壮医药本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目的。

(六)壮医药课程特色化环节建设

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反复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真实性及实用性。实践检验在壮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中体现为特色化实践教学[9]。壮医药类课程开设的宗旨是为了将壮医药特色理论服务于壮医药临床工作,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壮医药发展的需要设置特色化实践课程,提高壮医研究生学习壮医的兴趣与热情。特色化实践教学方面可以是壮医民间医技整理挖掘、壮医户外壮药采集辨认、壮医社区义诊服务、壮医壮医科研探究课程申报等等。

壮医学研究生分为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按照壮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不同类型研究生要求是不一样的。专业型研究生应以重临床并结合一定科研的培养模式,按照国家规定达到3年规范化培训,建议在此阶段按照导师的安排参与相关科研工作,例如科研课题的申报、临床见习带教、动物实验操作等。学术型研究生应以重科研配合一定临床为培养模式。学术型研究生往往学习完壮医药类课程后,没有真正到医院或社区医疗点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临床实践与运用,以致所学到的知识如壮医药特色疗法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巩固,针对该问题,建议学术型研究生在壮医药类课程结束后进行1到2个月的临床实践操作,或者在边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边进行临床实习,这样知识才可以牢固掌握。

四、结束语

壮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属于精英教育,培养高素质壮医药人才是振兴与传承壮医药文化的必经之路,壮医药特色理论培养和扎实的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培养是整个壮医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居于学校教育事业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中介,一个人才培养类型的改革发展必須以课程的改革发展为基础和先导[10]。壮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让学生们成为高水平的壮医药临床使用者,壮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应将临床知识操作训练、壮医特色理论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三者有机结合,制定具有壮医药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壮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并在实际教育教学培养工作中反复实践,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壮医药硕士研究生。但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因素较多,而且每一个因素的提高和改善都必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特别是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在教学改革中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在今后的壮医药教学实践中,课程体系建设还将不断总结和完善,以逐步将研究生壮医药课程建设为学院乃至全区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戚兴华,黄崴.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自觉与道路转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01):1-7.

[2]别敦荣,易梦春,李家新.“十三五”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6,(01):83-90.

[3]方刚,林辰,庞宇舟,韦杏,等.壮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与考核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25-126.

[4]刘正义.高校的教学仍处于“偏心”状态[J].中国高教研究,2015,(11):3-4.

[5]常咏梅,刁根才.美国SIUE硕士研究生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09):103-109.

[6]高芳祎.我国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效果的调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27-31.

[7]刘劲松,徐明生,任学梅,等.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理念与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06):32-35.

[8]汪纯,章振林.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J].西北医学教育,2014,(03):494-496.

[9]宋宁,梁薇,薛丽飞,等.着眼“特色实用性”改革壮医学研究生实践教学内容[J].时珍国医国药,2016,(01):222-223.

[10]张乐平,付晨晨,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独立性与实践性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161-167.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云计算环境下研究生课程信息化体系的重塑与优化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英国电子信息类课程观摩与思考